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燕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燕姐今年已经有九十八岁啦,几十年来燕姐住在同一条街里,她是看着B哥长大的。十多年前B哥搬走没有在那条街住以后,只要B哥回去探望家里的人,就一定会去探望燕姐。和燕姐同年龄的人,基本全部都去上帝那里报到了。燕姐她一生都过得很困苦,很不好,可以讲一生都是在穷困和孤独中渡过。和她生活的艰苦、居住的条件,工作的环境,她有这样的长寿也是一个奇迹。

从B哥懂事的时候起,总感觉但凡只要你见到燕姐的时候,望着她满面的笑容,好像穷困和孤独从了不会出现在她身上一样,好运好象总留在她的身上。人生在世,真是什么时候都要看得开,做什么事也能顺其自然,不可执着,这可能是燕姐长寿的主要原因吧。

在南方的广州和珠三角一带的城镇,出嫁以后还被称为某姐的,解放前大多是打住家工的女人,亦即现在时髦的称呼做家政。那时候有很多打住家工的女人终身不结婚,即自疏女。由于没有嫁人,所以被称作某姐。

只要燕姐在街上望见你满面愁容,心里很不舒服时,她一定会开解你,对你说:“做人怎么艰难都不会永远的,RB鬼子在的时候连粥都吃不饱,不是一样都过了吗?只要你忍耐一阵,就什艰难都能过去,一切就会好啦”。可能由于乐观,所以她身体好好,这么老都很小病痛,而且耳朵不聋,眼睛也能看得清楚,能够煮饭洗衣,到现在也不用别人照顾她。讲实在话,燕姐也没有什么亲人来照顾她了。

B哥永远不会忘记燕姐亦曾经开解他几次:“记得第一次是七十年代中期当知青的时候,一年做到晚亦难养活自己,年纪越来越大,那有本事娶妻生儿,成家立室呢?不觉仰天长叹,悲哀难忍”。“第二次是九十年中后期,人到中年夫妻同时失业,上有老,下有少,生活无着,觉得一生倒霉,活着就是受难,倒霉的事自己一定有份,几乎失去活着的希望。

B哥觉得自己一生老实,勤勤恳恳工作,努力学习和钻研技术,决不投机取巧,吹牛拍马,但到头来还是一事无成,倒霉的事总是第一个关照自己。到现在还是两手空空,穷鬼一个。而那些不学无术,投机取巧,吹牛拍马的人就步步高升,生活得越快越好,而且越来越有钱,越来越有势,有时真会感觉是否真是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心中实在不甘。难道真是忠忠直直,终归乞吃,奸奸狡狡,朝煎晚炒。

当时燕姐就开解B哥说,“B仔,人生就是这样,只要你什么事都能看得开,尽量想办法,勤勤恳恳去做事,尽力去争取,一定明天会更好。”“怎么样的艰难都不会永远的,只要你忍耐一阵,就什么样的艰难都能过去,就会有好日子过啦。如果你总往坏的想,又有什么用”。

其实人们所讲女人生在世上最不幸的三件事(少年丧父、中年丧夫,老年丧子,)都出现在她身上。但她还是好好地活下去,而且过得很好,很快活,这就是燕姐样样都能看得开,不执着的原理。

其实燕姐一生都过的很艰苦,燕姐没有文化,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还不够十岁就死了父亲,过了二年就连母亲也病死了,靠住一个跛脚的大哥养大她。其实燕姐十四岁就出来打住家工,二十岁就回乡下结婚,可以说是过了几年的好日子啦,还生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但好日子过不多长,没多久RB鬼子又打到来,四处走难,生活艰难,几年后,丈夫一病不起,又没有钱医病,很快就一命呜呼,跟住大哥又死了。孤儿寡母,唉!真是很凄凉。

好在燕姐个人什么事都能看的得开,把一对儿女留在乡下的亲戚处,自己出来广州打住家工,没几年RB仔投降,内战结束,解放啦。住家工一打就几十年了,直到公私合营,连同老板一齐去煤建公司做工,总算有份安定的工做。六十年代中期,她和那些旧社会一齐过来的老工人退休了,有三十多元的退休金,公费医疗,还分到一间六平方的房子,儿女在乡下有结了婚,生活算是安定了,在当时是不错的啦。

转眼又到了八十年代,不幸连续而来,燕姐的儿子和女儿先后死去,她的儿子结婚后没有儿女。女儿也只有二个女儿,而且嫁到很远的地方,几年难得来看外婆一次。

但燕姐一样住在那六平方的房子里,一样顽强地生活下去,一样开心的做人,一样很乐意地帮助别人。知足常乐,随遇而安,长寿可能就是这样的。不是吗?论营养,她大半生的时候能有饱饭吃就很幸运了,而且一生劳累,住的也是低矮的平房,连窗户也没有,空气好就不用讲了。

B哥有时很感慨,觉得小人物就是这样过一生,不这样过,你又有什么办法呢?人生有时真是很不平等,有人住高楼大厦,衣食无休,整天无所是是,但官运和财运亨通,享尽荣华富贵。但有人一生辛劳,而且从不害人,到死时也是一无所有。难道真是仁者不富,富者不仁,心肠好的人,很多时候永远是个穷人。生命对每个人来说是平等的,但人能平等吗?

燕姐在2010年中永远离开这个世界,离开我们。要是真有另外的一个世界,B哥祝燕姐过得更好。

2009.5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