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 集市(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知道为他义父着想,神通果然是好孩子,三郎没白收你为义子。www.tsxsw.com怎么样神通别回隆兴寺了,来我的炊饼铺子干吧,跟我一起把炊饼这项伟大的美食发扬光大。”武大郎点点头道。

“义父对武神通,恩同再造。神通自然要为义父的将来考虑。留在隆兴寺是义父所期望,也是我所想。”武神通摇摇头拒绝了武大郎的提议。

“这次神通来找武大伯也是希望为义父攒些老婆本。”武神通考虑了一下开口道。

“哦?神通到是孝顺。说说怎么回事?”武大郎本是个开朗的人,现在武三郎的婚事有了着落,心中大石放下,更加爽快。

“嗯,我今天早上拜见隆兴寺住持,得普化大师首肯成为隆兴寺俗家弟子。”武神通点点头首先介绍了一下自己的情况。

“俗家弟子?好,这样就对了,俗家弟子好。做和尚有什么好,剃个大光头,整天就知道吃斋念佛,连口酒肉都碰不得。”武大郎笑着点点头。

“这是寺里给我开据的承包契约,从今天开始寺前的空地的管理权就归我管理。如何使用都由我说了算。”武神通拿出在杂务堂让慧智签的承包合同,上面还盖着杂务堂的大印。

“神通是打算在这块空地做什么?”武大郎看了看承包合同疑惑的看着武神通。

“正是。我打算在隆兴寺前建一所集市。”武神通点点头道。

“集市?神通你打算如何做这集市?要知道,龙门镇城内就有集市贸易ri杂百货,鲫鱼山外,百里处还有个钏鉙什边市贸易各国地方特产?你这集市开起来难度很大”武大郎眉头一皱。

“神通当然知道,正因为知道所以神通才感觉隆兴寺集市必然成功。”武神通微微一笑一脸自信。

“龙门镇内有常驻人口十八万,流动人口二万,驻玉宋官军五卫共五万人,镇内商铺百余家,都在固定在荣里巷、长乐坊、富民街、永乐街,除荣里巷是最早的商业街道,长乐街、富民街、永乐街,都是后续自发形成。永乐街形成还是在五年前。”武神通看着武大郎问到。

“这个到是没错,不过又如何?”武大郎眉头没有松开反而更不清楚武神通的意思。

“有道是物以类聚,荣里巷共五十一家店铺以柴、米、油、盐为主,城内十二家粮商都汇集此巷。长乐坊有“五院潇湘,六馆眠;十一阁仙乐在人间,十六楼里百花艳,怀有千金长乐安。”的说法。其实所说的是长乐坊里共三十八家**香院。富民街有三十八家饭庄、客栈、酒馆。武大伯的炊饼铺子可是还在这里?”武神通说道这里问了武大郎一句。

“没有,没有。我武大郎经营的虽然叫炊饼铺子,但在其实是开在永乐街上的作坊,平时在作坊做完炊饼再拿出去让伙计走街串巷去贩卖。”武大郎脸sè微红摆了摆手。

“嗯,加上武大伯的炊饼铺子,永乐街临近长乐坊共二十八家商铺,白天以各种杂货为主,主要有衣服、布匹、女红、首饰、胭脂铺、水粉行。

龙门镇虽然还叫镇,其实早已经可以称为龙门城。所有第一条原因就是全城总计二十五万人口一共才一百五十一家商铺根本不够百姓需求。”武神通举起一根手指头对着桌前三人说道

“花大娘在什么地方出摊?”武神通对着郓哥问道。

“永乐街旁边的望东街,隔着桥往东望就能看到长乐坊所有就叫它望东街。”郓哥往大概方向一指,怕武神通不清楚又补充了一下具体位置。

“武大伯,永乐街只开了二十八家商铺为何花大娘会去望东街卖布匹?”武神通对着武大郎笑问。

“当然是因为铺面贵,永乐街还有十二家空铺没有人租。其实除了长乐坊其他两条街都有空铺。我武大郎炊饼铺子和官府合作每月租金付只需一半,一个月也要十两银子。花大娘都是自己家染的粗布,只是为了糊口卖点小钱,交了租子自己就没剩什么钱了。只能在望东街借着长乐坊的人流摆摊。”武大郎直接开口道。

“所以第二条便是,城内商铺租金太高,普通摊点无法承受。”武神通笑着伸出第二根手指。

除了这四条街道别的街道可还有人做营生?”武神通又对着武大郎问道。

“这个自然,虽然其他的街道没有商铺出租贩卖,但在这四条商业街道临街都有人占道摆摊。”武大郎点点头道。

“占道摆摊有什么要求?”武神通问道。

“要求没什么就是不能摆在人家门口还有就是天没亮就的出摊,因为出摊晚了就没地方了。”武大郎答道。

“官府什么态度?听之任之?”武神通再问道。

“自然不会,不过官府会每ri派人驱逐。不过屡禁不止罢了。”武大郎道

“所以第三条就是,城内官府管理严格,摊贩经营困难。”武神通再次伸出第三根手指。

“所有的摊贩中哪些人最累最苦?”武神通再次向郓哥。

“自然是那些菜农,他们每天天没亮就等着城门打开去地里摘菜,挑着满担子的蔬菜,交了入城税才能进城。到城里的那些大户人家售卖,如果没卖光,在城里一转就是一天直到所有菜卖光了以后才会回家。”郓哥直接张口就来看来当年卖脆梨的时候没少见到。

“所以第四条,税务繁杂。所有在城里做营生的或到城里做营生的都得交一笔不同名目的税。虽然不多,但依旧让很多老百姓ri子过的更加艰苦。”武神通晃了晃伸出第四根手指。

“第五条,我也不再问因为刚才已经说了,人流量。因为四条商业街道临街虽然有人经过,但都是目的xing很强的人,沿途的摊贩贩卖的东西和他想要的东西不符合很难吸引他的注意。”武神通慢慢悠悠的伸出最后一个大拇指。

武神通轻轻咳了咳嗓子,面带微笑的对着眼前的三个人说道。

“隆兴寺地处鲫鱼山山间,接邻龙门镇之间距离不过两里交通便利。是附近几十里内唯一一家佛门寺院,附近城镇的红白喜事都有我们隆兴寺办理。每逢初一、十五的这样的重要ri子人流量可以猛增超过千人次。

鲫鱼山山势平稳,隆兴寺修建在犹如一座被削平的台子,寺前空间非常大。”武神通将松鼠桂鱼的方盘子放在身前继续说道“如果把这盘松鼠桂鱼比做隆兴寺,这盘子前边就是寺前的空地和树林,只要砍掉树林就能腾出一块长一百二十米,宽九十米的空地。

可以建五百五十六个摊位,留取其一。每个摊位为十二平方米,每个单位只租不卖,每月租金五两银子,先经营后付租金。经营不善无法付清租金者,免除当月租金,但不得再申请租赁摊位,直到偿还租金后才可以再次申请。

只要到我们隆兴寺的租赁摊位,可以借助我们隆兴寺的人流量,不必怕被人抢占摊位,不必怕被官府驱赶,不必缴纳苛捐杂税,租金只有龙门镇内的四分之一。武大伯你感觉怎么样?”

武大郎闭目思索一动不动,郓哥根本没听明白眼巴巴的看着武大郎。

“神通打算怎么做?这次找我们来想要什么?直接说吧,你大伯和姨娘支持你。”金香玉虽然是女人,但头脑清晰反映最快看着武神通直接开口问道。

“多谢,大伯和姨娘的支持。神通感激不尽。我义父平ri里上山砍柴,进山打猎,与山中樵夫想必应该非常熟悉。请十个樵夫每人五两银子砍伐从寺门前到山崖边内侧一米以内的所有树木应该没问题。

神通想请大伯帮忙再请十八位技术好的木匠,到隆兴寺干活建设摊位,木材就地取材用樵夫们砍伐下来的木头。每ri一两银子工钱十五ri赶在下个初一前完工,干的最好最快的一个加二两奖金。

我隆兴寺过午不食,所以每ri包木匠和樵夫早中两顿饭。只是这工钱需要武大伯垫付。待集市正式开张时,我隆兴寺按利息原数奉还,必不拖欠。”武神通侃侃而谈。

“别说的那么见外的。些许钱财不过身外之物,就当我和大郎支持我们家神通,布施给隆兴寺了。我和大郎都是虔诚的佛教徒。是吧?大郎。”金香玉笑咪咪的眼睛看着武神通,对旁边的武大郎问道。

“是。当然是。神通一家人别说两家话,不然我可生你气了。些许钱财而已四个月我就赚回来了。”武大郎说的大气说道后面自己也一愣。

金香玉没好气的打了一下武大郎的手,武大郎自己也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胡说八道什么?神通别往心里去,你大伯就那样有时候傻兮兮的。”金香玉笑呵呵的对着武神通说道。

“姨娘放心,神通自然不会误会。本来我便打算在偿还大伯的垫付的工钱以后再特别感谢给大伯和姨娘,既然姨娘和大伯决定将工钱布施给我隆兴寺,那么我决定集市建立以后,送一间永免租金的摊位给伯父。

并为了感谢两位虔诚的佛教徒,提供五十个摊位的租赁名额,以第一年时间内半额收取租金。姨娘满意吗?”武神通看着金香玉笑道心想武大郎虽然看似一家之主,实际还是金香玉掌家啊。

金香玉轻轻的给了武大郎一下,看武大郎好像没转过味,金香玉气急站到武大郎身边轻声说道“送给咱们五十个半额摊点,就是让咱们把摊点租出去,一个月一百二十五两,一年一千五百两。”

武大郎一听眼前一亮激动抱起武神通道“大侄子,我的好侄子。你咋才来呢?”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