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二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方子扬去新加坡参加科技展会,回来后听姐姐讲了林父去世的事,他心里一惊,第一反应是林可心知道了吗?来不及思索,他的话脱口而出:“那可心知道了吗?她又回不来,该多痛苦。”

当意识到讲错话时,已经晚了,方子萱敏锐的捕捉到他话里的意思,问道:“你知道什么?”

方子扬笑笑,“你知道什么我就知道什么。”既然瞒不住,不如坦白。

见弟弟一脸痞笑,方子萱极快的在脑海中思索,他到底是真知道什么,还是在使诈?自己应该怎样应对?正想得毫无结果时,方子扬将脸凑到她跟前,“姐,你累不累,跟亲弟弟玩这些?你有意思吗?别想了,我什么都知道,我还去过那里,只是没有勇气去见她。”

方子萱一直以来的伪装终于被卸了下来,她长吁一口气,“子扬,你别怨姐姐,我只是希望你能……”

方子扬摆摆手,打断她,“我不怪你,你有你的想法,只是你压根儿不了解我,不知道我对可心的爱有多深。”

方子萱无奈地耸耸肩,“你什么时候知道的?”

于是方子扬告诉了姐姐自己是如何发现那封信,又如何着手寻找林可心,以及他去监狱的一切。方子萱默默听着弟弟的讲述,才发现一直以来,总认为弟弟还小,可不知不觉中他已渐渐成熟,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追求。

方子扬看着默不作声的姐姐,说:“姐,我决定了要等可心,你不会反对吧?”

方子萱笑笑,“你这是征求我意见还是告知我?你决定了的事,我还能改变吗?”

“你当然不能,”方子扬坚定地看向姐姐,“但我希望你能支持我。”

方子萱点点头,“我理解,也支持,那既然你都知道了,要不跟我一起去看望可心吧。”

方子扬摇摇头,“她不愿让我知道,我就权当不知情,我不想给她太多压力,她已经够苦了,何必再让她背负一个我呢?”

方子萱听弟弟这么讲,转念一想也对,因为林可心的脾气自己太了解,“我约了郝君去看她,林妈妈不去,那边气候太冷,怕她身体吃不消,可能就这两天去,你呢?真的不去?”

方子扬说:“我跟你们一起去,但我不去见她,远远看看就好。”

西北的冬有些萧条,寒风拂面,像刀割一般。三人下飞机便感到彻骨的凉,郝君紧紧脖子上的围巾,跺着脚,“这是什么鬼地方,冻死了!”一直以来她都责备韩敏,说她不早点告诉自己,因为在心目中,她早已将林可心视为亲妹妹,如今看着这恶劣的气候,她亦有些鼻子发酸。四年多,无法想像林可心是如何一天天熬过来的,转头看到身后拉着行李的方子扬,亦有些心痛,这个男孩就以自己的坚持这么等待着,用这样的方式去守候着,也许这才应该是林可心最好的归宿吧。

尽管外面大雪纷飞,可室内因为有暖气的缘故,所以没有感觉到有多冷,林可心执着画笔,却半天落不下笔,水粉颜料滴落在宣纸上氤氲开来,一团鲜红有些刺目。习惯了西北的冬天,却无法走出心底的冬天,这段时间,林可心经常给母亲打电话,问她的身体,问她平时的安排,母女二人心照不宣地绝口不提林父

,都知道这是个沉重的话题,与其让人心里沉重,不如选择遗忘。叹息一声,她就那团鲜红勾出一簇梅花,鲜活地开出一片来。

管教在门口叫着,“林可心,接见。”

林可心应声“到”,搁下画笔跑到门口,脑中思索着会是谁来这里看她,应该不是母亲,也不是韩杰,那有可能是方子萱吧。心里有些暖,理了理衣服,快步跟随管教去了接见室。

接见室人很多,坐在玻璃前,林可心看到对面的方子萱和郝君,眼眶一热,一直以来隐忍着、压抑着的情绪,在见到如同亲人般的她们,所有的委屈和难过都涌上来,却又勾起唇角,展现自己一贯的笑颜,“君姐,你来了?”林可心没有追问过多,因为一切尽在不言当中。

郝君打量林可心一番,四年多,还是老样子,除了头发短了、皮肤白了,好像岁月不曾在她脸上刻下任何痕迹。“可心,还好吧?”所有的话到嘴边化作淡淡的一句问候。

林可心点点头,问了问她们的近况,当得知方子萱怀孕两个多月时,她开怀的笑了,“呵呵,还以为你不想生,这下成准妈妈了吧。”

三个人轮番交谈着,还是那么亲近无间,方子扬躲在人群中远远看着林可心,她的笑容依然那么灿烂,他轻轻笑了,就那么注视着,像看着自己的珍宝。

林可心与方子萱、郝君聊着,冥冥之中总感觉有人注视着自己 ,她四处打量一番,却什么都没有看到,暗自自嘲,又转头继续和她们说话。

时间很快到了,林可心起身目送两人离开,挥挥手,报以微笑,方子萱和郝君亦做加油的手势鼓励她。

雪花依旧飘飞,纷纷扬扬洒向大地,方子扬搀着姐姐走到路边,仰头任雪花洒到自己的脸上,有些冰凉的感觉,四年多了,终于看到朝思暮想的人,尽管就这么远远看上一眼,亦心安。

过年的时候,林妈妈去了自己哥哥家,实在不愿在这万家团圆的日子里孤单守着冰冷的屋子。方子萱姐弟约上郝君在大年三十这天去了林家,却扑了个空,打电话才得知林妈妈不在家,于是在电话里拜了年,又约好大年初二一起吃饭聚聚。

林可心打了电话给母亲,得知她去了舅舅那里,一颗心终于放下来,又给韩杰打电话嘱咐让他带林林过去看母亲,这段时间好像韩杰带林林去母亲那里的次数少了,不免有些担心。

其实韩杰也很为难,儿子韩林一天天长大,不像小时候那样闷着不吭声,凡事都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令自己头痛。

之前韩杰曾带韩林去看林妈妈,进门就让儿子喊“姥姥”,韩林怯生生的坐在那里,任凭林妈妈怎么问都不吱声,后来好不容易玩得熟了些,才跟林妈妈说话。

林妈妈问他,“林林,你认识我吗?”

韩林歪着头想想,摇头道:“不记得。”

林妈妈又问:“那以前你在这里,还有姥爷,我们给你煮丸丸吃,记得吗?”

韩林依然摇头,“不记得。”

林妈妈再没有勉强,做了他爱吃的菜,留爷儿俩吃了晚饭,便送他们下楼回去。

韩林在车上偏头问韩杰:“爸爸,刚才那个姥姥是谁?”

杰有些好笑,“就是姥姥呀。”

韩林又问,“那妈妈的妈妈是姥姥,我有几个姥姥?”显然他将刘倩的母亲认做姥姥。

韩杰一个激灵,才意识到问题所在,潜意识里,儿子有了疑惑,那又该怎么解释,想想,他问:“这个姥姥对你好吗?”

韩林点点头,回答道:“好呀!”

韩杰开始编理由,“这个姥姥很喜欢你,你看,她家里就只有她一个人,你觉得该不该去关心一下她?老师不是老教你们要助人为乐吗?”

韩林重重地点头,“嗯,我知道了。”转头又问:“那为什么姥姥是一个人啊?她没有亲人吗?”

韩杰深吸一口气,“姥姥的女儿在很远的地方上班,所以不能回来照顾她。”

“哦,”韩林似懂非懂的样子,“很远的地方在哪里?有多远啊?”

“就是要很久很久才能到的地方,要走好几年才能到。”韩杰心里很不是滋味,想不到如今要胡编乱造这样的理由去哄骗儿子,真不知自己到底干了些什么。

清明节,韩杰专门抽空和林妈妈去给林父扫墓。交管理费时,林妈妈说:“交四年的吧,四年后等可心自己来交。”韩杰明白林妈妈的用意,陪她吃饭后离开。

又是端午节,晚上韩杰陪儿子去学习长笛,上完课后他开车带儿子去看林妈妈,在小区外的超市,他买了些米、油,还有粽子和咸鸭蛋,指挥着儿子搬了一袋米,朝林家走去。

林妈妈接了电话早已等在门口,看韩林搬着一袋米上楼略显吃力,她想去帮他,韩杰制止了,“老妈,让他搬,锻炼一下。”

韩林独自搬上来,“姥姥,很重唉。”

林妈妈心疼地抚抚他的头,“姥姥给你切瓜吃。”

坐了一会儿,林妈妈拿了红包给韩林,说是过节的心意,韩林扭捏着不要,见林妈妈坚持,他便将眼神投向了父亲。韩杰拒绝了,“林林,不准要姥姥的红包,让姥姥自个儿留着买东西。”

林妈妈笑笑,收起了红包,转身拿袋子装了韩林爱吃的水果和零食,递给韩林,“林林,那把这些拿上。”

韩林转头看父亲点头同意,才接过来,说:“谢谢姥姥。”

送爷儿俩下楼后,林妈妈拉着韩林的手依依不舍,韩林上车后朝她挥挥手:“姥姥再见,下次我再来看你。”

韩杰发动汽车驶上路,想了想,叮嘱儿子,“林林,今天我们去看姥姥,这是我们之间的秘密,你不能告诉奶奶和妈妈。”

韩林不解,“为什么?”

韩杰只得编理由,“你想,助人为乐做好事都不留名,所以我们要悄悄的做,才有意义。”

看韩林满脸疑惑,韩杰又问:“那等会儿奶奶和妈妈问你去哪儿了,你怎么回答?”

韩林摇摇头,韩杰便教他:“跟她们说学习完后出来,爸爸带你去玩了会儿游戏。”

韩林点头,“嗯,知道了。”便低头自顾自的摆弄他的小玩具。

韩杰想着林妈妈今天开心的样子,嘴边不由有了笑容,只是这样的局面要坚持多久,那以后又将是什么样,自己完全不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