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替死寒儒享安乐(1)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生莫为风流误。乐事无多,回首如何?杀机就在枕衾窝。那知一技来千福,画谱吟哦,笔底研磨,前途处处有春和。

——右调《丑奴儿令》

且说燕如鸾同妻凤氏,有一女,名唤喃喃,与飞飞乃是同堂姊妹。喃喃七岁之时,许与花举人之子,花上林为婚。花举人选了知县,不料到任之后,三年未满,就全家患疫而亡,竟没有消息了。燕如鸾与凤氏,还道女婿流落他乡,日日望女婿回来。故此飞飞托梦,叫池苑花竟认了花上林。那燕如鸾在大厅上,与官员讲话。老管家候了半日,因话个不了,只得将池苑花名帖,向前一照。只见上写着:

小婿花上林顿首百拜

燕如鸾看了,觉吃一惊。就附了老管家的耳朵说了两声,老管家进内,对凤氏说了。凤氏万千欢喜,忙叫儿子燕纹波出来迎接。因外厅有客,竟迎进内堂。凤氏笑堆满面,出来相见。

那池苑花,如今冒了燕如鸾的女婿,以后称花上林了。那花上林道:“请岳母上坐,容小婿下拜。一面说,一面拜将下去。

燕纹波忙来扶起,二人也作了揖。只见燕如鸾已送客完事,进来与女婿相见。见女婿一貌堂堂,美如冠玉,不胜欢喜。更喜杀了里面的喃喃。当晚整筵侍婿。酒间,燕如鸾问道:“贤婿向在何方?作何勾当?”花上林道:“在河南读书。”燕如鸾道:“既然读书,那诗词歌赋,都可也晓得些么?”花上林道:

“诗词歌赋略晓,生平尤喜制曲。”燕如鸾道:“既然如此,今日喜相逢,乞贤婿请教两套何如?”随即叫家人磨浓了墨,送过纸笔,花上林即低首作思,写出《皂罗袍》两套:

曾问春来消息。这寒风冷月,将他阻隔。梅花开来,看枝头,何时送到江南色?燕儿别也,欲留无计。

雁儿来也,有愁如织。这去来无定,牵人忆。

降下一天喜忆。看上林点缀,十分春色。化工无意,把春俊,绿到名园花自植。关不住也,香梅红杏。

原有主也,蜂消蝶息。看今朝花燕,偕相值。

写完送过,与燕如鸾看了。称赏道:“妙极妙极,观贤婿第一套,将花与燕两家相望之情,又将南地与燕京两地相悬之境,罗织成章。第二套把自家名姓,串插于中,把两姓姻缘寓意于内,到关不住也这一段,双关巧合,而又双套联络成文。

绝无痕迹,几于出神入化。贤婿有如此高才,取功名如拾芥矣。”

花上林道:“小婿素心不在功名,甚喜岳父之业。在河南时,已曾到画师处学习久矣,明日还要求岳父大人指教。”燕如鸾道:“原来如此,明日请教。”当夜酒完,送花上林到后花园楼上安寝。花上林已解衣上床,灯还未灭,忽闻香风满室,只见飞飞已到床前。揭起罗帐,坐在床边。花上林惊喜道:“今晚美人竟亲身来此,还是梦也?醒也?”飞飞笑口盈盈道:

“郎君如今已是妹夫了,我为长姨,本当自重。但妾与郎君,当有宿缘。前在郎君楼上,非不知郎君寂寞,欲共枕衾。奈姊妹香魂都在楼中,所以羞惭不可。此地寂静幽间,正妾与郎君交huan之所也。既成夫妇,郎君之画意,妾当竭力引之。”随即解衣就寝,吹灭了灯。飞飞五鼓起来,穿衣嘱别道:“暂时别去,今晚再来。”上林道:“今晚挑灯恭候,乞美人早降。”飞飞已冉冉而去了。次日早膳后,花上林叫了老管家,到小寓中拿过行李画图,燕如鸾展开行李看时,吃惊道:“此画乃是海都督当初要我描了送与池天官的,共有十幅美人图,贤婿为何得此一幅。”花上林道:“因小婿好画,在池公子处购求来的。”

随即拿到后园楼上卧床中挂了。

此后,燕如鸾将真容一幅,叫花上林学描。花上林竟松松脱脱,不多时已描成了。燕如鸾看时,不觉拍手称赞道:“贤婿笔意灵奇,便是我老手也不能到此。适间一幅呆真容,贤婿竟描活了。我老拙眼已昏花,小儿又与此道全不相入,可喜贤婿有此奇技,不日公卿满门矣。”此后,燕如鸾择一吉日,替花上林与喃喃成了花烛,夫妻恩爱欢娱,不在话下。(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