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六十二章 马嵬之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五天之后,南霁云、麻七四将在真源城中放了一把火便悄然离去。即便是走也不能给叛军留下物资。

如今安禄山刚刚拿下长安,叛军的气势达到了鼎盛。安禄山手下的虎狼之师虽然战力强横无比,却也只是为暴不仁,进入长安城后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安禄山还下令将追随李隆基南下的官员家属一律处死。长安城的无辜百姓都陷入了无尽的恐慌之中。

李隆基一行人也不好受,原本李隆基想着,自己一路前往剑南道,沿途肯定会有很多官员迎送。而李隆基也是这么做的,派遣了一队人马先行,沿途通知官员迎接。但李隆基每到一地,那些官员就跟串通好了一般,都提前逃走了。

李隆基无奈,只能一路磕磕的前行,随行的皇子皇孙与朝中大臣们也落了个有一顿没一顿的下场。但大家都摈着一股气:只要到了剑门关,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尤其是杨国忠,成都府可是自己经营多年的大本营。但总有人不愿见到杨国忠逍遥,毕竟,该死的人终究要死!

以太子李亨、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太子心腹李沁、东宫太监李辅国、李隆基心腹高力士几人为首的密会在行进途中悄然展开了。

陈玄礼掌管着禁军,如今的兵士可谓是只听从于他一人的号令!有了兵权自然就有了话语权,于是陈玄礼说道:“杨国忠善于阿谀奉承,面善心黑,如今的局面都是他一手造成的。不除去杨国忠难祛我心头之恨。”

李沁也低声说道:“战事纷争,国将不国,百姓无处安生,杨国忠难辞其咎。如果到了剑门关,我们就难以下手了,要行动必须抓紧时间。”

高力士、李辅国也点头称是,说着众人都将目光看向了太子李亨。

李亨只淡淡说道:“父皇?”

陈玄礼疑惑的看向了李亨,稍微沉思了一会,才缓缓说道:“我自有分教。”

一行人密会之际,却未防悄然走近的一个黑影,突然李亨惊呼道:“是谁?”

众人才发现李亨的肩膀上多了一只手!再往上看去,果然见到一个戴着面具的黑衣人屹立在李亨身后,不觉大惊了起来。

那黑衣人用嘶哑的声音说道:“你们商议之事我不感兴趣,我只要一个人。”

随着黑衣人的话语落地,人群瞬间陷入了寂静。

众人想到,这个来历不明的黑衣人能够悄然无声的潜入此地,必定有其过人之处。如果他将这个消息告诉杨国忠,自己的计划就……

李沁始终处于镇静之中,只在心中思索,来人是何方势力?听其话语,似乎并不是敌人,于是淡淡问道:“你要谁?”

“杨玉环!”那黑衣人缓缓说道。

李亨想道:既然除去了杨国忠,陈玄礼自然会效忠于自己。父皇也就成为可有可无的傀儡了。一个弱女子又怎能翻天?只是自己为何要答应眼前的这个人。于是冷冷说道:“你认为你今天能出得了这个门吗?”

“我认为他能。”这时从陈玄礼身后也走出了一个蒙面黑衣人,朗声说道。

李亨几人本就是暗中密会,那黑衣人发出的声响仿佛抵达了己方内心深处的黑暗,又不知对方究竟有多少人!而李亨的心腹大将孟荣公却不在此处,动起手来,单凭陈玄礼一人,未必能占优势。

高力士与陈玄礼二人是久与杨玉环打交道的,也知道此事与她一介弱女子无关。既然有人倾心于她,便将她送与那人也未必不是一个好的归属。于是,陈玄礼缓缓说道:“我答应你!”

李亨还想再说什么,却被身后的黑衣人止住,说道:“弑父夺位并不光彩,你们能掌控史官的笔却不能阻止百姓的口。事成之后,我会来取人。”

那黑衣人说完也不理会众人惊异的表情,只扔下了一幅画纸,便走开了。

李亨连忙将纸展开,却见到纸上所画正是众人在京城之中密会之事。

黑暗之中,究竟有多少只眼睛在盯着自己?李亨从此时便暗下决心:一定要揪出那些躲在黑暗中的势力!

这一天,李隆基一行人正在休息,突然听闻大军前来。众人连忙起身躲避,却听来人喊到:“末将王思礼求见!”

李隆基欢喜之下,连忙派人迎接。

王思礼的到来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他告诉李隆基,潼关彻底完了,哥舒翰已经被安禄山擒获。这个消息无疑是六月里的一盆冰水,让李隆基从头到脚冷了个透彻!凉凉!

李亨仿佛看到了凝聚在父皇身后的势已经在逐渐散去,这对自己来说是好事:因为动手的日子又可以提前了!

三天之后,李隆基一行人行进到了一个叫马嵬坡的驿站。相传西晋时期有一个叫马嵬的人曾经在此处筑城,才得名马嵬坡。

李辅国赶早就找到了李亨,说道:“祸国殃民的杨国忠必须死去,时在今日,还请殿下做好准备。”

李亨等待这一天已经太久了!

随行的人里面还有一些吐蕃使者,因为找不到吃的,便嚷嚷着让杨国忠去解决。杨国忠被缠住,也没有办法,只得与他们理论了起来。

而这时,禁军已经准备齐全了。只听有人大喊道:“杨国忠与吐蕃密谋造反了!”

杨国忠听到这话,心中大惊!也顾不上回头观望了,拨马就跑。禁军既然是准备多时,自然不会让他跑掉,一名禁军弯弓搭箭一气呵成,正中杨国忠的马鞍。杨国忠催马狂奔,一路跑到了马嵬驿站西门,早有埋伏好的禁军赶上前来,将他剁成了肉泥,只剩下一个头颅,也被士兵用枪给挑了起来,到门口示众。

只杀一个杨国忠何以解气,紧接着杨国忠的儿子杨暄、杨家的姐妹秦国夫人、韩国夫人也相继被杀。

李隆基在驿站里面休息,也听到了外面吵闹的声音,不知发生了何事,也走了出来。

却见到整个驿站都被禁军给围了起来,便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身旁的人都说道:“杨国忠与吐蕃密谋谋反,都已经伏法了!”

“何以见得?”李隆基冷冷说道。

这时又有人说道:“国忠以哥舒翰为将攻打吐蕃,又在禄山谋逆之时与吐蕃和解,其中疑点重重,所幸今日已经查明此事。”

这种事如果换在以前,李隆基早就怒了!没有经过自己的同意就擅自谋害朝廷大臣。但现在,李隆基的安危还得仰仗这些禁军。于是缓缓的走上前去,大力称赞将士们为国锄奸的壮举!

抚慰一番,李隆基便让众人散去,却没有一个人听他的指挥!虎落平阳被犬欺,大势去时,又岂容自己做主?李隆基的只得好言相劝,又让高力士去询问将士们究竟要怎样才能退去。

这时,陈玄礼说道:“国忠谋反,贵妃不宜供奉,愿陛下割恩正法!”

李隆基愣了很久都没有说话:杨贵妃怎么都要留下来……

这时有大臣察觉到情况危急,李隆基再不表示肯定会出事了,便跪下说道:“今众怒难犯,安危在晷刻还请陛下早做决断!”

虽然知道情况危急,自己未必能保住帝位了,但李隆基仍然放不下杨贵妃,于是说道:“贵妃常居深宫,安知国忠谋反?”

这时,人群里的李沁朝着高力士看了一眼。

高力士察觉到连忙劝说道:“贵妃诚无罪,然将士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将士又怎敢自安?愿陛下审思之,将士安则陛下安!”

一语惊醒梦中人!李隆基听完高力士的话才明白,今日无论如何都保不住杨贵妃了!如今在荒郊野外,将士们是自己生存的有力保障,但到了剑南道,一朝重新掌控军政大权。而杨贵妃还在身侧受宠,若是提起今日之事,这些将士恐怕就没有好下场了……杨贵妃的命运早就与杨国忠等人牵连在一起了!

曾经不可一世的男人,最终选择了妥协,而陈玄礼等人也给了他一个台阶下:可以保留全尸。

最终美人陈尸佛堂,陈玄礼亲自查验之下,这场闹剧才算完结。

众人散去之后,黑衣人也如约而至,将“死去的”杨贵妃带走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