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十六章 又该展身手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李想在孙蕾家呆了二十多天了,孙蕾虽然知道他就在自己家,也装作不知道,李想给他发的短息,一概也不回。

眼看着回家的最后心里底线就要到了,李想的心里是越来越没底了。

一天中午,正在吃午饭的孙蕾收到了师兄张本顺的微信,打开一看,是一段李想和自己的母亲在一起聊天吃饭的视频,十分的融洽。

在视频里,李想向孙蕾道歉,希望能够得到他的原谅,孙蕾的母亲和父亲也都在旁边鼓掌。

然后就是张本顺的发过来的短信,“女为悦己者容,如果要看一个男人爱不爱你,做到这些,就可以算是至爱了,幸福就在你手里,稍纵即逝。”

看着张本顺的短信,再想想刚才的视频和父母的祝福,孙蕾给李想发了一句微信:赶紧回来吧,别在我家丢人现眼了。

李想的短信立即过来了:叔叔阿姨舍不得我走,非得让我多住几天。

又是孙蕾的短信:那你呆着吧,正好照料我爸妈,就别回来了。后面是一个诡笑的动态图。

李想也回了一个诡笑的动态图。

看着李想拿着手机傻傻的笑着,孙蕾爸妈一猜就是和女儿的关系又缓和了,他们也高兴的笑了。

一晃,李想来到孙蕾家已经快一个月了,公司里面的事情估计又堆了一大堆。

又过了几天,李想和孙蕾的父母告别了,又回到了北京。

临走的之前,在李想的再三劝说下,孙蕾的父母搬进了李想买给他们的新房子,住在新房子里面的老二口,心里充满的只有幸福。

李想把孙蕾父母住在新房子里面的视频发给了孙蕾,孙蕾立即回了一句:任务完成,目的达到,再不回来就别进门了。

看到这个短信,李想回了一个坏笑,然后一身轻松的踏上了归途。

和北京这个城市小别离一段时间之后,李想有一种亲切感,再次的归来,让李想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他对这个城市依赖和喜爱,他的光荣与梦想,注定只能在这里绽放,在这里演绎。

刚出火车站,李想就看见了孙蕾在向他挥手,虽然已是黄昏,但李想的心情如同朝阳一样美好。

两个笑脸相迎,然后就是会心的眼神,然后就是一个大大的拥抱,然后就是一个深情的忘记周边嘈杂人群的深情的吻。

这一切都过之后,第一句话才从李想的嘴里说出,“想我了吧。”

“谁想,我好吃好住的,想你干嘛?”孙蕾用故意的反话,衬托着他对李想的思念。

“走,咱们回家。”互相牵着手,两个人开车回到了家里。

回到公司的李想果然遇到了一大堆事情,整整一整天,他都埋头在办公室,一会儿处理文件,一会儿打电话,忙的不亦乐乎。

李想走的这一个多月,公司又开拍了一部片子,快要收尾了,李想也简单的翻了一下这个片子的情况。

让他有点惊讶的的是,欧阳博涵已经正式进入他们公司工作了,这对李想来说简直是天大的好消息。

原来,自从上次的事情之后,李健生按照崔叔的意思,一点也不敢造次,为了缓和他和李想之间的关系,特意把欧阳博涵引进他们公司。

那个于德老板自从听了传闻,欧阳博涵要被重金挖走的消息之后,很快也发现了自己是被忽悠了,所以当李健生提出要挖走欧阳博涵的时候,对方并没有过高的要价。

有了欧阳的加入,李想觉得又多了点底气,他打算过一段时间把孙蕾也重新吸收到公司里面。

看到工作的氛围慢慢的好了起来,李想的心里也宽松了许多,但是李想没有意识到,他高兴的其实有点早。

不管怎么样,李想觉得该大展身手,把自己的想法再实施一下。

他的一个重要思路就是加大公司故事片的拍摄投入,而这与公司之前的武打戏为主的发展方向有点不一样。

平心而论,纯粹的武打戏已经不适应电影发展时代潮流,向故事片特别是高质量故事片的转变是一个心的方向。

其实,李想身上的变化就是一个例子,他开始以武打打斗戏进入,但是慢慢的实现了转变,也实现了成功。

很显然,李想的这个打算只是到了李健生那里就已经被质疑了。

这次倒不是因为李健生的偏私,而是李想的提法确实有问题,首先就是不精确。因为故事片也分很多种,所以李健生提出了一个相对科学大方法。

这就是进行公司的中层以上的讨论,这在公司发展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对于李健生的这个提法,李想也表示赞同,确实刚开始的时候,李想确实没有想到这一点。

经过了为期一个星期的讨论,最后每个中层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同时,公司还请了几个熟悉的专家老师,对公司内部提出的意见进行汇总讨论,最终梳理出了公司的几项发展的主攻方向。

公司确定了古装和言情这两个方向,而不是全面的推进,并且主攻的方向就是电视剧。

这些思路上的变化,带来的也是公司投资方向、演员结构的变化。

李健生和李想的目标是,打造业内有绝对影响力的古装、言情领域的电视剧公司。

在确定主攻方向调整的同时,大家还针对这些提出了公司内部需要补足的几个问题。

首先就是要有好的编剧,这个大家都清楚;其次就是要有好的演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公司的演员队伍普遍爱死比较年轻的,这对演这些类型的电视剧都十分有优势。

还有就是要有好的装备和先进的拍摄技术,这在目前技术大行其道的当下,显得十分重要。

比如李想熟悉的前段时间火热播出的某某没事纪录片,平均每集的镜头就在800个,这个水准是国际水准,超过了国内。

包括一些高水平拍摄器材的运用,这些对一部片子的成功,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要想拍出好的片子,有影响力的片子,需要的是一个公司的整体实力的提升,比如前面拍摄的《大江大河向东流》,虽然公司也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但是,毕竟十分有限,只是相对于自己公司以前的剧目。

其实许多观念和理念都要在调整中慢慢的发生变化。

比如,对特效镜头的运用,有些电影就是唯特效论天下,但是忽视了片子本身所具有的吸引力,这样的片子最终也走不长久。

没经过一次讨论,都是李想对电影电视剧发展理念的一次重新的思考。

有了这些新的认识,新的共识,李健生和李想决定对公司的形象进行重新的塑造,目的就是要对外重新营造公司良好的形象,让更多的人认同公司,认同公司推出的产品。

李想首先想到的是宣传片,就公司的主要业绩和发展理念进行拍摄,有了宣传片公司就相当于有了名片,一部好的宣传片,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关注。

为此李想策划了两部宣传片,第一步宣传片讲述了一个小故事,一群年轻人在讨论自己喜爱的古装剧。

有的说他喜欢某某电视剧,有的说他喜欢某某电视剧。

最后,来了一个人,问大家,你们知道这些电视剧都是哪个公司出品的?

所有的人都看着他,然后他举起宏睿的标示告诉大家这个公司就是宏睿。

第二个宣传片,通过对宏睿的制作团队、导演、设备等进行全景式的记录。

并且聘请了业内的专家对宏睿的某些成功影片,知名的事情进行访谈,用艺术的镜头,展现出宏睿的严谨和高品质的制作水平。

对于第二个片子的拍摄,也费了一些周折,能够派出细腻大气的感觉不容易。

考虑再三,最终让冯晨担任了这两个片子的拍摄导演,虽然是两个简单的宣传片,但是冯晨整整用两个两个礼拜的时间。

宣传片也弄好了,还缺一个就是公司的标识,以前也有一个标识,但是有点不适应了,显得有点老旧。

这个东西还是要找专业的设计公司,他们公司的广告策划文案也设计了几个,但是李想和李健生感觉都很一般。

通过在招标,他们最后锁定了两个标识,其中一个标识的设计者是一名大学生,还有一名是某个知名的设计师。

最后,他们选择了这个知名的设计师,因为知名设计师的加入本来就是一个知名度的提高,目的也就是给公司增加更多的人气。

这些都完成之后,李想和李健生打算向崔叔报告一下。

“崔叔,这是我们对公司发展思路的新调整,您看看。”李健生说着就把资料递给了崔叔。

“奥,简单说说吧。”崔天凯也懒得去看。

然后李想就对向崔天凯介绍了公司的发展思路,同时向崔天凯介绍了这么选择的理由。

“你们的想法都挺好,就这么办吧,有一点,你们得清楚,前几个月公司的收入是下滑的,这个你们也得清楚。”显然崔天凯关心的公司的业绩,对于他们弄得这些东西,也不懂,也不关心。

确实这几个月公司的收入有下滑的趋势,这也跟之前那两部片子取得成功,收入暴涨有关。

所以对公司来说,急需再拍摄一两部能够获得成功的大片子。

有一天,正在睡午觉的李想接到了李浩的电话,说是有一个好剧本,即将截稿,看看他的意思。

李想大概了解了一下本子的情况,觉得可以一试。

这个李浩,就是李想安排在外面,给公司发现好剧本,好素材的负责人,相当于我们以前经常听到的星探,但是发现新人才只是其中一个小方面。

现在他也是有五六个人的小组长,当初设置这个小组的时候,李想就是想通过这个,发掘到隐藏着的好剧本、好素材。

但是自设置以来,也没发挥多少作用,这下总算是有收获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