正文 崀山四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晨曦夫夷江

黎明时分的夫夷江如一支清澈的山歌,从天际疏落的星群中流泻出来。弯月还在以淡淡的风姿轻轻梳理岸边的杨柳和竹筏上少女的秀发,一枚嫩嫩的太阳在薄雾的包裹中已然呼之欲出。山鸟们醒过来了,在晨曦润泽的林子间争相进行早读,声音婉转清亮如露珠在树叶上滚动。晨曦渐渐倾斜,探入水中,仿佛是一眨眼的工夫,整条夫夷江蓦然变得明亮起来。如同美人的芳容揭去了掩盖的面纱,夫夷江的柔肤笑靥让人心弛神摇。真想从竹筏上一跃而下,投入这满江清波的怀抱,从此洗却凡间的尘嚣,抛去名利的困扰,日日夜夜在这温柔乡中流连吟咏。惭愧我虽然身为万物之灵长,却无法像鱼虾优游于碧水之中,只有羡慕起江中那些带花纹的小石子来——它们静静地躺在水底,做着恬然的梦,连晨曦照射到脸上来都不肯睁开眼睛。还有那些柔柔起伏的水草,多像闺中女孩羞涩的思绪。竹筏上做导游的少女浅浅一笑,整条夫夷江的美便移到了她的脸上。晨曦愈来愈亮,空气中涌动着一股撩人的情绪。少女把秀发往后面一挽,稳稳地站在筏头,右手叉腰,左手卷在唇边,山歌便从她的嘴边流转而出,清澈明丽如夫夷水,在我们的耳边荡漾。在歌声中远远地看到了将军石,它一手按剑,昂首傲然挺立于江边,似乎要对着青天发出长啸。它是谁?它是丹心侠骨的江忠源,抑或功高福厚的刘坤一?或者它是这片土地上无数英雄的总象征,在天地间彰显着一种匡扶乾坤的不凡抱负和伟岸姿态。筏上少女的歌声停了,但夫夷江还在浅浅地吟,柔柔地唱。我突然明白,这是英雄和美人的相会。多少年了,夫夷江这支清澈的山歌,只为阳刚傲岸的将军石而唱。而我们,偶然在晨曦中目睹了这绝世的约会,便只有屏住呼吸,随竹筏轻轻地、轻轻地绕过……

正午天一巷

阳光越来越烈,好像射程无限远的机关枪,从四面八方倾泻下金色的子弹,追击着从空调世界里跑出来的我们。那么,遁入幽深狭长的天一巷,便是恰到好处的选择。天一巷是两个远古的巨人,面对面地站立着,胸脯几乎要挨着胸脯,岩石的肌肉鼓胀而出。这是正午时分两个伟男子的决斗,海水的血液在亿万年前于体内汹涌,却在出手前的那一刻猛然凝固。于是你盯着我,我看着你,警惕的目光中暗含着钦佩。这是何等光明磊落的决斗啊,赤手空拳,傲然对立,既没有暗箭相攻的企图,也不需摇旗呐喊的助威。可以设想,这同时代的两个巨人,仅仅是为了做一次纯粹的较量,刻意避开了友人和观众,选择了这僻远然而是绝美的地方做决斗场。但是,为什么要住手呢?定是在对方的身上看到了另一个自己,于是,搏斗的冲动陡然熄灭,惺惺相惜的情绪悄然涌上。是啊,伟大的仇敌和伟大的朋友一样难以寻觅,而这需要以自身的伟大做前提。也许他们就这样站立着,以海水为酒,把臂言欢。直到沧海变桑田,肌肉风化成了磊磊巨石,告别的话说了无数次,却还不忍分离。今天的我们便得以享受这古代巨人友谊的荫护——阳光的金色子弹射在坚硬的身体上,马上远远地溅开,他们却岿然不动。在幽暗的光线中仰望这古代巨人的风采,我为天地间一种伟大的力量和人格而感到震撼,同时也有深重的怆然之感涌上心头——在我们这个时代,何时能看到这样的人物出世?而我们自己,在经过不懈的修炼后,是否能在某一刻达到如此奇美高尚的境界?即使是走出天一巷许久之后,我还在低头思考这个问题,甚至忘记了正午的阳光依然强烈。

黄昏紫霞山同

紫霞峒是属于黄昏的:天光向晚,晚霞却明丽如仙子在峒中飘行。沿着一条纯银般的小溪上行,两边的修竹在淡金色阳光中愈发显出其幽寂娴雅的气质。老杜有句咏佳人云: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这佳人就应该隐居在紫霞峒的竹林中的。但天气并不寒冷。黄昏时候的紫霞峒气爽宜人,一洗白天的炎热,让人顿生进入仙家胜境的飘然之感,脚步也轻快了许多。半山腰的紫霞庵似乎会在日落前把全峒的秀色都收进来。庵堂依山而建,占地面积不大,却显得高敞,里面端坐了一尊身长六米的观音像。在众多的菩萨中,观音是最具人情味的,端庄而又可亲。她淡淡的微笑给紫霞峒带来了祥和之气。站在庵前宽阔的庭院中眺望,四山的美景一一趋近眼前,好像还要相继步入堂内,在这里安睡过夜。正大悦耳的梵音似乎很近,又似乎飘得很远。一只白猫在庵边的小山丘上悠然漫步,看它的神情,肯定比那些在城市中辛苦谋生的猫兄弟们过得幸福。它既不需要故作姿态献出媚容以取悦主人,也不必上蹿下跳终日为衣食而辗转奔波。它简直让我们这些人类羡慕。听说,湘军名将刘华轩的墓地就在庵堂的左上方。刘将军好眼力,这满峒的山水和佛音足以化解掉心中的杀气。我在想象中似乎看到,百战归来的刘华轩某天漫步山中,偶然穿过一个狭小的峒口,发现了这方清净之地。几番流连感叹后,他竟然不愿意离开了,最后决定在这里永远地住下。是啊,老去的英雄想躺在一个无人知晓的地方,把在烽烟战火中撕裂的伤口慢慢抚平。刘华轩是有福的,因为他找到了安放灵魂的极佳归宿。而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其实都需要一个精神上的紫霞峒,以便让自己漂泊的心灵不再无所适从。所谓幸福,就是找到了这样的自在之所。站在紫霞峒,晚风如菩萨慈爱的手轻轻拂过脸颊。天光渐渐黯淡下去,而我的心却愈加明亮起来,如同远处山村中轻轻升起的灯光。

月夜八角寨

一千七百零八级台阶,披着月光在山间悄悄地蜿蜒爬行,引领我们走向一个漂浮于高空的奇妙梦境。听说,夜晚的八角寨常常云雾涌动,而今夜却清朗异常,只有几缕若有若无的白雾萦绕于崖间。金黄色的月亮印在深蓝的天幕上,就像绝世无双的印象派巨幅油画。痴痴地仰望着,我被这浩大的美震慑得半天说不出话来。此刻,群山和我静静并立,一起欣赏着眼前的美景。而它们已然在这里欣赏了几千几万年。而它们本身就奇特俊秀,乃是这幅杰构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亘古的寂寞绝世的美,让人有想流泪的冲动。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面前,人类的艺术有时候显得多么渺小无力。扶着寨顶平台上的一株松树,我低头向谷底看去。我看到的是百余头远古时代的大型鲸鱼,在幽蓝的海水间静静地浮游。那浩大美丽的阵容,再次让我屏住呼吸,睁大眼睛,像个小孩那样傻傻地观看,一动也不动,生怕惊扰了它们。一阵山风吹来,我揉揉眼睛,瞬间这鲸鱼群就化作了满谷的奇峰异石,沐浴着淡淡的月光。舍身崖就在眼前,仿若一条飞龙从绝壁上昂然而出,五十余米外的龙头上居然筑有一小山神庙。而龙身宽不盈尺,人行走在上面,稍有不慎就会跌入深谷之中。有虔诚的香客前往小庙烧香,均是手足并用,匍匐前行。许多年来,想必也有被狂风吹落山崖的,但并不能削弱后来者的勇气和热情,到如今都有信徒冒险前往。我不太相信有形有质的“神”,但我信仰无处不在的美。为了攀登上美的高峰,有时也确实需要这样一种奔赴舍身崖的勇气。在这个神秘的月夜,在八角寨的绝顶之上,我有幸和天地间的大美悠然相处,交融无碍,仿佛做了一场美梦。

离开崀山已经多日了,但我还没有走出这个梦境,也不想走出。(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