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九十五章 黄金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乔向文是在哪个地方现问题了呢?

一边看着许世友司令员对着神秘人火,说着狠话,目光瞄过从他身上搜查出的一堆杂物。

突然,他看出了破绽。

这火柴盒,明显是抽烟用的。

江湖插句话,那个时候,还没有我们目前常用的气体打火机,那时候,苯灯芯打火机国外也才明不久,国内还没用上呢,至于气体燃料的打火机,那是二战以后,英国人明的。

所以你看到解放以前的电视剧里,出现目前我们用起来很潇洒的气体打火机,那一定是瞎掰的。

既然这位老兄随身带着火柴,一定是抽烟用的。

烟呢?

高手中的高手,立刻现了问题。

思维缜密的乔向文朝白兵一使眼色,两人走了出来:

“白兵,这人口袋里的香烟,搜去哪里了?”

白兵想了想,对啊,自己当初检查他口袋,有一包烟,转身咋不见了。

忽然,他似乎想起了啥,让部长稍等,自己一阵风似地冲下楼去。

隔壁的一栋民宅就是社会部,白兵疾步进来时,几个社会部的干部正聚在一起说话,腾云驾雾的,其中就有两个是早晨在参加战斗的,大家正说着刚才的枪战呢。

他定睛一看,这抽的烟是大众牌啊,不是早晨自己现的那一种。

“兄弟,早晨那家伙身上搜出来的香烟呢?”

矮矮的、长得壮实的于飞,不好意思地,双手一摊。

“不好意思啊,没给你老兄留一支,都抽完了。”

白兵忙着追问,烟盒呢。

扔啦。

白兵知道乔向文的脾气,忙求着于飞把烟盒找回来。

大家一阵哄笑,于飞看见白兵是认真的,忙跑了出去,刚才半包烟几个人抽完了,连着其余的垃圾,他扔到不远的野地了。

白兵接过揉成一团的烟盒,一路小跑。

乔向文拉平了,正反面细细一看,飞龙在天,一身金黄。

看着看着,脸上一喜,嘴角便露出了笑意。

白兵有些不解,跟着他走进了手术室。

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这会儿亲自上阵,还在那教训那小子,给他做思想工作呢。

不要说,人家还真的够嘴硬,竟是不开口。

把许司令给气得,恨不得拿了枪崩了他。

但一想到乔向文的关照,还是忍住性子。

“许司令,不用审了,我已经知道他是哪来的人了。”

许世友一听,有点不信。

尽管乔向文的破案故事,山东八路军的干部无人不知,广为传颂,但今儿个,他既没和人家说话,也没啥动作,邪门了。

“乔部长,别开玩笑,我正准备阉了这小子呢。”

“许司令,我们打个赌,如果我猜对了,你输给我什么?”

许世友还真是不信,他估摸着,是忽悠手术台上的这小子。

“除了田秘,哈哈,你要啥,我老许给啥!”

前文说过,军服厂女孩田普,那是许世友的第三任妻子,结婚以后,就做了他的生活秘,相伴到老,直到许世友退休前的南京军区司令员、中顾委副主任,大家还都叫田普叫田秘。

不信,你找个熟人,去南京军区司令部大院,找个老同志问一问,田秘是谁。虽然许世友早已离开我们,他的家人也搬到中山陵隔壁去住了,但是,军区大院,没人不知道当年的许司令夫人,田秘。

前文说过,第一任改嫁,那是许世友离家打仗,十年不归,女人家抚养个儿子实在没法活,在许世友老母亲的逼迫下,改嫁了,第二任,那是许世友被关禁闭,准备判死刑,罪名是紧随张国焘篡党夺权,不与zhong yāng保持一致,红军干部的妻子一听,立刻与他划清界限,拜拜了。至于外面传说的什么许世友睁着眼睛睡觉,枕头底下放枪,谁进屋不报告就开枪,先后打死几个老婆,全是胡说八道。

乔向文本来无非就是借这话题,轻松一下,同时打击一下手术台上这小子的气焰。

敲山震虎,就是点一点你,老实交代,别以为你不开口,我就不知道你是谁了。

长着翅膀,你以为自己就是天使啊,不就一鸟人。

“许司令,不开玩笑,我们的老朋友回来了。”

老朋友?许世友一愣,眉头一皱。

“老朋友?难道又是我们蒋委员长那里派来的人?”

乔向文点点头。

大家一定觉得奇怪,乔向文是怎么一言不,一句没问,就知道是老蒋那里的人呢。

记得,乔向文与文静初相识的那个山东情报保卫干部集训班吗?

记得乔向文这个唯一的优秀学员是怎么评选出来的吗?

两次课堂考试,他都是夺冠者。

一个是从破旧的教室里找出敌人的暗号。

一个是在集会的场地上找出外来的特务。

对,那也是从一个香烟头破的案件。

飞龙在天,一身金黄,很多山东人没见识过,乔向文也只是听过,而且作为秘密工作的专家,他把这些全部记忆在了心里。。

黄金龙!

这是一种抗战期间,老蒋跑到chong qing后,当地短期生产出来的一种比较高档的香烟,一般老百姓不太抽得到,这是产量少的原因。

抽不起,因为价钱高。

由宋子文控制的南洋烟草公司,原来设在武汉,七七事变后,随南京zhèng fu一起搬到chong qing,这时候生产出来的香烟牌子挺多的,什么“双喜”、“花王”,还有“神童”,等等,烟丝一个样,就是包装不同,价格有点差异。就像现在流行系列香烟一样,一个南京卷烟厂,有紫南京,金南京,红南京,九五之尊,还有什么两百块一包的天价南京,中华香烟,还分软盒硬盒的,还分1字头,2字头,3字头的。

宋子文谁啊,宋美龄的哥哥,老蒋的大舅子啊。

那小生意能不好吗?

官僚资本,*把这些人叫做,我们自己呢,前些年有过说法,那就叫官倒,现在也有,权力机关办的企业,那就是不一样啊,朝中有人,谁敢来管。

可是,外国人不认这个啊,市场竞争挡不住。

几十年过去了,现在经常看见媒体里说,哪个地方市委记,市长一火,让zhèng fu个文件,不让外地的产品进来,保护自己的,混球啊,越活越tmd的倒退。

别看南洋烟草很神气,可是老蒋的政策同样很开放,旧社会就准许英美烟草公司进来了。

大约从42年开始,英美烟草的“红锡包”香烟大量涌入,质优价廉,人家就是在中国生产,用中国的烟草、工人,卖给中国人,现在搞的很多招商引资,说穿了就是这玩意,人家高科技的谁给你,就和你为玩玩粗放型,重污染的,为啥,中国人多啊,人工便宜啊,市场大啊,用你的资源,你的工人,产品卖给你,再赚你的钱,很多傻不啦叽的混球,还屁颠颠当政绩,辛辛苦苦了半天,赚人家一个小零头,顺带贪污受贿一点,就乐得吸了鸦片似地,无耻,又无知。

却说这“红锡包”一来,南洋烟草就顶不住了。

在宋子文的策划下,为抵制外货,参与市场竞争,南洋就开始研生产一种叫作“黄金龙”的卷烟。

它的烟盒,就是一条金黄的飞龙,当时宋子文的意思,是用中华龙来对抗英美烟草。

这种香烟烟丝好,口味醇,很快占据了高档市场。

但是后来因为四大家族的内部矛盾,也因为宋子文过于张扬,引起了当时财政部长孔祥熙的不满。

孔祥熙那也是不得了的人物,孔圣七十五代子孙,宋美龄大姐宋霭龄的老公,就是蒋介石的连襟,老蒋没当国民党一把手前,恭恭敬敬叫他姐夫。

围绕黄金龙,老蒋的大舅子和连襟之间开展了一场激烈的斗法。

最终,在老蒋的协调下,黄金龙停止市场的大面积销售,但是给它留了一个活口,那就是限定产量,准许提高价格。

这就是黄金龙自此成为chong qing官员身份的标记,就像现在的一些地方,领导喜欢抽苏烟,下面的人口袋都装着苏烟,换个领导喜欢中华的,马屁精们一个个公款买中华,塞自己口袋一样。

看懂了,一个高级特工,不仅要有好的身手,好的脑子。

关键是,还要有一个广博的知识面。

在面对各种资讯的纠结筛选中,才可能存真去伪,直达本质!

神秘人不开口,乔向文同样从细节里看出你的身份。

火眼金睛,那是要多深的修为和钻研,才能练出来的。

究竟山东第一高手乔向文的推理是否精确,这伙人到底来这干嘛的,明天说来。

***江湖喜读历史,尤以近现代史为最,加上读藏甚丰,工作之便,对许多东东便留心多加关注和研习。

每ri清茶一杯,故事若干,诚交各路朋友,认可的投票收藏,不喜欢的,留个脚印,批评几句,江湖也会认真听取,多谢了。

祝各位朋友新周快乐,诸事顺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