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 比武招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吴钢越走越快,风一般冲出大门,来到了大街上。才走出两步,远远看见摆在路边的各色小摊,甜腻诱人的香气飘过来,顿时觉得肚子饿得不要不要的。她本就两天来都没好好吃东西,这时恨不得随便什么食物都往嘴里塞就好,但这股香气似乎勾连着一些特殊的回味,于是眼睛各处巡查,抽动着鼻子寻寻觅觅,忍着饥饿走出数十步,才明白那是糖油粑粑特有的那种香气。她来到摊前,看着黄灿灿油亮亮的糖油粑粑,看着这让她又是甜蜜又是伤心的糖油粑粑,虽然口中已经分泌出不少唾液,却许久没有开口。

“好香!师兄,我们买个糖油粑粑吃吧!”

“买什么买!我们赶紧去报个名,就有东西吃了,不要钱的,放开肚皮随便吃!快走快走!”

吴钢回头望去,一个青年、一个少年,两个男子从身后匆匆走过。两人都穿着青色短衫,肩上背着包裹,脚上扎着绑腿,腰间悬着一柄剑,似乎是武林中人。只听那两人继续说道:

“听说易家的五虎断门刀很强的,我们去打擂,打得过吗?”

“你真是个蠢脑筋!谁规定我们必须上去打擂了?先报个名,混顿好吃的再说嘛!到时看形势,要是台上的人武功果然高强,咱们不是他对手,那咱们就不上了呗,咱认输还不行啊!”

“嘻嘻,师兄说得有理。只是师兄也该上去显露两招,要是赢了,不但能娶得美娇娘,还能让江湖上知道我乌山派的厉害┅┅”

吴钢听到这里,贪玩猎奇之心顿起,一下又忘了刚才的万千愁绪,赶紧买了两串糖油粑粑,一边吃着一边跟了上去。

前面两人走得挺快,大抵是肚子饿,要赶紧去吃那免费的早餐。吴钢跟着他们左转右转,走了小半个时辰,这才发现转到了东大街。原来长沙城与一般的其他大城不同,城中道路少有几条是直的,大部分七弯八拐,更有不少死胡同,不识路的走起来还真不容易。以吴钢路痴级别的水平,此时便是想回到四方馆去,没人带路也是休想了。

吴钢正走得心中有些发慌,听到前头两人道:

“师兄,还有多远啊?再走下去,不知道能不能挺得住了!要饿死了!”

那师兄道:

“瞎说什么呢!前面转个弯就到了!看到没,我们左边这面高墙就是吉王府的院墙,他易天寿虽然厉害,也不敢在王府墙根下摆擂台嘛!打起精神来,再走两百步就到了!”

吴钢听到,也是心中一振。果然,转过弯便见到前面热闹多了,人们三五成群地站在马路上,一个擂台就搭在大马路中间,将主道占去一大半。擂台以粗大圆木搭就,木头上又层层叠叠缠着红绸,好不喜庆。两边立柱上贴着一幅对联:

“谁云刀剑无眼,岂知拳掌有情”

横批倒是简单明了,四个大字“比武招亲”。

擂台边又贴着一张大红纸榜文,洋洋洒洒数百字,之乎者也一大堆,没好好读过几年书的,怕是连字都难以认全。吴钢勉强看懂,说的是“江东大侠”易天寿膝下一子一女,分别名为易雨秋、易雨春,这易雨春今年已有二八芳龄,虽然出落得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却生就一副侠义心肠,一心要学乃父在江湖上行侠仗义。毕竟女儿之身行走江湖多有不便,所以要觅一个武功高强、人品端正的如意郎君。虽然说是比武招亲,也并不是说比武赢了便能抱得美人归,还得易雨春自己看得上、易天寿考察其德性品行后才能决定,因此入选之人可以有多个而不止一个;何况这比武也极为不易,需得连过三关,第一关由易天寿亲传弟子接阵,第二关由易雨春之兄长、号称“江东小孟尝”的易雨秋接阵,第三关则由易雨春自己与之对阵。连过三关的好汉便算入了围,均有可能成为易大侠的乘龙快婿,最后哪一位成为这个幸运儿,却需半年以后才予以公布。不过入了围的好汉都不会吃亏,都会自动成为易雨秋的宾客,今后就能够在他的“听雨轩”豪宅中随便出入,随便吃喝,愿意的还可以就在那里安家就业。

吴钢心中蠢蠢欲动,也想上擂台去比试比试,但又怕打不过别人丢了面子,更怕青兰双英跑到这里来发现了自己,便如同小小孩童放爆竹,怕还是多过爱。犹豫一阵,终究还是找到登记处登记了名字,当然还是写“吴钢”;又要求写师承门派,便胡乱诌了个罗汉拳、少林俗家弟子。领了个小木牌,拿着这木牌,在比武这七天里,易家提供免费饭菜,每顿饭管饱。吴钢心想这也不错,反正台上比武还没有开始,正好两三天来除了几个糖油粑粑就没好好吃东西,那玩艺儿味道虽美,毕竟比不得饭,当下先饱餐一顿再说。

吴钢来到吃早餐的所在,却只有一口大锅在下面条,坐的桌子只有三张,早已坐得满满当当;那两个乌山派弟子正坐在桌前吃得满头大汗,各人面前一个大碗已经空了,口齿之下的另一碗面也已经见底,显见两碗面条已经下肚。

饥肠辘辘,美食当前,吴钢也顾不得矜持,学其他没座位的人一样要了一份干面,拿荷叶包着就捧在手里吃。刚吃了两口,便听到舞台上铜锣二响,接着三个人走到擂台中央,站在中间的一位老人朗声道:

“各位江湖好汉,各位父老乡亲,老夫易天寿,携犬子易雨秋、小女易雨春,在这里有礼了!”

言罢三人一齐拱手,左右转动身子向擂台前各方行礼。乌云派两个弟子赶紧站起身,冲着擂台抱拳回礼,看其他食客时,也有继续埋头大吃的,也有虽站起来眼睛却仍盯着碗里的,也有伸长脖长瞧台上招新的女子的;吴钢双手捧着荷叶,口中含着面条,也没法回礼,只得“唔唔”作声,频频点头。

吴钢瞧这易天寿一家三口站在台上顾盼生辉,果然是满门豪杰。易天寿看上去年近花甲,个子不高,头发胡子已透着花白,但虎背熊腰,气宇轩昂,脸上不怒而威,不愧“江东大侠”称号。易雨秋个子比乃父要高了一个头,笑容可掬地站在台上,端的是英姿勃勃,玉树临风。易雨春站在另外一侧,明眸皓齿,面如冠玉,虽体态娇小,却一身男子打扮,众人看得眼花,一时竟分不清这是个美娇娘还是个美少年。

吴钢瞧着易雨春时,她也刚好转过头来,吴钢与她目光一对之下连忙避开,心中却升起一丝疑惑:她那目光中怎么带着一股忧郁和不甘的味道?(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