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一章 金陵郡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逍遥观山门前,一辆马车驻足在此,步临风拉着风摇筝缓缓向山门前那驻足的马车走去。

“阿杞,待为夫把手头的事办妥后,再去寻你。”

“好,我等着你。”

“上车吧。”

目送着风摇筝坐上马车,步临风嘱咐泛舟几句后,泛舟点头示意,驾着马车,离了山门。

凝望着那愈行愈远的马车,还有风摇筝那半开着帘,回头依依不舍的面容,步临风虽和她一样,但此番,他必须瞒着她,若被她知晓解开噬星血咒之法,竟是这么一条随时命丧黄泉,风口浪尖上的路,依她的性子,她绝不会让他取冒这样的险。

昨夜,步临风一整夜都辗转未眠,那八个骇人的字,他不敢多想,斗转星移,改朝换代,这对于他来说,难以想象,然只有此方法能解开风摇筝身上的噬星血咒,正如那神秘之人对他说的,除了此一方法,再无他法。这或许是个极为冒险之法,但只要能解开风摇筝身上的噬星血咒,就算刀山火海,他都要去试一试。

步临风就这样决定了,但他不能将风摇筝牵扯进来,因他晓得,此番做法有多危险。他一大早便找了个借口,想法设法让风摇筝离开一段时日。

风摇筝在听了步临风说有重要的事情要去办之时,她并未对他起疑,她想着,他说非常重要,连她都不能告诉。风摇筝也就信了,而自己这么久都未回万妖宫,故而遂了步临风之意,离了逍遥观。

风摇筝离开后,步临风转身前往占星阁,在那专门记载着弟子出入的冊簿上,记下一笔,随后离开了逍遥观。

金陵城中热闹非凡,到处传遍着小贩们的叫卖声,从城门往远处眺望,便能看到几处较高的屋檐,耸立的阁楼。虽不及北京城的华丽高贵,杭州城的繁花似锦,但这座金陵城,却处处可见江南风韵,素雅闲适。

步临风行于这颇具江南风韵的金陵城中,倍感舒适,同时又十分好奇,能将这金陵城治理得如此的金陵郡王,究竟何许人也。

那夜,那神秘人在他问起接下来要如何做后,他告诉他,让他到金陵城中寻金陵郡王,还给了他一封密信和一个玉佩,说若是金陵郡王看到之后,一定会帮得到他。

在城中问了好几个百姓,步临风来到了金陵郡王府前,乍一看,红檀木大门,大理石阶梯,门的两旁一左一右放置着两座石狮。门上横挂这一块牌匾,上面刻着郡王府三个镶金的大字。

缓步行至红檀木大门前,步临风敲了敲门,门被打开,一身着棕色,束着发的男子站在门里,上下打量着步临风。

“你是何人?”

步临风行了个礼:“在下步临风门,有事求见金陵郡王。”

“你要见我们家王爷?”

“不错。”

那男子一脸不解地注视着步临风,步临风从袖子里取出神秘男子给的那封密信和那玉佩:“麻烦这位小哥将此信和玉佩交予你们王爷。”

那男子的视线移到了步临风递给他的密信和玉佩,更是不解。要知道,金陵郡王府极少有客人登门,即便有,也是朝野中有头有脸的人物。看步临风那一身碧衣,怎么看都不似朝野中人。犹豫了会儿,那男子接过步临风手中的密信和玉佩:“阁下请在此等候。”

一刻钟后,那男子从院子里走出来,对着步临风道:“我家王爷请公子入内。”

那男子领着步临风走进门,经过院子时,满庭芳华,微风拂过,满庭芬芳。这院子里的布置富有小桥流水人家,庭院流水潺潺的别样。连这四合院,也都充满江南人家之韵味。

穿过院子,步临风跟着那男子行到一扇门前,那门敞开着,正前方坐着一个身着一袭月白色衣衫,衣衫上绣着淡金色花纹,束着发,淡金色发冠嵌在发冠上,一手执着一柄折扇,一手执着茶盏,小酌起一口茶来的男子。

“王爷,您的客人。”那男子在门外作揖。

“你退下吧。”

“是。”

步临风静静地立在那,那男子轻放下手中的茶盏,合上折扇,抬头,扫了步临风一眼:“阁下便是信中提的建文帝之遗孤?”

“正是。”

“坐吧。”

那男子招呼步临风坐下,一手提起桌案上的茶壶,一手执着茶盏,给步临风倒了一杯茶:“信中说明了关于你的一切,你既是逍遥观弟子,又是建文帝之遗孤,此番是为了皇室大业,需要本王的帮助。本王不明白,看你也不像是贪图权势,极具野心之人,为何如此?”

步临风尚未回答,他将眼前这男子的一言一行都收尽于眼底,眼前这男子,言行举止是那么的优雅谨慎,小心翼翼,那一双眼眸,仿佛能将一个人看透。听他的问话,无不透露着那股沉静,若他猜得不错,眼前这男子,就是神秘人与他提到的金陵郡王。

“这其中缘由还请郡王不要理会,在下自有在下的意图。”

“哦?”

“此番,还请郡王助在下一臂之力,他日在下一定不忘郡王这份恩情。”

这卑恭卑敬,在金陵郡王的眼里,仿若看到了建文帝之影,犹记得在建文帝在位时,他对群臣可谓是心如明镜,凡群臣的谏言他都一字不落地洗耳恭听。但这样的一个九五至尊,最终落入了尊位被夺,流放在外,命丧黄泉的下场。

如今,建文帝之遗孤有求于他,他是建文帝的忠臣,这几年,天启皇帝偏爱于东厂聂承恩,使得朝堂中那些本对朝廷忠心耿耿的大臣们都纷纷不服,但又碍于聂承恩那凌厉的铲除异己的手段,可谓敢怒不敢言。若是此番能帮到步临风,夺回那九五尊位,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好,本王与建文帝的交情颇为深厚,你既是他的遗孤,为了皇室大业有求于本王,本王自然会助你一臂之力。”金陵郡王笑着,打开手中的折扇,轻摇起来。

步临风执起面前的茶盏,用茶盖轻轻拨了拨了拂那浮在茶水上的细碎茶叶,抿了一口。他的眼中透着些许喜悦,总算踏出了这第一步。

当夜,步临风就在那金陵郡王府中宿着。

翌日,金陵郡王告知了步临风一个消息,当今天子身边的一个太监要到金陵郡王府中,金陵郡王告诉他,若是为了皇室大业,这个太监倒是可以用上一用。且金陵郡王还告知他,那太监的家人,已然被那神秘人囚禁,倘若那太监不肯答应,就与那太监说明此事。

而在翌日之夜,如金陵郡王所言,那太监来到了金陵郡王府,还没走到大厅,就被金陵郡王府里的小厮打晕,带到了密室。

密室中,步临风坐在椅子上,静静地看着那昏睡过去的太监,小厮往哪太监身上泼了一盆水,那太监便醒了过来。

“你们是什么人?为何将咱家带到这里?”那太监被水泼醒,恐惧地打量着四周。

“你就是天启身边的福公公?”静静坐在椅子上的步临风,开口问。

“你是什么人?竟然直呼当朝天子的谥号。”那太监惊讶地望着眼前的步临风,抖着嗓子问。

“大胆!竟敢与建文王爷这般说话!”

“什么?建文王爷?”

“不错,坐在你眼前的,就是建文王爷。”

那太监一双眼眸睁大,满是震惊。

“你......你们......你们把咱家抓来做什么?”

“当然是有话要与你说。”步临风从椅子上站起,步子缓慢地走到那太监的面前。

那太监显然被步临风这突然的举动吓得不知如何开口,他的身子直发颤,低着头,不敢看步临风一眼。

“福公公不必害怕,本王不是一个残暴弑杀之人,只是想请福公公你帮个忙。”从眼前这太监那略微颤抖的声音中,步临风感到了他对他的恐惧,他放低声音,语气轻缓。

“什......什么忙......”

“时刻盯着当朝天子的举动,将他的一言一行秘密呈于本王。”

“你要咱家去做这样的事,咱家不会答应的。”

方才还一脸恐惧,语气颤抖,连身子也颤抖的太监一听到步临风此番话,压制住心里的害怕,瞥了步临风一眼。

面对眼前的太监如此神态,步临风只是嘴角勾了勾,金陵郡王早与他说过这福公公,说他是最忠心之人,对当朝天子可是忠心耿耿,同时,也是最孝顺之人。他这如此神态,步临风并不好奇。步临风回头,缓缓地走到椅子前,撩了撩衣摆,坐下:“福公公,你若是不答应,那么你一家老小的命,就要归西了。”

“你说什么?!”

看那太监的神色,紧张到急促,果然如此。

“本王听闻你是个孝子,每月得到的俸禄大半都会给家中的老母亲寄去,据本王所知,你家里并不富裕,而你长年在帝京,在当朝天子身边侍奉,想要回去探望都很难。所以,本王便请福公公你一家老小到这郡王府中做客。如今,他们已在这郡王府中,以福公公你那么聪明的脑袋,以及在那帝京之中那么多年,自然知晓本王这么做有何意图。”

这样的一席话,使得那太监两腿发软,他在那北京城中那么多年,自是晓得步临风此话之意。

“咱家答应你,只要你放了咱家一家老小。”

“放心,只要福公公你好好助本王,本王答应,会给你想要的。”

那太监在步临风的威逼利诱下,答应了步临风替他暗中观察当朝天子天启的一举一动,而步临风也让人将那太监送了回去。

而这一夜,对于步临风来说又是一个不眠夜。

站在窗边,出神地凝视着挂在天空的那一轮皓月,步临风叹了口气。

此刻,风摇筝应该回到了万妖宫,并且见到了她昔日想念的万妖宫姐妹了吧?

想到在密室中自己对着那太监道出的那一席话,步临风自嘲,他为了能解开风摇筝身上所中下的噬星血咒,步上了这么一条逆天改命的权势之路,且还学会了威逼利诱。

阿杞,你说现在的我,还是我吗?(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