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神烧卷痴子哭梅花(1)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绣口锦心,无端为花烦恼。男儿泪岂容轻吊。何事号淘,这情谁晓,似颠狂风中柳袅。蝌抖龙蛇,笔下蟾宫非杳。为谁何云梯抛早。百病堪医,惟痴情难疗,纵附子人参休道。

——右调《风中柳》

且说颖氏,一日夜间腹痛临盆,那斩首的妖龙,原是修炼多年,精神不散,魂魄飘飘。偶从颖氏房前经过,见灯光透出。

近看时,是妇人分娩。凡思一动,投入胎中。一时之后,颖氏生下一孩,清秀异常。南旸夫妻,欢喜之极。但闻房中,梅香满室,一月方散,因而小名梅郎。到六岁时,独请一师,名唤鲜于明。送梅郎上学,取名南斌。拜过了师,开书教读。读的是千字文,南斌上口便熟,片时将一本千字文俱皆完了。鲜于明甚以为怪。到午间,出个一字课与他道:“天。”斌回报道:

“这样课,对他怎得。要对时,自然对地了。何不把长而有趣的,出一课来对对。”鲜于明见说得跷蹊,便把斌字字义出一联道:“学子文武全才。”南斌随口就把先生的名氏对去,道:

“先生日月并照。”鲜于明听了,叫一声道:“妙。”随即又出一联:“南村南家,一位奇男子。”南斌又随口对道:“先生先进,双姓是鲜于。”鲜于明听了,连叫道:“妙极,妙极。”随即又问道:“你可会吟诗么?”南斌道:“先生命题。”鲜于明道:“就把南斌二字为题。”南斌低头一想,从从容容道:

东西旁拱北来朝,执笏操戈并辔镳。

一面能教三面服,赋诗退敌姓名高。

鲜于明拍掌叫道:“奇才奇才。”心中想道:“东西旁拱北来朝,岂不是南;执笏是文操戈是武,并辔镳,合成斌字。一面能教三面服,岂不是南。赋诗是文,退敌是武,姓名高,合成南斌。此等诗,即使老成才子赋来,有其确,无其捷。有其捷,无其确。分明是一位神童,吾不能为之师矣。”即接南旸到书房看了,亦称奇叹绝。此后南斌所读的书,总是过目成诵,不在心上。因书窗前有梅树数株,不时去浇灌护惜,就如性命一般。

次年,南旸另延一师,就是郡痒饱学名土诸材。向年七月十五兰盆时,果然孝思勃发,归家荐亲,故此不遭水劫。如今南旸请他来教南斌,因诸材也有一子,名唤诸绶,此时已有十岁,带到南家,与南斌同窗。诸绶也聪明,南斌与之志同道合。

一日残冬之候,窗前梅花盛开,二人开了书窗,倚栏看梅。见天上忽然下雪,诸绶即口拈一绝云:

曾拟空中撒白盐,又云柳絮舞风前。

看来玉帝雕良璞,玉屑霏霏降世间。

南斌听了,也就顺口儿依韵回和一首云:

也非柳絮也非盐,岂是霏霏玉降前。

昨夜瑶池梅落片,扫将梅片落人间。

诸绶道:“南兄之诗,有仙家丰韵,无烟火气。”南斌道:

“诸兄之诗,如官家冠佩,无寒酸气。”二人相得,大概如是。

同窗了七年,诸绶十六岁,南斌十三岁了。文章经史,诗词歌赋,无所不通。是年宗师科试,南斌与诸绶一同上道。文宗出的题目,第一题是“内无怨女外无旷夫。”随后文宗又写下一片牌来,内中有云:

越中千岩万壑,山水争奇,必有奇才。今日之角胜,他日之弘硕也。今本道第二题,通场赋梅花诗一律,以试诸童之才,以见志。倘无诗与诗不全,即文隹,亦不录。特示。

南斌题目到手,竟挥完了头篇。第二题吟诗,是他长技。

梅花又是他酷好,也一挥而就。工夫尚早,忖道:“场中同辈,料无奇才。独诸绶是我敌手。若要压倒他,必须多做两首佳诗,自然是我批首了。又提起笔来,依前韵续上二首。候第一牌开门,纳卷出场,自家拿定是批首了。次后诸绶出场,二人写出诗文与诸材看了,也道南斌是案首,诸绶不出第三。及至文宗阅卷之时,见这些童生,第一篇是文章,还也完的多,通的多,看到梅花诗,也有不做的,也有只做四句的,也有不叶韵的,也有不成韵的,也有抄千家诗、神童诗的。文宗大笑了一场。(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