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四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张姨娘一口一个“太太对七姑娘视如己出”、“是妾身庸人自扰”,乍一听起来确实像是在说自己误解了太太,可是仔细一琢磨,是不是太太真的对七姑娘那么好呢?

六姑娘有的,七姑娘也很快会添补上,太太若真是把七姑娘也放在心上,怎么会先给了六姑娘再想起来给七姑娘添补?同样是请女红的教习,给六姑娘请的是专门教女红的刘姑姑,一手针法让人羡慕,给七姑娘却是请了一个老嬷嬷,两下之间的比较,相差未免太大了。

张姨娘见董成新没有说话,似乎是在思量她说的话,便轻手轻脚地立在董成新的身后,抚上董成新的肩头,力度适中地帮董成新捏起了肩膀。

“底下人真是那样说的,也不过是他们胡说八道。”董成新缓缓开口,语气平淡,“太太这些年来,不管对你还是对清月、清玉姐妹,都是很照顾疼爱的,这我也是看在眼里的。这些日子,你身边没有了绿腰,太太也立时给你添了些丫头服侍,不过现在看来,这些丫头的规矩恐怕还是没有学好。”

董成新的语气很平淡,但他想起了之前吴先生说的话,不免有些心动,他已经在这里待了好几年都没有挪动过了,今上年纪还小,朝中的事情多由太后和内阁主持,又正是要提拔地方官的时候,既然上头喜欢家中女儿能干的,说不得他也确实能往上走一步?

这么一想,董成新白净的面庞在柔和的灯光下就有些严肃,“明日还是叫太太命人把府里丫鬟婆子整顿一下,免得有些不知分寸的,瞎议论主子,委屈了你们母女。”

张姨娘的心咯噔一下,这话的意思就是,不怪太太了?

“老爷说的哪里话,妾身从来不觉得委屈的。”张姨娘按下心里的慌张,忙笑着对董成新道,“就是七姑娘和八姑娘也从来都不觉得委屈,不过就是妾身愚笨,多听别人说了几句,就放在了心上,老爷和太太对妾身不知道多好,妾身这是一时糊涂了。”

她不过是个姨娘,就算是委屈了又算什么?真的让太太把人叫过来训斥整顿一番,那岂不是把她架在火上烤?

本来她能在下人里头站稳脚跟,就是因为她得老爷的宠爱,就是太太也要让她三分,加上太太性子软弱良善,她才能明里暗里地替那些管事说好话,捞油水,这才收拢了那些管事,若是因为她的缘故,叫底下那些人吃了教训,恐怕人家心里得要埋怨她,到时候还有谁会和她站在一边?

尤其是现在正房隐隐有要起来的意思了,那些人都精着呢,传出去是因为她告状才让他们受过了,说不定他们都要倒向正房了,那可是名正言顺的太太呢!

张姨娘这么想着,心里好像有把火在烧,又是气自己太过着急,恐怕露了痕迹,又是有些怀疑,以前她也是这么说话的,老爷不但安慰她,就连太太都要明里暗里补偿她一些,可今天听着这么老爷像是在敲打她?

“妾身愚钝,老爷日日在衙上忙,太太又是主持家务忙得脚不沾地,妾身不过偶尔听了别人说了几句闲话,哪里就觉得委屈了?”

张姨娘连忙给自己把话圆回来,“都怪妾身胡说,叫老爷忙了一天了,还听这些烦心的话。”手上给董成新捏肩膀的动作更加用心了,力道也拿捏得更到位。

董成新就没作声,反手盖在了张姨娘的手背上,缓声道:“你也是为清月着想罢了。”

“不过,底下的那些人没有什么见识,胡说八道就算了,你毕竟是清月的姨娘,若连你也这么想,清月知道了,还不知道多难过呢?”

“老爷说得极是,是妾身一时糊涂了。”张姨娘听着董成新的语气,像是不再纠缠这件事了,连忙应和着他,想把这件事给翻过去。

董成新却是按住了她的动作,让她坐到自己身边来。

“前些日子,姑太太到家里来,跟清月姐妹都见过面了。”

董成新想到之前跟太太说的事情,要把董清月许配给妹妹的儿子李黎,张姨娘虽说是个姨娘,可到底是生了董清月的人,她为了清月以后的前途担忧,才会听了别人的话就心事重重,若是清月的亲事定了下来,想来她的担忧也能少一些。

董成新自以为自己知道女人的心思,无非都是忧心儿女婚事,加上张姨娘在他面前一向是温顺乖巧的模样,所以他也愿意把董清月的婚事的打算告诉张姨娘。

“我同太太商量过了,姑太太家的黎哥儿是个不错的孩子,姑太太也有意与我们家结亲,清月跟黎哥儿的年纪相近,而且又聪明懂事,他们俩又是表兄妹的关系,很亲近的,咱们清月配黎哥儿也算得上是一对佳偶了。”

张姨娘目瞪口呆,老爷这是要把女儿许配给姑太太的儿子了?

她想到王举人的儿子的亲事……

“老爷,之前不是说,姑太太好像不满意吗?”

姑太太家虽然富庶,但是张姨娘却觉得,姑太太的为人太过刁钻,加上之前姑太太还当着董清月的面直言她是庶女,张姨娘便不是很想让女儿嫁给李黎。

董成新听张姨娘这么说,皱了皱眉头,有几分淡淡的不悦,但却不显,“姑太太何时说过不满意了?你不要又听错了谁说的话,到时候叫清月知道了,心底里总是会不舒服。”

如果亲事定了下来,董清月以后是要嫁到李家的去的,若是她知道姑太太对她不满意,以后在婆家肯定要过得不顺意的。

董成新瞥了张姨娘一眼,沉声道:“姑太太的这门亲事,就是老太太都乐见的,黎哥儿又是个聪慧的,以后清月嫁过去相夫教子,两人好好过日子,说不定以后也能当个夫人太太的。”

张姨娘却还是有几分迟疑,她试探着问了一声,“这姑娘们的亲事,原妾身也不该多问,自有老爷和太太做主的,只是七姑娘毕竟从妾身的肚子里出来的,前头听姑太太的语气,好像是想要嫡出的姑娘?”

“六姑娘又比七姑娘要大一些,越过了六姑娘定下七姑娘的亲事,妾身怕,六姑娘知道了会不会心里有想法。”顿了顿,张姨娘微微地笑,觉得自己说的话还算有道理,“左右她们是姐妹,六姑娘又是姐姐,跟姑太太家的表少爷年纪也更相近一些,若是把七姑娘说给了表少爷,到时候六姑娘知道了,为了一桩亲事闹了不愉快,那岂不是要叫老爷和太太烦恼了?”

董成新摆了摆手,示意她不要多说,“婚姻大事自有父母之命,蓁姐儿倒不会因为这个跟清月闹矛盾。”

“那姑太太说想要太太嫡出的姑娘……”张姨娘心里发急,不由得多问了一句,“之前老爷不是说,想把七姑娘记在太太名下?”

董成新皱了皱眉头,张姨娘说的话倒是提醒了他,只是之前他也跟太太提过,太太却是坚决不同意的,说她待清月姐妹也是很好,但她是不愿意让清月记在她名下的,而且清月就算是记在了她名下,别人也不会把清月姐妹当成嫡出的姑娘,反而容易叫张姨娘母女生分,就不必多此一举了。

“这件事自有我跟太太商量。”董成新不愿多谈,叫张姨娘让人打水进来梳洗。

丫鬟服侍着董成新梳洗去了,而一旁站着的张姨娘只觉得嘴里一阵阵发苦。

老爷原先就透过口风,说想把清月许配给姑太太家的表少爷,可那时姑太太的为人如何她还不知道,只觉得姑太太家太远,她又只是一个姨娘,清月若是嫁到那边去,恐怕一辈子再见不到面了,她娘家又说了王举人的儿子,就在老爷的治下,若是嫁了王家,清月就算是受了什么委屈,老爷也能替她出头。

后头姑太太来了,话里话外都是嫌弃她的清月是庶出,她自然不愿意女儿嫁过去受委屈——不过是才来家里住了一天呢,连太太的面子都不给,她是姑母又是婆母,以后女儿嫁过去了,还不定要被如何挑剔呢。

可老爷的话如今也说得很明白了,这是就要把清月许配到李家去了呢。

张姨娘来回地揪着自己的帕子,恨不得立时叫了女儿过来说个对策。

*

第二日,董成新在太太的萱草堂用的早膳,在饭桌上就说起了张姨娘的事情。

“……她身边的丫鬟婆子还是要敲打一番,去了一个绿腰,却还有些不规矩的。之前不是说要添几个丫鬟么?新进的丫鬟,还是要人好好*了再放到身边近身服侍的好。”

敲打张姨娘身边的丫鬟?老爷这是觉得,张姨娘身边的丫鬟不知道规矩,还是觉得张姨娘不知道规矩?太太不知所以,迟疑了一下,问身边的陈妈妈:“新的丫鬟已经派过去了?”

陈妈妈这些日子都跟着清容,眼瞧着清容把事情打理得井井有条,正是正房意气风发的时候,哪里敢让老爷觉得她们把不懂规矩的丫鬟给派了过去?

连忙道,“回太太的话,还没呢,六姑娘说了,叫李嬷嬷好好地规整一下,而且她们年纪也不大,正是记性好的时候,六姑娘的意思是,既然要把家规定下来叫丫头婆子们都背下来照办,不如就先从这批新进来的丫鬟里头试试,这些日子她们正跟着绿琦和白芷识字呢。”

意思是,不规矩的丫鬟不是她们派过去的。

太太就看了董成新一眼。

董成新自然也听出来陈妈妈话里头的意思了,他放下了筷子,对太太道:“家里头既然要理清楚了,那便不管新的、旧的,趁着蓁姐儿这次的动作,好好地把她们的规矩都教一教。”

想起吴先生的话,董成新继续道:“昨天晚上我听张姨娘说话,好像是有谁在她面前说了些清月的闲话。清月再怎么样,也是家里的姑娘,是他们能说得的?你身子一向不太好,精神又不济,现在蓁姐儿既然能管事,就让蓁姐儿先把这件事给抓起来,在背后非议主子,这种歪风邪气不可长。”(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