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四章 推敲方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四章推敲方案

“砰、砰、砰。”三声门环响,院里的小黑听到响声,从窝里跑出来,站在院门口汪汪叫,叫了两声不叫了,好像听出是熟人,摇着尾巴去趴主人的屋门。

石迁这些日子改住老李家,有两原因,一是陈英来了,把车行里的床铺让给了他,二是他蹲过监狱,光辉的形象给警察留下了抹不去的印象,不便在城里活动。这还是老张说的,给肖正清提了个醒,为保护队员的安全,把石迁安排在了老李家。

石迁属夜猫子的,过去睡觉颠倒着来,白天眯盹,晚上精神。好不容易把睡觉习惯改了过来,可一有动静就醒,耳朵特灵,比小黑的耳朵还灵,警惕性特高,这和他的职业有关,门环一响就醒了,起身跨到老李床前,推推他说:“老李,醒醒,有人敲门。”

老李从睡梦中被推醒,蒙忪着眼睛:“你说啥?”

“我说有人敲门,你听。”

门环又响了三声,石迁从枕头下摸出盒子枪,躲在暗处,预防不测。

老李起来,披上衣服出屋门,站在院子里问:“谁呀?”

“我,老肖。”

“是队长。”老李心喜,疾步跨到院门前,把门打开,关切地问:“都后半夜了,你这是去哪了?”

“有些累,明在说。”

肖正清往屋里走时,石迁窜出来冷不丁地抱住了他,“哈哈,逮住个大夜猫子。”

“石迁松开,别闹,我今走了一百多里地,又困又乏,没心思说笑,让我粘床睡会。”

石迁一听,顿失闹意。说:“睡我床。”

肖正清脱去泥鞋,衣服没脱,上床倒下,被子一盖,很快坠入了梦乡。

这一觉真不赖,一直睡到第二天中午才醒。起床时,发现自已的泥鞋不见了,问:“我鞋哪去了?”

“让老李扔了,给你换了双新鞋,哝,床下这双就是。”

“干么给扔了呀,还挺好的。”肖正清婉惜地说。

“好啥呀,都开口笑了。”

肖正清穿上新鞋,站地走了两步,挺合适,问:“几点了。”

石迁答:“看太阳。”

肖正清朝窗户瞥眼一看:“哦,这不过晌午了吗?”

“才知道呀,你这觉睡的可不赖,害的我在院里子守了一上午。”石迁开玩笑说。

肖正清洗漱时,问:“老李呢?”

“出去了。”石迁把饭菜端到桌上说。

肖正清用毛巾擦着脸时看到了桌上饭菜:“呵,辣椒炒鸡蛋,葱花大油饼,伙食不错呀。”

石迁说:“这是老李特意给你做的,俺俩可吃的是棒子面窝窝头就咸菜啊。”

“咋着,眼谗了不是,要不陪我再吃点?”肖正清戏谑道。

“早说呀,早说就不吃那划肠拉胃的窝窝头了,空着肚子,陪你吃这香喷喷的葱花大油饼加辣椒炒鸡蛋,嘿,那叫美呀,看着就流口水,想吃没地盛了。”

石迁本着脸说着玩笑话,装出一副谗虫像。

“不吃我可独自享用了。”肖正清拿了张葱花大油饼,挟着辣炒蛋,吃起来,嚼的津津有味。看石迁头戴礼帽,穿着一身不合体的衣服,蹲在凳子上,手抄在一起,搭在膝盖上,顶着下巴颌,如果给他鼻梁上再架副墨镜,肩上挎上盒子炮,就是个活脱脱的日本特务,不由得让人发笑。

“你笑什么?”

“我笑你这副尊容,很像日本特务在监视着我吃饭。”

石迁打量了一下自已:“我像日本特务吗?你是不是抬举我了。”

“像,很像,很有可塑性。”

“那为什么不让我进城?老憋在这里,闷死了,一天到晚,看着鸡、猫、狗,快成它们的司令了。”石迁发着牢骚说。

肖正清听这话,变的严肃起来:“不是不让你进城,怕别人把你认出来,一旦认出来,麻烦就大了,你想啊,一个被枪毙的人,咋就鬼魂附体又活了?在城里神游,那还得了,警察、宪兵、伪军就会行动起来一块捉鬼,把城搅得鸡犬不宁,你像老鼠似的东躲**,还能抗日吗?不光你,连齐大个子也不许随便进城,这是纪律,必须遵守,没事学学文化,练练枪,神弓飞弹练到了家,这枪更要精练到家,打鬼子才有把握,就这三支枪,配给了你一支,你可要珍惜这机会,把枪练好,别叫枪睡大觉哟。”

“是司令。”石迁玩皮地打了个反手敬礼,把帽子碰到了地上。

“不要叫司令,叫同志或队长。”肖正清本着脸说。

“是,同志司令。”石迁说着拾起地上的帽子。

“你啊你,就改不了顽皮,和四虎子一样,一对活宝。”肖正清笑着指指他。

“嘿嘿。”

肖正清吃完饭,用毛巾擦了下嘴,说:“我去佐木诊所找刘博士商量事,老李回来叫他通知队员傍晚过来开会。”

“是,同志司令。”石迁站直了身子打了个标准的敬礼。

肖正清来到诊所,正巧刘博士不忙,这霎没看病的,把木牌翻过来,休诊了。

俩人在客屋里交谈,肖正清把昨天下午顺着汽车印侦察的情况及自已考虑的行动方案,给他说了说,刘博士听了完全同意,谈了点自已的意见,说:“日本人好色,让陈英装扮成美女,由我牵着,定会引起他们注意,便以拦车。”

肖正清觉的这主意不错,采纳了。

行动方案和刘博士商量的差不多了,傍晚开会给大伙说说,共同讨论一下,定下来就可行动。

俩人又商定了行动时间,末了刘博士问:“得手后,这批武器打算藏到何处?”

肖正清说:“原本想运回来藏到老李家,后想不妥,六十多里地用黄包车往回运,太危险。不等运回家,半路上就有可能叫鬼子给截了。我来时,到西边山前看了看,那是个秃顶青山挺荒凉的,天快黑了就没上去,估计上面有山洞。对山不了解,这得问怀山,他是专家,如果有,那就天助我也再好不过了,把枪藏到山洞里,等风平浪静后再取回。做两手准备吧,晚上大伙在一块,群策群力,会想出第二个藏枪办法来的,总之,到嘴的肉不能叫狼抢了去。”

刘博士点点头,同意他的这一想法。

肖正清说:“傍晚的会你就不用参加了,今明两天把诊所的事安排一下,后天我们就行动。”

“好吧。”

傍晚,除刘博士外,人到齐了,肖正清说:“咱们开会,昨天得到个可靠情报,鬼子有一批轻武器要运到平阳城,今召集大伙过来是商量截获这批武器的事。”

大伙一听这事,高兴的不得了,议论纷纷。

肖正清说:“静一静,听我说完,有时间议论。”

大伙闭上嘴巴,屋里立刻变的哑雀无声,他接着说:“十九日早上,大约9:00—10:00点来钟,有一辆或两辆汽车从北开来,车上装着一批轻武器,我们的任务是在半路上袭击这汽车,把武器截下。路线、地点我都侦察好了,在六十里开外的公路边上,前面有座石桥,过石桥也就半里来路就是我们袭击的地点,左边是一片桦树林,右边是个大土台,上面长着高粱,我们的人就埋伏在这两边,等鬼子汽车。初步定的是,除老张同志留守车行外,所有的队员都参加。具体方案是这样:陈英、刘博士和我为一组,正面拦阻汽车,解决掉驾驶室里的鬼子。”他把脸转向陈英,说:“陈英,这次能不能截住车,就看你的了。”

“看我什么,队长?”陈英疑惑地问。

“看你装扮的娘娘好不好呗,挺聪明的一个人这回咋糊涂了。”四虎子说道。

“让我扮娘娘?”

肖正清点点头:“比娘娘还得漂亮。”

大伙笑了。

“那好,我就扮嫦娥。”陈英高兴地说。

我接着说:“齐怀山单独一组,埋伏在桦树林中,从左边侧击车上的鬼子。石迁、四虎子为一组,埋伏在土台子上高粱地里从右边侧击车上鬼子。老李背着粪筐在前面一里来路的地方,以拾粪作掩护负责瞭望,观察前面动静。如果来了一辆车,就用粪叉上下举动。如果是两辆车,就左右摆动。如果是三辆车,就画三个圈,我们就放弃行动,撤出战斗。这属特珠情况。如果不是三辆车,是一辆或两辆,我们就打,必须速战速决,切记拖泥带水,这是我们第一次和鬼子面对面地交锋,大伙要沉着应战,相信同志们有这个胆量,打好这一仗。可光有胆量不行,还得有智慧,以智取胜才是我们的真正目的。争取一发子弹消灭一个鬼子,旗开得胜,凯旋而回。”我要讲的就这些,请大伙各抒己见,发表下意见。

肖正清的方案,可以说是缜密周全,大伙都听傻了,让他们发表意见时,个个闷起了葫芦不知说啥是好,平常瞎议论,到该说的时候就拿不到桌面上了。

是呀,没打过仗能说出什么来呢?

“说呀,给你们机会咋不说了,有什么,说什么,畅所欲言。”

几个人不是骚头皮就是眨巴眼,个个闷缸不语。

肖正清看着大伙仰天歪脖的样子:“不说我可要点名了。”他扫视了一下,点了石迁:“石迁你说。”

石迁一听要他发言,有些紧张,好比张飞写文章拿不动笔,别看他平日里好说好闹,到说正事,那嘴笨的就像扎死的绵裤腰松不开了,摸着脖颈想了半天才说:“我没打过仗,怕打起来心慌。”

“这能理解,初次打仗哪有不心慌的,除非是神仙。打几次锻练锻练就好了,四虎子呢。”

四虎子没那些顾虑,像个老兵,一说打仗手就发痒,脑子也不会拐弯,直接了当地问:“为什么来三辆车就不打了?”

“问的好,简单地说就八个字:人手不够,武器不备。孙子兵法讲:知已知彼,百战不殆。”肖正清打了个比方:“假设,一辆上有五个鬼子,三辆车就是十五个,是我们的二倍。鬼子训练有素,枪法很准,不是吃素的善茬,我们的队员除我和怀山同志打过仗外,都没经过战斗的洗礼,别说是一打一,就是二打一能消灭了鬼子,你们也算得上是英雄,何况我们只有三支短枪,来对付未知数的鬼子。敌众我寡,好汉不吃眼前亏,我想在坐的都能理解这话的含义,这就是不能打的原因。说实在的,打两辆车就相当困难和危险,明知有困难,有危险,为什么还要打呢,这就是靠奇袭战术,乘其不备,打他个措手来及。近距离的打,鬼子的优势施展不开,枪刀并用,加上机智勇敢,定能消灭鬼子,取得胜利,这是我向最好处设想的,到时候还得依据情况来说,实在打不了,就赶紧溜,不能硬碰硬,犯兵家大忌。我在这里强调一下,大伙一定要服从命令听指挥,该打就打,该撤就撤,不能恋战。用**的游击战术思想来说,叫作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大伙记住了吗?”

“记住了。”大伙此时都变的严肃认真起来。

“谁还要说。”

“我,我要说的是,到那天别忘了多带些绳子,刹车、攀山都用得上。”齐怀山提醒说。

“怀山提的好,大伙再想想,除武器外,还有什么要带的。”

大伙七嘴八舌的又提了些,最后将方案敲定了下来。

肖正清说:“在这里我说几件事:1、明天找块地,为后天的战斗模拟一下,找找问题,尽量做到无失,稳、准、狠地消灭鬼子。2、老张和老李你俩把家里的车辆检查一下,买些绳子,准备七个人的干粮和水,拉到这儿来。3、陈英,把你的戏装准备好,不管是扮虞姬还是嫦娥愈漂亮愈好。4、行动时间定在后天凌晨2:00点,准时出发。事就这些,没别事,会就开到这儿。”

 dian>网.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a><a>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阅读。</a>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