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四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天,太太就病了,陈妈妈连忙使人去请了回春堂的钱大夫来。

钱大夫给太太诊脉有一段日子了,太太也是吃了他的药好了许多,如今进了董家,一摸太太的脉象,眉头皱了起来。

“太太思虑过多,原先就该好好养着的,这些天,太太睡得如何?”

昨晚当值的是陈妈妈和柳青,听大夫这么一问,陈妈妈忙道:“太太前些日子都好好养着呢,不过,太太昨晚歇得是有些晚,夜里还醒了几回。”

“原来的方子可按时吃着的?”钱大夫又问。

“是,每日都是照着大夫给的方子煎了给太太喝药的。”

钱大夫又问了一些具体的事情,捻了捻自己的胡须,道:“如此看来,原来的方子倒可以接着吃。不过太太既然夜里睡不好,那便再开一剂安眠的汤药吧。”

清容也在一旁,见钱大夫已经准备写方子了,她不慌不忙地开口:“大夫,您确定方子不用换吗?”

钱大夫闻言,皱了皱眉头,有些不悦,但知道这是董家的嫡女,是太太的亲生女儿,也还是温和地道:“太太还照原来的方子就行。但要按时,且不可多思多虑,若能安心歇下来,养一养,好得才能快一些。”

清容瞧了一眼躺在床上,眉头微蹙,脸色微微蜡黄的太太,接着钱大夫的话,道:“前些日子娘的脸色看起来也好多了,不过昨儿晚上没有睡好,就一下子病了?”

钱大夫听她这话的意思不对,“难道太太还能装病不成?”这六姑娘不是太太的亲生女儿么,怎么说出这样的话来。

“那倒不是,我只是在想,太太的这个方子也已经吃了有半年了,只是之前一直不见好,前几日才稍稍好转,如今却又病倒了,是不是方子有些不对劲,大夫可要再看一遍?”

清容示意陈妈妈把之前的药方拿出来,“大夫仔细看看,这可是您那日写的方子?”

“正是。”钱大夫心底里的不悦更浓了,语气也有几分不耐烦,“姑娘若是信不过在下,只管另请高明好了。”

清容笑了笑,让陈妈妈把房子收起来,道:“钱大夫说笑了,是我作为女儿太过忧心太太,一时慌了心神,钱大夫不要放在心上。”

“既然大夫说药方子不用换,那便还照原来的方子吃就好了。”

“汀兰,你送一送钱大夫。”

清容命人把诊费给了钱大夫,等钱大夫前脚出了门口,后脚又打发了陈妈妈去请别家的大夫。

“去年太太忽然病倒,原来的大夫又回了老家,老爷就命人请了钱大夫来看,太太吃了钱大夫的药,也确实缓了过来,虽然没能一下子好全,但大夫的意思是,太太一直好好养着,总不会像去年一样的。太太吃了钱大夫的药,虽然也时好时坏,但确实没像去年一样严重了。”陈妈妈的意思是,钱大夫的药不会有问题。

清容却执意让陈妈妈再去请一位大夫来看。

无他,只因为昨夜清容才跟太太商量了的,老爷虽然不追究张姨娘强闯正院的事情,但是未必也不会追究清容当着下人的面,训斥张姨娘的事情,而太太作为主母,被不懂规矩的张姨娘气得病倒在床上,老爷就算是在这个当口要罚清容,不为着太太跟他的夫妻情分,也要为了自己的官声,定然不会在这个时候表现出来。

清容是不赞同太太装病的,可太太却觉得,若是她病了,不仅能让老爷对她们母女心软些,还能把张姨娘拘在自己身边侍疾,也免得张姨娘给清容添堵。

清容拗不过太太,只得答应了下来。

可那是昨天晚上清容跟太太说好了的,且清容也觉得太太的方子用了挺久了,前些日子太太有了好转,兴许方子也该改一改,这才同意把大夫请来诊脉的。

但今天早上,清容过来请安的时候,太太却昏迷不醒,问了陈妈妈,说之前太太还醒来,由梨白服侍着吃了药的,清容这一听才觉得不对,连忙让陈妈妈把钱大夫请了过来。

可钱大夫也没有看出太太的不对劲来。

清容不放心,只能让陈妈妈再去请一位大夫来。

陈妈妈见清容坚持,想着太太不省人事确实不是一件什么正常的事情,大夫却没开别的方子,心里也有些慌乱,连忙又使人去请了别的大夫过来。

清容坐在太太的床边,已经是夏日里头热得人心烦的时候了,前世在宫里,这时候都要摆上冰盆了,可太太身上还盖着半厚的被子,就算这样,手心里也没多少热,清容的心不停地往下坠。

前世,外室是今年进门的,后来太太就没了,满打满算,也不过半年的时间了,难道太太真的没办法熬过去?

清容眨了眨眼睛,把眼眶里的水意眨掉,抬眸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柳青,吩咐道:“让人去衙门里,告诉老爷一声。”

柳青愣了一下,连忙屈膝应是。

如果太太真的有什么事……老爷确实该知道的。

柳青脚步匆忙地走了出去,陈妈妈引了新来的大夫。

*

枫树馆里。

张姨娘正坐在床上由两个女儿陪着用早膳,母女三人都没有说话,气氛有些沉重。

董清月是后半夜醒的时候,听碧柳说出来,张姨娘闯了正院,叫清容派人送回了枫树馆,当时董清月就气得浑身发抖,只是那时夜已经很深了,她不好马上来见张姨娘,只好忍了一晚上,待见到张姨娘,见张姨娘眼睛红肿的憔悴模样,她又气又心疼,那些原本要冲张姨娘发作的话又都吞了回去。

只是她到底忧心着,清容如今管着家,那一番话又说得掷地有声,偏偏董成新那里没个消息,也不知道他是站在姨娘一边,还是站在太太一边,董清月一颗心上下悬着,若是董成新是站在姨娘一边的,恐怕这一次就是枫树馆翻身的时候了,可若是董成新站在了太太一边,认下了清容说的那些话,那枫树馆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

董清月想着这些日子的烦心事,一碗粥都被她快搅成水了,也没吃几口。

董清玉的消息比董清月的要滞后一些,但她惯会看眼色,董清月从进来姨娘的屋子里,就一直拉长着脸,姨娘的脸上虽然敷了粉,可还是让她看出了几分憔悴。

董清玉咬了咬自己的嘴唇,想问发生了什么,又碍于董清月阴沉的脸色,没有开口。

“不吃了。”董清玉撂了筷子。

明明她们是至亲骨肉,可一顿饭吃下来,却像是把人在煎熬。

董清玉的性子还不稳,自然忍不住,坐不下去。

张姨娘一愣,见董清玉才吃了两个灌汤包就不吃了,便劝她,“再吃点罢,不然一会儿要饿肚子的。”

董清玉哼了一声,有些不高兴地道:“姨娘,你看姐姐的那个脸色,就是我想再多吃点,我也没了胃口。”

董清月冷冷地瞥了妹妹一眼,也放下了自己在碗里搅动的勺子,柔柔的声音仿佛带了刀子一样,“不想吃就不吃,饿一顿便知道懂事了。”

如今可不是姨娘一手遮天的时候,这早膳不吃,一会儿再想叫厨房做些什么点心来,恐怕要看人脸色了。

董清月不能当着妹妹的面数落张姨娘,却能仗着姐姐的身份,把心里的不满发泄在董清玉身上。

董清玉前一晚才叫姐姐说了一通,好不容易叫张姨娘哄好了,一大早的又吃排头,心情本来就因为压抑的气氛不好,现在更是委屈。

“姨娘,你看姐姐!”

董清玉不依,眼泪顿时漫了上来,“这些日子也不知道是谁给她那么大气受了,是别人惹着她,又不是我惹着她,她做什么一天两天的全冲着我来?”

“说话阴不阴阳不阳的,当着董清容的面怎么不见她敢怎么说话?就会对着我发脾气,你们都说我是个窝里横的,我看她才是呢!”

张姨娘心里正因为昨夜的事情惴惴不安呢。

原先她不过仗着有两个得宠的女儿,又自觉摸准了董成新的心思,她再多不是,也是替他生了两个孩子的女人,为着董清月和董清玉的脸面,怕人家看轻两个女儿,以前就是太太多说了她两句,董成新都会回护她,更何况如今是清容这个当女儿的下了他这个做父亲的脸,若叫他知道了自己被清容那样当着满院子的人训斥,肯定要怜惜她一番的。

到时候,她只需在董成新跟前做出一副很委屈但是又还要强装坚强的模样,董成新自然会为她出头,可昨天晚上,她被清容送回了枫树馆以后,董成新虽然没留在了太太的院子里,可也没有来她这儿。

她焦虑了一晚上没睡好,第二天也依旧没得到董成新的半句话,好似昨夜的事情根本没发生一样。

可董清月一进门就沉了脸,想是已经知道了昨夜的事情,心里又怪她擅自做主了。

所以,虽然董清月把话咽回了肚子里,可张姨娘却还是感受得到董清月的不满。

此时董清玉叫破了姐姐的不高兴,把董清月这阵子的迁怒说了出来,不仅是董清月更羞恼,连张姨娘都觉得心里不舒服了。

“清玉,没有你这样说姐姐的。”

张姨娘也没心思吃饭了,把筷子放下,目光有些闪躲,却还是对董清月道:“清月,你也是的,你妹妹不过是随便说了两句,你就发脾气了。”(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