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六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董清月这阵子可谓是很不顺心也不顺意了。

先是在她的婚事上,姨娘和父亲有了不同意见,父亲有意把她许配给姑太太家的表少爷,姨娘却觉得姑太太家太远,且姑母就是婆母,怕她以后受了委屈都没人能够给她撑腰的,所以姨娘把她带回娘家,背地里相看王举人的儿子,姨娘的话说得好听,什么嫁给了王举人的儿子,在她父亲的治下,王家只会捧着她,让她舒舒服服地过日子,可她父亲今年才三十岁,难道以后便不升迁了?时下女子十五及笄便出嫁的虽然也有,但越是疼爱女儿的家里,就是留到十七八也是常事,说不定再过个几年,她父亲就升迁了,到时候自然能给她选个良婿,何必只想着一个举人的儿子。

这也就罢了,她的亲事也根本不是姨娘能做主的,到时父亲肯定不会同意她嫁给王举人的那个儿子,那个儿子在读书上头连她一个女子都比不上,她父亲怎么可能会让她嫁给那样一户人家。

更令董清月心烦的,就是她那个原本在窝在角落里灰头土脸的嫡姐不知道怎么的,忽然变了人似的,不仅让父亲对她刮目相看,竟然还把姨娘身边的心腹给换了,如今家里虽然依旧是她们得宠,可早上萱草堂里的那一出,就是她没叫人去打听都传到了耳朵里。

枫树馆的丫鬟婆子们说了闲话,叫老爷知道了觉得不规矩,先是张姨娘贴身服侍的绿腰被赶出了府里,现在又是枫树馆的丫鬟婆子们背后议论主子,枫树馆最近的不太平落到那群下人眼里,还不知道是要怎么轻瞧枫树馆呢。

以前姨娘和她们姐妹受宠的时候,枫树馆可从来没出过这样的事儿。

董清月神情一冷,吩咐身边的碧柳:“你可跟畅柳说了,不许八姑娘往这头来?”

她假意生病,请了假提早回来,就是想跟姨娘把那群有了别的心思的管事妈妈给敲打一番,可这事儿是瞒着董清玉的,她怕董清月闹什么幺蛾子,反而坏了她跟张姨娘的事。

“是,奴婢已经叮嘱过畅柳了,叫她好好服侍八姑娘,便是八姑娘一时要寻姑娘和姨娘,畅柳也会想法子拦下来的。”

董清月就点了点头,神色肃然地往张姨娘的屋子去。

现在可不是以前太太势弱的时候了,如今管家的是董清容,底下人看人下菜碟,枫树馆一有什么动静,恐怕就有墙头草要把枫树馆的事儿传到董清容那里去了。

清玉的性子还是有些太浮躁了,要是让她知道姨娘和自己被董清容逼得紧,肯定要闹事的,可现在明显董清容是得了父亲的青眼,这种时候让清玉去撩拨董清容,肯定要吃亏的。

董清月这么想着,人已经一脸严肃地迈进了门槛。

“七姑娘回来了。”

张姨娘见到女儿的身影,眼前一亮,忙站了起身,等看到董清月的脸色有些不好时,心里又咯噔了一下,但面上仍不显,笑着迎上去,“还好你回来了,不然这些妈妈们可要坐不住了。”

董清月被姨娘这么一喊,回过神来,目光扫过了在座的三个管事妈妈,冷冷一笑,道:“妈妈们都是贵人了,都说贵人多忘事,恐怕是忘了当初姨娘待她们如何体贴的了。”

“如今六姐姐当着咱们府里头的家呢,妈妈们又是个顶个的能干,六姐姐恐怕一时少了三个管事妈妈都要吃不好饭了。”

董清月眼皮子都没抬,径直走到了上首的椅子坐下,“咱们府里头的下人都讲究一个忠心,三位妈妈坐不住也是应该的,否则一会儿晚了去给六姐姐服侍用膳,说不定六姐姐就要不高兴,撸了妈妈们的差事呢。”

府里的姑娘身边都有丫鬟贴身服侍,就是要人服侍用膳,也轮不上要府里的管事妈妈们去做这样的事情。

董清月不过是气不过这些管事妈妈如今对她们母女的态度敷衍罢了。

所以,她一番冷嘲热讽的,把三个管事妈妈说得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却还不肯嘴下留情,“不然怎么以前到了枫树馆都是笑呵呵地说要跟姨娘多讲会儿话,怕姨娘自己一个人无聊,陪着姨娘说话打发点闷也是好的,如今却急着要走了。”

董清月说着,瞥了一眼中间那个脸色最平常的管事妈妈,“吴妈妈,你说,我说得是不是呢?”

被点了名的吴妈妈不管心里怎么想,但总是赔了笑道:“瞧姑娘这话说的,奴婢们都是下人,肯留我们下来说话,奴婢们哪里敢不从的。”

“是啊是啊,姑娘有吩咐,奴婢们不敢不从的。”

其他人也反应过来了,纷纷应和着吴妈妈。

张姨娘的脸上就闪过了几分得意,心想,刚才你们一个两个还支支吾吾地不肯留下,可现在她的清月一开口,还不是都服服帖帖地低头了。

张姨娘满是骄傲,轻蔑地瞥了三个妈妈一眼,可董清月的脸色却更冷了。

这话乍一听是在向董清月低头,可仔细一琢磨起来,她们是当奴婢的,姑娘是主子,要留她们下来说话,她们当然不敢不从,可问题是,董清月这一番话,其实是明里暗里地在指责她们,原先见张姨娘得宠就捧着张姨娘,如今见清容得势又疏远张姨娘了。

董清月是家里的姑娘,是主子,她们不敢对董清月太不给面子,但对张姨娘却未必了。

“妈妈们真是水晶心肝呢,难怪不管是姨娘还是六姐姐,都那么看重妈妈们。”

董清月略带讽刺地说了一句,把手上的茶碗放到了一旁,“吴妈妈,我没记错的话,你儿子身子有些弱吧,如今可好些了?”

吴妈妈不知道她要说什么,忙笑着回话,“托姨娘和七姑娘的福,如今好多了,也能帮着他爹做些轻快的活了。”

董清月微微地笑,肖似张姨娘的面孔里透露着几分漫不经心,“妈妈还记得是托了我跟姨娘的福?我还以为妈妈如今贵人事忙,都忘了当初姨娘是如何把压箱底的人参送给你儿子入药的了。”

吴妈妈只有一个儿子,因是难产生下来的,吴妈妈伤了身子不能再生了,对这个儿子便很是看重,只是她儿子一直病蔫蔫的,当初张姨娘为了收拢吴妈妈站到自己身边,把自己生两个女儿的时候董成新赏的人参送给了吴妈妈。

吴妈妈听到董清月提起这一茬来,脸上的笑容瞬间就凝了凝,继而才又笑开,有些紧张地道:“姑娘说笑了,姑娘和姨娘对奴婢的恩情,奴婢没齿难忘呢。”

董清月淡淡地“嗯”了一句,不再看她,目光转而落向了其他两个管事妈妈,似笑非笑地道:“听说今儿早上六姐姐把妈妈们都留下来说话了,就为了商量我们枫树馆丫鬟婆子不规矩的事情。我一听说了,心里便有些担心,枫树馆里头怎么忽然就那么多不规矩的人了?从前两位妈妈当差的时候可听说过?”

“我年纪小,怕是有些事情记不清了。”董清月笑盈盈地望着其余两个妈妈,道:“好像有一年,给家里的老太太准备寿礼,是出了点什么岔子?妈妈们经手的事儿多了,可记得有这么一回事?那时候姨娘花了好大力气才把窟窿给填补上,就连清玉都少吃了两个月的点心呢……”

两个妈妈的脸色瞬间都惨白惨白的。

那事是她们经手的,喝酒赌钱误了事儿,亏空了一部分的钱,张姨娘当时听说了,二话没说拿了钱给她们救急……

“七姑娘记性真好……”两个妈妈只觉得浑身都在冒汗,挤出来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好像是听说过这件事。”

董清月点点头,对张姨娘道:“我就说妈妈们都是明理的人,断不会忘恩负义的。”

她把忘恩负义几个词咬得很重,三个妈妈的心瞬间沉了下去。

*

清容由白芷服侍着去了要上课的吴先生的院子。

因是午后,清容进去的时候,吴先生也刚刚用了午膳,在凉亭里喝茶。

“吴先生好。”清容动作轻巧大方,举手投足间带着一番干脆利落的美感。

吴先生微微颔首,问她:“可用过午膳了?怎么这么早就来了?”

“用了午膳才过来的,听说先生在这里喝茶,便先过来给先生请安了。”她笑盈盈地回答吴先生,比起那副木讷笨拙,又内向害羞的模样,如今看起来颇有些脱胎换骨的意思。

吴先生早听说过她的变化,却还是忍不住有几分惊讶,又仔细地打量了她一番。

清容也不露怯,她大大方方地站在原地,身上的打扮虽然清爽朴素,但是手腕间的蜜蜡手串、腰间的美玉,都隐隐透露这几分低调的矜贵。

吴先生不由得眼中闪过一丝欣赏。

当年为了科考,他久居京都,也对那些贵人的打扮有所听闻,越是新贵就越是打扮得花里胡哨,行事作风也很高调,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是贵族,而有底蕴的家族们,们却更追求舒适,但身上的配饰或是衣料,都是乍一看不起眼,却十分难得或是很有来历的。

以前清容也在吴先生这里上过学,虽然不算特别熟悉,但是也知道清容以前是个有些小家子气的姑娘,如今一看,却俨然是大家闺秀的模样了。(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