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三十四章 戚家军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戚继光的个性一向是雷厉风行的,杨振的话给了他很大的震撼,很多事情并不是自己想不到,而是没有去想,或者想了没努力去做,既然监军支持自己,那就说明朝廷这回是真正下了决心要彻底消除倭寇的危害了,自己唯有全力以赴的去做,才对得起朝廷以及众位大人对自己的信任啊。.org时间可以等,但是倭寇不会等,他们照样会不断前来侵袭,他忙将自己和杨振的谈话整理出来,并且摘录要点制成条例,作为部队招募新兵、训练作战的准则一一下发,他期待着士兵们能在不长的日子里有个质的改变。

三日后,戚继光在军营中就等来了杨振一行人等,杨振初来台州时虽然直接就去了戚继光的军营,不过那时只是走马观花的看了几眼,并没有深入细致的观察一番,前几日既然戚继光诚心相邀,他就迫不及待的想来看看这威名远播的戚家军营究竟是什么样的,它与其他将官率领的军队有何不同。

杨振把随东流和杨成大也叫上一起,二人虽然对这不感兴趣,但想到自己随杨振来浙江的任务,也只好勉为其难的跟在他身后。戚继光得到杨振要来军营的消息后,一早就在军营大门迎接了。

杨振还没到戚家军营,就似乎觉得和自己前几日来时稍有不同了,他随意问身后的随东流道:“随兄,你看这军营和我们刚到时有哪些不同啊?”

随东流正在走神,听见杨振问他,忙道:“不敢,我没看出有任何不同啊?难道杨兄发现了什么吗?”

杨振感到无语,自己简直就是在对牛弹琴,他们竟然没有发现军营已经比几日前整齐多了,旗帜更加鲜明,刀枪更加铛亮,就连士兵操练的时的口号声都从军营里远远的传到了他们的耳朵里,他无奈的摇摇头,没有回答随东流的话,而是加快脚步向站立在军营门口的戚继光走了过去,随东流一脸的纳闷,不过既然杨振不想回答,他也只好跟了上去。

戚继光迎了上来,他满面春风的走在众人前面,边走边说道:“诸位大人今日前来军营参观,戚某真是感到万分荣幸,我谨代表全体将士热烈欢迎,大人们如有宝贵意见还望不吝赐教,戚某一定虚心接纳,来,各位大人请,我已在营帐中备下水酒,我们边吃边说话。”

“戚总兵真是客气,我们都感到过意不去呢。”

“都说武将只懂得打仗,戚将军却如此细心、热情,看来真是位难得的儒将啊!”

随东流和杨成大来到戚继光的地盘上,受到如此隆重接待,自然口头上要逢迎几句,他俩一边说着,一边就想抬脚进入戚继光的主帅帐中。

“等一下,我们还是先不忙饮酒,时辰尚早,不如就在军营中四处走走看看,瞻仰一下戚总兵的治军风范吧。”杨振站在那里却没有动脚,忽然开口说道。

随东流和杨成大听了顿时停住脚步,神情颇有些尴尬,不过片刻,二人就醒悟过来,面带微笑,附和着杨振的话道:“对,对,监军大人说得不错,我们还是先正事要紧,戚总兵,麻烦你带路吧。”

戚继光不由向杨振投去赞许的目光,然后说道:“那戚某就却之不恭了,还请各位大人跟着戚某走吧。”

戚继光的军营占地约有几百亩,他赖以抗倭的主要兵种为步兵和水师,水师另有地方安置,平时的操练也单独列开,而在主帅营中则为步兵为主,步兵编制依次为队、旗、局、司、部、营,每队十二人,每营二千六百九十九人。队是基本单位,各人分持不同的武器,作战时集体配合。

戚继光边走边向杨振等人介绍着军中的情况,杨振听了不住的点头,虽然现在还没有看到实战的效果和成绩,但仅仅从士兵操练的情形来看,就已经比其他将官带的队伍强了不少了,再少截止到目前为止,他听说戚继光的队伍在和倭寇的对抗中还从未吃过败仗,就算这话有所夸大,也证明了他绝不是浪得虚名的。

戚继光治军的严谨、纪律的严明一向是出了名的,自从他三日前和杨振细谈后,又重新细化了军中条例,颁布下去后,果然又起了新的变化,当然这变化只是表面上的,真正能起到作用还得看将来战场上的实际成果。不过,就算是表面上的变化也让杨振等人赞叹不已了。

戚家军的士兵首先在外形体格上就比其他部队的士兵要优异得多,戚继光在对士兵的身高、体重、速度、眼力等都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杨振当日听他描述过在矿场招募的那些矿工的强悍,今日一见,果然如此,这些人成为戚家军后,身体的强壮自然不用说,更让人惊讶的是他们身上有一种令人不寒而凛的气势,那充满杀气的眼神代表着他们对倭寇的仇恨,双拳挥舞出去带着虎虎的的威风则是杀敌的强烈**。而这些只是强军的基础,让杨振等人吃惊的还在于戚继光的令行如山,他一声令下,全军时而静如处子,时而动如脱兔,那挥舞在他手中的一面旗帜仿佛有着一股巨大的吸引力让全体将士自觉听从于他的号令。

随东流、杨成大二人从未上过战场,也没见过士兵厮杀,此时操演的气势已经把他们震得目瞪口呆、大汗淋漓了,呆了半晌,才醒过神来,纷纷称赞戚继光的练兵如神。

“戚将军果然是不可多得的将才啊,以前真是被埋没了,不然哪轮得到倭寇如此猖獗?”

“今日看戚将军的练兵,真是令人大开眼界,有这样一支强大的军队,小小的倭寇根本不在话下!多亏了杨大人慧眼识英才,向朝廷举荐了戚将军,戚将军一身抱负终于有了用武之地,我们大明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

随、杨二人其他本事不大,奉承人的本事却不小,他们的一番称赞让戚继光感觉到了惶恐,他连忙躬身道:“二位大人实在过誉了,戚某当不得如此称赞,只愿凭着一颗为国尽忠的心报效朝廷,让黎民苍生从苦难中解脱出来。”

“好,戚总兵说得好,只要我们人人都抱着这样的心态,那天下苍生就有福了,倭寇再厉害、再凶残,他们远涉重洋,不仅人数没我们多,而且他们根基不稳,后勤补给也不如我们,他们拿什么来和我们抗衡呢?虽然我们目前拿他们没办法,其实问题还出在自身,今日从戚将军这儿,我看到战胜倭寇的希望,这一天很快就会来到了!”杨振也忍不住拍手称赞起来,并且趁机鼓舞一番士气。

“戚总兵,听说你与倭寇作战时,经常出奇不意,占得先机,而且与其他部队不同的时,你不固守死板的战术,而是根据战场的变化以及地理环境的不同,创造了一种非常适合我官军的战术,好象叫啥‘鸳鸯阵’的,能不能给大家详细介绍下啊?”杨振忽然想到了什么,出言提醒戚继光,他今天纯粹是想让戚继光在众人面前表现一番,除了让他展现戚家军的长处,给众人增添自信,也想为戚继光树立更大的威信,以后行军作战、调度分配那就容易得多了,凡是对大局有利的事情,他决定都会不遗余力的去做。

杨振一提起这个戚继光引以为荣的‘鸳鸯阵’,戚继光眉宇间顿时放出了光芒,他神采飞扬的说道:“杨大人竟然也知道这个阵法啊,戚某真是惭愧,这是我根据和倭寇的实际作战经验中得出的,我研究了倭寇的战术特点以及他们个人的缺陷而创造的,让各位大人见笑了。不过,在几次和倭寇的作战中,它的确起到了超出意料的作用。”

“那就请戚将军给我们讲讲这所谓的‘鸳鸯阵’的威力吧。”

“对,对,我们非常感兴趣。”

戚继光的话引发了众人极高的兴致,杨振不知道他们是真对这‘鸳鸯阵’的阵法本身感兴趣呢,还是对这名字起了好奇之心,不过,也好,让戚继光给他们上上课,总比以后出洋相来得好。他于是对戚继光点点头,示意他可以进行下去。

戚继光略微思索,却有了更好的主意,他面带微笑的说道:“诸位大人,戚某有个想法,如果光凭我空口白话的在这胡说一通,一则不够形象,二则有夸大之嫌疑,不如请各位大人观看一场实战演练,就能一窥其中奥妙了。再由我加以解说,大人们就肯定都能明白了。”

众人一听戚继光要以实战演练来向他们说明‘鸳鸯阵’的威力,纷纷叫好,这总比他站在那里光说大话精彩得多,因此无一人反对。杨振也想看看这‘鸳鸯阵’的真正威力,也就点头默许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