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一章 乌山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乌山是一座小山,然山形突兀,黑石嵯峨,山间瀑布飞泉,石径幽林,山中多奇异怪石,或兽或牧,皆自然成型,颇为传神。传言宋朱熹来此,曾题写“龙泉漱玉”、“鹰石凌云”、“瀑布挂峰”、“洞门望母”、“山溜坐澜”、“灵岩横榻”、“狮子啸天”、“蛤蟆吐雾”等乌山八景。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如此大儒题词在此,乌山以是闻名于世。

吴钢和卢冰心、唐去病三人出了长沙城,一路有说有笑,走到乌山时已是黄昏时候。她这两天跟着竟然闷坏了,几乎天天以泪洗面,难得今天开心了一回。虽然卢冰心不苟言笑,毕竟不像竟然一样总令人扫兴,而唐去病天真烂漫,和吴钢有说不完的话,两人一个讲江湖轶闻,一个讲乡间趣事,你一言我一语,反倒把卢冰心晾在了一旁。卢冰心也不生气,始终面带微笑听他们两人讲,偶尔点点头,说上一两个字。吴钢不由得忆起沩山时的三人行,唐去病像极了明心,只是比其更明事理,知道更多人情世故,卢冰心和高韧也很像,都是同一类人,只是比不上高韧妙趣横生,而且对自己总保持着距离,似乎穿着一件厚厚的外衣,把自己隔绝在里面。要是高韧也在这里,他和卢冰心会不会有很多话说?他们应该会成为很好的朋友吧?

三人顺着山间小道,爬山不久便到了山顶。只见路的尽头好大一块坪,一头是一座戏台,侧面则是一座寺庙。比起密印寺来说,这庙就太小了,虽然也有正殿、偏殿和配房,一共也就七八间房子,屋顶也不是很高,甚至连围墙都没有,要不是看那牌楼门匾,真想不到远近闻名的戴公三圣居然栖身于如此小庙。

吴钢奇道:

“这就是戴公庙?乌山派就在这里吗?”

唐去病欢快地往庙里奔去,一边跑一边说道:

“是啊,这就是戴公庙啊。我们的剑法,叫戴公三圣剑,就是传自庙里的三个菩萨老爷呢!”

吴钢跟着进了正殿,见神龛上供着三个真人大小的神像,只是做工简陋,似乎是泥胎制作。三尊神像面目相仿,只是穿着打扮略有区别,看上去已经颇有些年代。整个大殿也非常简陋,除了必备的烛台、供桌、蒲团等物外别无它物,倒是打扫得干干净净。殿前殿后两张大门对开,可看到庙后也有一个大坪。

不及细看,唐去病匆匆在神像前磕了几个头后,已经一路小跑着穿过后门,卢冰心则恭恭敬敬跪在蒲团上叩拜行礼。吴钢略一停顿,还是跟着走出后门,来到后坪。后坪比前坪略小,四周立着一些人形桩,想是乌山派练功之所。坪后是一座农舍,也有七八间房子,都是土砖砌就,正屋屋顶盖着普通的农家瓦片,侧屋盖着的还是稻草。

唐去病蹦蹦跳跳地跑向屋里,大叫道:

“师父!师父!我们回来啦!”

一个墩实的黑小伙从屋里跑出来,光着脚丫,挽着裤腿,满头大汗,见怪不怪地道:

“去病,又大呼小叫啥呢?师父还没回来呢!”

这才发现有外人跟了进来,问道:

“这位是?”

唐去病赶紧介绍道:

“这位是我们今天在长沙城认识的朋友,叫吴钢。吴钢,这是我师兄,叫谭小山。”

吴钢呆立当场,左看右看,张大了嘴问道:

“啊?这就是你们乌山派?”

唐去病道:

“是啊,有什么不对吗?”

正说着,卢冰心陪着一位老人,后面跟着男男女女五六人一起走了进来。一行人都是农夫打扮,头上戴着草帽,身上穿着短褂,挽着裤腿,光着脚丫,脚背、小腿上还沾着灰色的泥巴。

唐去病返身跳跃着叫道:

“师父,我们回来啦!”

老人年约六十,看上去身板硬朗,声音洪亮,笑道:

“我知道啦!这位是吴钢吴少侠吧,欢迎欢迎!”

吴钢赶紧迎上去抱拳行礼道:

“前辈在上,吴钢有礼了!前辈就是乌山派卢门主呀?”

老人一愣,随即呵呵笑道:

“正是老夫!敝派居山间田野,简陋之极,让少侠见笑了!”

吴钢道:

“哪里哪里┅┅”

搜肠刮肚想恭维两句,实在是想不出来哪里值得恭维,自己一张小脸倒是憋得通红。还是卢冰心机灵,郑重介绍道:

“我乌山派与江湖其他门派不同,既不参与武林纷争,也不结交朝廷官府。自戴公三圣立派以来,我派就驻足乌山,带领三乡十里的村民练习武艺,强身健体,内睦邻里,外御欺凌,已有近八百年历史了。”

吴钢不禁肃然起敬,然而还是有很多问题不吐不快:

“那你们有多少弟子?”

“我们乌山派,弟子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要说多,住在这里练功习武的,一般不超过十个,比如现在,我们乌山派弟子就到齐了,都在这;要说少,附近十里三乡,几乎每户都有一两人习练我乌山武功,尤其是乌山周围的八家寨,一共数百户人家,每户都有人接受我乌山嫡传。要这么算,乌山派弟子上千人是有的。”

“啊!那么多弟子?你们收弟子不要钱的吗?门主住的地方都这么寒酸,而且腿上全是泥巴,也要下稻田干活吗?”

“不错,我们收弟子不要钱,不但不要钱,还免费提供吃住。门主和弟子都要下地干活,练武种田两不误。这个时节,正是早稻田里需要踩田的时候,大家都要到田里去踩田呢。我和去病师弟要不是去城里办事,也和大家一起去田里了。”

“踩田?为什么要踩田?”

唐去病抢着答道:

“踩田,就是把长在田里的杂草踩到泥里去,踩死它们,让它们抢不到稻田里的肥料。”

包括卢得仁在内,大家都说说笑笑地进了屋,到屋后的井边去洗涤手上脚上的泥巴,卢冰心引着吴钢往里走,一边笑着解释道:

“是这么回事。踩田还能踩开禾苗旁边的泥巴,有利于通风透气。再过一段时间,水稻田里面就要把水放干,等着抽穗灌浆了。”

“那就是说,你们自己种地养活自己,还要养活前来学艺的弟子?你们有多少地?”

“戴公有圣训,一日不作,则一日不食,我们自己养活自己。来学武功的门人弟子,他们也一样参加劳作,因此也是自己养活自己,呵呵,可不是我们来养活他们。我们乌山派自己的地,就是这座戴公庙的庙产,有七亩水田,十多亩土,还有二十来亩山地。这么多土地,不靠大家一起劳作,也是种不过来的。”

“按刚才你说的,这儿总有只有十来个人,就是说大家是轮流来学武功的,是吧?只有你例外,因为你是门主的儿子。”

“我也不例外。我父亲当了门主以后,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但我家里也还有亲人、有土地的,我还要经常回去种地。你是不是想说,我是门主的儿子,就一定是下一代门主?那不一定的。乌山派的规矩是,下一代门主从这一代众弟子中,选择武功高、人品好的人来当,谁都有可能当的。以前历代门主,有好些根本就没有结婚、没有儿女的,那也正常得很。”

“我看你们这个门主当得够辛苦,只怕也没人抢着要当。自己也要一样下地干活,啧啧,当真没想到。”

一边说一边往里走,唐去病已经热情出来招呼:

“快进来,吃饭啦!”

吴钢进屋里一看,一张大方桌上,已经摆放好了饭菜。每个碗里饭都不多,菜倒是一大碗一大碗的,无非是些时令蔬菜、野菜,没有什么肉食。大家已经洗好,都围过来吃饭,嘻嘻哈哈的,说着一些趣事。吴钢作为客人,坐到了卢得仁身边,卢冰心却坐在卢得仁另一边。也分到了一小碗饭,和大家没什么区别,也没有谁特别招呼她,唐去病固然坐她旁边说个不停,其他人却只和她礼貌性地打个招呼,便各说各话、各吃各饭去了。卢冰心和他父亲也是有说有笑,完全不像一般人理解的父子关系。

这碗饭实在够少,吴钢两口三口就吃完了,那些蔬菜的味道也实在不怎么样。她见别人吃完了饭,一个个起身去盛什么,便问道:

“去病,是不是还有饭啊?”

唐去病道:

“饭?没有了,每人就这么多,你来了,每人还分了一点给你呢!不过有茯苓粥,你要不要?”

“茯苓粥?没吃过,好吃吗?”

卢得仁接腔道:

“好吃!不但好吃,还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之功效,作药用时可治疗肢体拘挛、筋骨疼痛、湿热痈肿等病症的。”

吴钢道:

“真的呀!门主还会治病的吗?”

卢冰心隔着他父亲笑道:

“我们乌山派本来就是两门技艺,一是剑法,二是医道。可别忘了戴公三圣里边,宗德圣公可是医道高手呢!他们三圣从宝庆来到此地,最开始便是凭着精湛的医术驱走了当地的巫医,才在此地扎根下来的呢!”

唐去病已经帮吴钢盛了一碗茯苓粥回来,见卢冰心笑容灿烂的样子,突然想起比武招亲的重大喜讯还没有宣布,放下碗就欢叫道:

“对了,师父,各位师兄,还有一件大事,我还没告诉大家呢!大家听我说!”(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