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百四十一、暗访督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回到村委会,谭若飞便开始忙碌,准备野餐用的各种熟食、零食,以及布料、碗筷、收纳袋。刘秀明也帮起了忙。

下午三点钟,估摸着孩子们午睡已经醒来,谭若飞和刘秀明便把东西搬到云梦溪边,找了一颗三人合抱粗的大楠树,在树荫下搭好了野餐的场子,还点上了蚊香。

然后,谭若飞微信给吴玉珊拍了现场的小视屏,邀请吴玉珊和孩子们马上过来。

吴玉珊倒没有推辞,从学校到村委会有差不多三里路,半个小时后,吴玉珊便带着孩子们应邀而至。

刘秀明的儿子刘启华也在其中,刘秀明于是忙着照顾孩子们。

谭若飞挨着吴玉珊,小声道歉道:“吴校长,不好意思,上午让你和孩子们看到了打架的场面。”

“男孩子,打架也是正常的。”吴玉珊淡然道。

“吴校长,我想毛遂自荐,当你们学校的体育教师,一个星期给孩子们上两节课,可以吗?”谭若飞笑着问。

“精准扶贫本职工作不干,跑学校教什么体育?”吴玉珊没好气地说。她自然明白,谭若飞是想以此接近她。

“精准扶贫,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教育扶志啊!”谭若飞争辩道,“我义务给孩子们教体育,野蛮其体魄,也是在做精准扶贫工作啊!”

“随你的便。”吴玉珊淡然道,“现在是暑假期间,只要不影响村里的工作,你什么时候有空,什么时候过来就是。不过我也要给你提个醒,如果因为到学校来而耽误了本职工作,大家都是不会答应的哦!”

“知道!知道!”谭若飞兴高采烈地说,“吴校长,我们是朋友了,以后你有什么事情,或者什么需要帮忙的,都可以给我说的!我力气大得很!”

“我能有什么需要你帮忙的?”看谭若飞那傻乎乎的样子,吴玉珊有些忍俊不禁。

二人就这么闲聊着,孩子们和刘秀明一起玩闹着,刘秀明在孩子们面前一次一次展现自己的歌喉。

晚上八点钟,谭若飞把场子收拾干净,吴玉珊带着孩子们要撤离,刘秀明想刘启华回家里,问刘启华道:“你不跟爸爸回家吗?”

“我要跟老师回学校!”刘启华态度很坚决。

“启华,要不今天晚上,你回去陪陪爸爸吧!”吴玉珊读懂了刘秀明的心思,引导刘启华道,“爸爸也会想你啊!”

“那好吧。”刘启华有些失落,“那你明天早上要送我到学校,我要和同学们一起玩!”

“好的!”刘秀明抱起儿子,用脸在他脸上蹭了一下,孩子本能地躲了一下。

谭若飞送吴玉珊和孩子们进了校门,才吹着口哨往回走。和吴玉珊一起相处,让他感觉很平静,时间也过得很快。现在已经分开了,他感觉心里满满的,很知足。

晚上九点半的样子,付品江他们回到了村委会。

吴玉田的情绪稍微稳定了一些,但就是不愿回家,在村委会住了下来。也确实,两个家都是人去楼空,他一个人回去也是感觉无趣。

付品江知道他的心思,开导他说:“玉田兄,你们不在这段时间,家里的牲口,都是彩英姐和秀明哥在帮你们打理,你现在这个状态,我劝你早点儿把它们处理掉,一天饿得怪可怜的。”

“你们联系人处理了吧。”吴玉田无精打采地说着,歪在服务大厅的椅子上就睡着了。

付品江和易纾见他睡得那么沉,也不忍心打搅他,小心翼翼把他抬进了房间,掩上了门。

次日早上八点四十,省委暗访组的三位同志来到了云梦山。

马雁飞和李德清都请假回施南办事去了,吴玉田还没起床,刘彩英在她的庄园里忙碌,村里只剩下付品江、刘秀明、谭若飞三人。

他们来得那么早,看样子要么是在红石乡住宿的,要么再怎么也是在云鹤县城住宿的。

亮明身份后,暗访组的同志开始查看村里的台账资料。他们出示的省委督查室的暗访证,上面的公章,付品江是认真看了的,准确无误。

付品江借故出来,悄悄打电话给陈奇峰,他完全不知道有这件事。陈奇峰又给县里打电话报告,也不知道有暗访组进驻。

暗访组看得很仔细,不时会在本子上记录两笔,偶尔也会询问一下,耗时大约一个小时。

然后,其中一个同志打开电脑,点到贫困户的坐标,点了十五户,安排入户走访工作。付品江、刘秀明、谭若飞分别带路,家里只留下厨师吴玉年。

付品江陪同的是省扶贫办的一个副处长。所入的第一户,是一般贫困户刘秀彩。家庭人口2人,刘秀彩47岁,男,单身。其母李慈英,73岁。致贫原因,缺资金。帮扶责任人吴玉田。

刘秀彩在学校项目工地上做事,副处长坐下来,跟李慈英交谈了起来:“大娘您好,您知不知道都享受了哪些政策啊?”

“啊?”李慈英竖着耳朵,显然对普通话不太听得懂,“我耳朵不好,没听清楚。”

“大婶儿啊,这位是省里来的领导,他问您都得到了哪些好处呢!”付品江大声翻译道。

“嗨!省里来的领导啊!您别说了,我来给您数一数!房子上个月整修了,村里帮忙搞的,不漏雨了,也不透风了,很好!秀彩每年还有4000块的工资,田土和山林还有一千多块的补贴,水泥路也修到了家门口,秀彩在工地上搞事一个月还有三四千块……”李慈英很真诚地说,“真的是党的政策好啊!要让穷人过得好啊!”

“报告领导,4000块的工资,是说的生态护林员的补助。”付品江在一旁解释道。

“那您觉得现在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啊?”副处长继续问,“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啊?”

这回,李慈英倒是听明白了,皱着眉头说:“最大的困难嘛,我就是个困难哦!我是多年的风湿病,一年四季离不得药,是我拖累了秀彩,让他到现在也成不了家,我早点儿死了就好了哦!”

“大婶儿您这话说得!”付品江连忙劝慰道,“现在这么好的社会,这么好的政策,您要许愿自己活到一百岁才好呢!”

“你们搞扶贫工作,你们倒是给我儿子找个媳妇儿,不然我真的有点儿死不瞑目啊!”李慈英说着,居然开始落泪。

“大婶儿,慢慢来!”付品江劝解道,“现在我们云梦山搞旅游开发,变化这么大,以前拉屎不生蛆的地方,现在变成了避暑胜地,以后只会越老越好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