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七章 国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自求亲事件之后,翰澈国与姜国交恶,便依附了齐国。看似四足鼎立的天下,其实已然明显地划分成为两派:中原以南,是姜国与南越国一派;以北,则是齐国与韩澈国一派。

这是玄宁十四年,桃夭十七岁,在姜国皇宫中整整生活了两年。

这一两年来,姜国的国力停滞不前,原来与它实力相当的齐国,发生了一次惊世宫变——一位武将谋朝篡位,将原来的齐国王室尽数诛灭,并自封为大齐武王,尔后的齐国在他的统治下,迅速壮大。不久后,齐国的军队绕过姜国,以最快的速度灭了南越,自此之后便对姜国虎视眈眈。由于兵力不敌,起先姜国或是割地求和,或是进贡示好,渐渐地,齐国的新君主已不满足于这些利益,开始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

姜国应对不及,边关守将战死,御惊天随后派遣老将赫连钺出征,寄予厚望,没想到赫连钺不仅功败垂成,更是带着残兵余部归降齐国,听到这一消息时,御惊天正在上朝,当场气得吐出一口血来。

南宫锐主动请缨参战。

出征那天,姜王亲自为他送行。南宫锐接过帅印,跃马扬鞭。他头戴盔甲,身穿战袍,威武不凡。

御明霞毫不掩饰自己对南宫锐的倾慕之情。南宫锐去出征的时候,作为公主的她,本是不必送行的,但御明霞硬拉了桃夭换上男装,缠着御熙凤,让她们假扮他的随从,夹在送行的人群中。

旌旗飞扬,西风猎猎,坐在高头大马上的南宫锐气度不凡,桃夭和御明霞站在人群中仰望着他,各有情思。

风扬起他的战袍一角,桃夭清楚地看见他里面穿着的白色布袍,那是一年前她为他缝制的袍子!原来,他的心里,从来就没有放下她!桃夭古井无波的心底,隐秘的欣喜如烟花般霹雳绽放。

可叹的是,他们的缘已尽。此生只能遥遥相望。

溯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军营中,南宫锐从来不舍得脱下桃夭为他缝的袍子,似乎它的存在能给他更大的信念与更强的力量。

黄沙滚滚,硝烟阵阵。漫天战火中,见到敌国主帅,南宫锐略有些惊怔。那个男子潇洒儒雅,年纪比他尚小着四五岁,文治武功却全不在他之下。——想不到,挫败姜国名将赫连钺的,便是这样一个男子。

他们交战的地方在祁连山。南宫锐借了地势之利,攻其不备,初战告捷。齐国的军队第一次退出了姜国的领土。

南宫锐班师回朝的时候,皇帝将三公主御明慧赐婚于他,喜得御明慧乐了好几天,愁得御明霞几天吃不下饭。

桃夭对于种种消息,不萦于心。只要他好就好,他们的过去,似乎在她心里淡化了,曾经一起走过的路,曾经一起看过的风景,隔了那么那么久,终只是过眼烟云,消失了,就找不回来了。当她决定为了他的前程放弃他们的感情的时候,她就知道自己今生再也资格爱他,而他,恨她也好,怨她也罢,对她的误会再深,都不重要了。

满朝文武只当齐国此番退兵便不会来犯,哪知对方是虚张声势,南宫锐回朝后不久,齐国的军队再次突破了两国边界,驻扎在祁连山上。

因与三公主婚期将近,南宫锐被留在朝中,御惊天改派了尚无战功的太子御熙云出征,意在让他在登基前建功立业,以服天下人心,他甚至计划好了,御熙云一回朝,便将皇位传于他——却料不到,御熙云去了战场,就再没有回来。

大齐的军队自边关一路直逼京城,其军队所到之处,势如破竹,风雨飘摇的姜国根本不堪一击,转眼之间半壁江山沦陷,大齐武王的军队兵临城下,皇宫之内人心惶惶。

“报!”一名身负重伤的士兵冲进清和殿,顾不得御惊天卧病在床——此前闻太子御熙云战死疆场的消息,御惊天当场昏迷,其后重病不起。

“什么消息?”梅淑妃美丽的眸子充满哀伤。这个时候传来,自然不会有任何好消息。

“大……大齐军队已兵临城下,娘娘,皇上,快……逃命吧。”这名忠心的士兵原是留了最后一口气来报讯的,一语说完,便倒地咽气。

“传令下去,厚葬。”梅淑妃再抬起头,发现清和殿内已无他人——想必,所有人都逃命去了。

“姜国……气数已尽。”御惊天喘咳得说不出话,久病的容颜像是苍老了二十年,一副风烛残年的模样。

“皇上安心养病,一切都会过去的。”梅淑妃柔声安慰。

“南宫锐呢?”御惊天想到了他。

“这个时候是早朝时间……”梅淑妃的话还没说完,忽见御惊天口中喷出一大口鲜血,仿佛生生抽去了所有的精气,瞳孔涣散,脑袋歪在枕畔。她再试探他的气息,发现御惊天竟没了呼吸。

“惊天,映雪这就随你来。”梅淑妃从容地取出一把匕首,朝自己心脏刺去。

“母妃!……”御熙风赶到的时候,只看见自己的母亲倒在了龙塌旁,鲜血染红了衾褥。

“生……同……衾,死……同……穴……”梅淑妃死去的时候,脸上还有残留的微笑。(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