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三七章:全新的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在与王晁国、南宫雲,以及与一众谋士商议一整天后,黄子轩开始了他全新的征途,西周王朝、周幽王、长安城最后的结果,他是知道的,所以在彻底心寒以后,黄子轩下定决心,不准备在继续跟着周幽王混了。

他要自己另谋新的出路,毕竟继续跟着一个拿他当炮灰来使,不久以后就会被犬戎杀死的周天子,能有什么好的出路。

而根据王晁国等人的诉说,目前的西周王朝本身也到了最后的尽头,因为在周幽王继位以后,极为信任好利的虢石父上卿来执政大权,导致西周王朝政权腐败不堪,早已经激起了国人的怨恨,还有就是在周幽王三年的时候,下令讨伐山戎一族,结果大败,顿时国力、军力大损。

可是最后周幽王却将更多的赋税,强加在老百姓的头上,早已经搞的民不聊生,同时这些年各地天灾频繁,西周王朝的统治权利,已经到了内外交困的地步,不然九州之内的封地诸侯们,也不会在得知申候出兵攻打长安城,也不出兵援助。

既然不准备在继续效力周幽王,那么首要的第一件事,当然就是离开长安城,但下一个难题就出现了,此时申候四万大军已经围城,想要出去恐怕不是那么容易,万一才脱虎口,又进狼穴就麻烦了。

所以根据这一点,众人几乎讨论了一整天,最后终于找到了一条可行的路,那就是杀出去,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

但根据黄子轩目前手中掌握的力量,还不足以杀出一条血路,不过从现在开始组织建设,也为时未晚,再说黄子轩的人马完全可以在,西周王朝的军队和申候的军队,打成一锅粥,两败俱伤的时候,一次性杀出去。

说干就干,随后众人就开始全面分工做事,胡六自然还是负责在市井之中散播言论,这一次主要是针对申候大军围城的事情,主要是让长安城内的平民百姓,人人都有一定的危机感,这样可以将原本散乱的人心给团结起来,最后变为黄子轩所用。

因为黄子轩十分有信心,在随后的首次交锋之中,神机师可以一战扬名天下,这样他黄子轩的个人声望,就可以在长安城内如日中天,毕竟没有人会傻到去跟随,不能保护他们安全的人。

其余的一众谋士,开始在长安城内全面设点撒网,只要是身强力壮的成年男子,都向他们发出邀请成为黄子轩的护卫,如果是拖家带口的就算了,最后全部由南宫雲负责带领他们集体训练,王晁国将全面负责各个方面的调派,同时采购大量优质的马匹,最好是一人一匹,另外购置相对应数量的兵器和护甲。

这次黄子轩可是下足了血本,几乎全部的身家财产都拿了出来,毕竟是背水一战,他可不想陪着周幽王一起死,不过这样大的动静,在第二天下午,还是被有心的人,给发现了,这个人就是刚刚被救出天牢的太傅左东方。

太傅左东方被救出的动静很大,所以慕容家的府邸,他肯定是不能待得,所以只能先住在黄子轩这里,看着大量新买回来的马匹、兵器,以及新招募的大批护卫,久居官场的左东方自然一眼就看出了问题。

可是对于太傅左东方的旁敲侧击,黄子轩始终避而不谈,因为这个对周幽王始终抱有希望的老顽固,他可不敢将自己的计划说出去,不然还没有等到申候大军攻城,周幽王就先派兵要了他的小命,但黄子轩越是避而不谈,太傅左东方越是肯定自己的判断。

不过好在如今时局动荡,再加上左东方如今通缉犯的身份,以及有大量护卫的外围看守,他也出不去农家小院,不过黄子轩还是向左元放和左静涵两人,做出了一些安排和交代,毕竟在这样紧要的关头,一点乱子可都不能出,而在一双儿女的劝说下,太傅左东方倒也无可奈何的妥协了。

两天的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如果说这两天的时间里,长安城里最忙碌的人,当然就是黄子轩了,因为每一天早晨醒来的第一件事,他都要去和新来的护卫见一见面,以及前往神机师驻地查看士兵操作大型床弩的情况,中午一般都会在东城的别院,听众人前一天的工作汇报,下午一般在农家小院里度过,或者去少夫人的府邸。

不过除了黄子轩以外,还有一个人,这两天也很忙碌,他就是太师司徒鸿雷,因为这两天的时间里,他不但要与城外四万大军的掌控者申候、缯候,进行最后的周旋谈判,随后好向周幽王汇报最近的情况进展,以及调派人手追捕太傅左东方,还要考虑司徒一家以后的出路问题,他心里其实并不相信申候大军可以攻破长安城,但隐约之中,他觉得自己应该有两手准备。

所以在与申候进行谈判之时,司徒鸿雷常常会在看起来不经意的时候,透露出他的一丝丝个人想法,比如他一直都认为如今的王后褒姒和太子伯服,根本就无法与申候的女儿和外甥比拟,如果有一天周幽王归西了,他一定会只认申后和周幽王的儿子,宜白为新的周王朝天子。

除此之外,太师司徒鸿雷还不显山不露水的,将长安城目前的城防情况透露给了申候,对于太师司徒鸿雷这样的异常举动,同样老谋深算的申候,怎么会看不出来呢?不过他也不含糊,一边向司徒鸿雷暗示应该去规劝周幽王,一边出言刺探更多的情报。

不过老谋深算的人,有一点比较好,那就是在没有得到准确的答案以前,他们是不会轻易将自己手里的王牌,给拿出来展示,毕竟那个可是最后的保命符,也正是因为这样,黄子轩一手建立的神机师,目前还没有被申候知道,一千一百余张大型床弩,依然还是长安城的一把利器。(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