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4章 应对之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个老太太,能拿出三个亿来?”一个人表示对她的能力产生怀疑。

“三个亿算什么?毒蜂王贪了那么多国企资产,即使是让她自己拿出三个亿来,也不费吹灰之力。”另一个人马上说道。

“她这是想夺第一大股东的位置,想要控制公司啊!”一个人说道。

“是啊,醉翁之意不在酒。所以,军威要推托一下了……”

唉呀,穆惠英的此举太露骨了,连旁边的人都看出她背后的用意来了。军威听了这两个人的议论,连忙离开,悄悄地向魏书记汇报了情况。

“军威,这个情况下,你先答应下来。其他的事情,我让李群来办……但是你要强调,将来经以资金到位为据。”

“好的。”军威得到了明确的指示,迅速地回到屋子里,接着就向大家说:“经与有关方面沟通,我原则同意并感激穆阿姨亲自出马筹集资金,拯救公司于水火的英雄壮举。

“但是,公司是大家伙儿的。出了问题应该是大家共同来扛,不能把重担压在穆阿姨一个人身上。我建议各位董事回去之后立即找一找关系,动用自己的人脉,多方面筹集资金,以解公司的资金断流之困。

“如果其他的董事能够筹集到资金的话,最好是尽快到位。咱们以资金到帐为据好不好?三天以后,我们在这儿继续召开会议,确定这件大事。我建议,散会!”

军威说完,忙不迭地离开座位,率先跑了出去。他坐在这儿主持过多次会议,那都是冲部下发号施令,今天他低三下四的坐在那儿,简直是如坐针毡一般,太难受了!

出了小会议室,军威就赶紧来到自己的办公室,想在这里静静地坐一会儿,找回点自己的信心。刚刚坐下,手机铃声响了,是刘达打来的电话。

“军威,有件事通报一下。”刘达是个大忙人,打电话说话都是直奔主题,简明扼要。

“请讲。”军威以为是国际刑警组织抓捕熊老板有了信息了呢。迫不急待的催促道。

“熊氏公司的帐号被冻结了!”刘达冷冷的告诉他。

“为什么呀?”军威没有想到,原来是这么个事情。

“因为,熊老板携款逃跑的事已经在省厅立案了。凡是发生了类似的案件,为了防止公司资产流失,一般都要采取‘冻结’的措施。请你理解。”说完,刘达放了电话。

“糟糕!”军威沮丧的叹息了一声,心里话,要是这样的话,即使是公司筹到了流动资金,也拨付不进来了。这不是要置公司于死地吗?

可是又一想,这么冻结之后,穆惠英那三个亿岂不是被拦到了公司的门外?怪不得魏人民让自己先答应穆惠英,剩下的事让李群去做,看来,他这是有用行政手段制约穆惠英往公司注入资金了,这样的做法,好象有点儿损呀!

可是,如果不这样做,那个穆惠英一旦成了公司董事长,岂不等于控制了七星镇开发的大局?这样的结果,魏人民和李群岂能接受?

回家的路上,灵芝埋怨姑姑,不应该和穆惠英那么亲热,更不应该支持穆惠英筹备三个亿补充公司流动资金的事。

如果说穆惠英把这事做成了,穆惠英就是第一大股东,那样的话,等到董事会改选董事长时,她就会篡夺董事长的位置,熊氏公司岂不成了穆氏公司了?

姑姑知道自己的做法有点儿失策,但是,那么多股东赞赏穆惠英,如果自己没有个态度的话,岂不让董事们小瞧了自己的肚量小?

军威看到姑姑让小辈人数落那种尴尬的样子,连忙解围说:“放心,穆惠英别想弄来三个亿,她就是有本事弄来十个亿,也到不了公司帐号上。”

“到不了帐?军威,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灵芝不明白,现在的资金流动是自由的,如果一个公司不能让筹到的款项到帐,公司的经营之路岂不是被堵塞了?

军威不想说破市里采取行政措施阻碍穆惠英资金注入的事,也不想说破公司财务被冻结的实情,只是淡淡的告诉她:“什么意思?因为有关方面很关注这事。”

“有关方面?是不是市里领导啊?如果他们想救活熊氏公司的话,就应该把资金亏空补充进来,而不是限制资金的流入。”灵芝竟然会对市里的做法不满意了。

“灵芝,刚才你不是还反对穆惠英注入这三个亿吗?现在,市里设置了门槛儿,你怎么倒反对了?”姑姑到底是老辣姜了,一下子就悟出了二者之中有关联。

“设置门槛儿?哦,我明白了,原来是……军威,你现在是手眼通天了哈!”灵芝这才解出其中之意。

下午,军威难得空闲时间,就一手抱了一个女儿,在院子里悠闲自在的散起步来。他想,四点半张莲就会去幼儿园接儿子回来,那样的话,让三个小孩儿一起见面玩一玩,一定很有趣儿。

可是,好不容易等到张莲接儿子回来,手机铃声响了,那是军红打来的电话。“军威,明天我去乡下回老家看看,老爸让你陪我一起去!”

“哦?”军威听了电话,心里有点儿扫兴。好不容易休息一下,正想享受天伦之乐呢,你怎么让我……

可是,一想那魏书记正在为自己的公司想主意,觉得此时此刻拒绝魏家人的指派是很不礼貌的。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了。

“不过,这一次我们出行要低调,老爸说,不允许我们开车或者是带车去,我们要乘坐长途公共汽车……”

汽车离开闹市区,驶入了七星镇地段,按照开发规划,现在的七星镇到处都成了工地,坑坑洼洼的,车就像是醉了酒似地摇摆着身子行走。虽然是早晨,却因为是个大晴天,就略略有些热度。

有人将车窗开了一条小小的缝,尘土渐渐钻进车厢。在里头弥漫开来。军威和军红坐在前后两排乡下人中间,后排的人趴在他们的椅背和前排人说话,唾沫零零星星飞地他们的脸上。

乡下人说话又快又急,他一句也没听明白。问她,她只是笑,说回头再告诉你。不一会儿,车子开进了一片阴影里,这儿是突董事长的大厦挡住了阳光。

“看,这栋楼就是德城第一高度!”有人站起来,惊异地望着车窗外边。“人家省城那么多摩天大厦,咱们德城就这么一座,还是人家省城大老板建的。”有人发起了牢骚。

“军威,它的附近,应该再规划一栋摩天大楼。”军红听了人们的议论,说道。

“那样,这栋楼就不再是鹤立鸡群,而是双子星座了。”军威说道。

“双子星座代表二者和谐相处,总比一楼独大强多了。”军红发表自己的看法说,“有人说,上海浦东的东方明珠如果不是一座而是两座,整个上海的形象都会改变呢!”

“哼哼,两座东方明珠,那得多少钱?”军威叹息了一声,“如果不是突董事长,这座摩天大楼,德城连想都不敢想。”

“军威差矣!”军红纠正他说:“现在,新区开发差的不是钱,而是科学规划和管理。你看,韩国首尔那两座76层高层建筑,就是同时建起来的,政府一分钱也没花。现在,成了首尔一景了。”

两个人正说着,车子停下来,司机提醒:上厕所的马上去呀,一会儿到了乡下公路,就没有公厕了!

军威往外一看,车子果然停在了一个大公厕旁边了。

军威立刻拉了军红下车,乡下人的脚边丢两只大塑料编织袋,把过道堵得死死的。袋子红蓝相间,俗气中带了些喜庆。

里头塞得饱饱胀胀的,有一只已经顶破了头,露出花花绿绿一个礼品盒,上面印了些英文字,她没看懂,就问他。

他说:“哪儿来的英文?就是拼音字母唬人的。”她笑了笑,跟着他下了车。

驶出七星镇的工地区,车子驶向乡间公路,渐渐地,路边的楼寓稀疏起来,景致开阔了许多。田地一小块一小块的,边角规矩规矩,方方正正,像是用剪刀修理过了。

呈现的都是绿色。旱地里景致少些,水田里倒映了一角天空和几团云彩,就让人凭空多出几分想像来。看不见人劳作,偶尔看见一两头牛趴在田里歇息。

军威很久没见过这么秀气的农家景致了,叹息了一声说:“将来在这儿盖个房子养老,也是不错的。”军红斜了他一眼,“还不是呆几天就腻了,这儿没有车,没有自来水冲厕所。”

车子摇摇晃晃走了两个多小时,停过了无数个大小站,终于到了一个小村庄上。他跟着她懵懵懂懂下了车,问接的人在哪儿?她说我一路替你导游,还用人接?

他问住哪个旅馆?她说村里住什么旅馆?还不如住二奶奶家里干净。他问二奶奶是谁,她说三言两语跟你说不清楚,反正住她家没问题。(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