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36 澶渊之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郝大侠这三个字已经在辽国传开了,他的人头已经是辽国榜上有名的高价之物,看他还得得意多久。

思及此,使臣愤愤然地盯着郝大侠,等着对方接下来的下文,他倒是要看看,就这么个江湖莽夫,能说出什么样让他接受信服的理由来!

郝大侠看着那名使臣大人在看向自己的时候展现出来了一股莫名其妙的愤怒,心下乐了,终于有一样可以让这个前来谈判的人出现了不一样的情绪波动,是好事。

在场有皇帝和各位文武大臣,郝大侠也不方便用气势和杀气来碾压辽国来的使臣,但自己又不想那么简单地放过他,所以只是稳稳地站在原地,微微瞥了使臣一眼,然后扯了扯嘴角拉出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缓缓开口道:“不妥。”

那使臣转了一圈,得来的居然就只有郝大侠口中淡淡的‘不妥’二字,顿时气得火冒三丈,差点儿直接跳了起来,开口问道:“那不知以大将军之见,该如何和谈才叫妥呢?”

郝大侠抬眼看了看坐在上方微微抿着嘴憋着笑意的皇帝和另一边直接用手捂住嘴角的那些文官,尤其是寇准,在听到这个问题后还保持着同样的姿势站立,摆明了是想要让自己来当这个丑角。也罢!他本来就是战场上杀伐之人,善于威逼利诱使手段,威胁人乃是他的强项。

不正面回答使臣的问题,郝大侠转而反问那个使臣大人道:“这位使臣大人前来我大宋军营和谈,未知是否打算着以隆冬黄河封冻南下渡河直逼东京这个可能性来作为你们最佳的和谈之依呢?”

闻言,不仅是辽国的使臣吃了一惊,就连在场的皇帝和其他文武官都被郝大侠的这招儿自曝短处给绕晕了。郝大侠不理会所有人的情绪,微微笑了笑,继续开口自顾地说着。

“使臣大人不回答,不过想来也八九不离十了。使臣大人或许不是很清楚,隆冬季节,黄河河面封冻之后,两岸的渔民百姓却并非收拾在家休息,反倒会更加勤勉地外出在河面上凿洞捕鱼。冬季,何种鲜美肥大的鱼,为了觅食,不得已要往河面上游,是以大多数渔民在凿开冰层之后,都会有比较丰盛的收获。

所以使臣大人可要回去提醒一下你们的军队,在渡河之时若是见到这冰面上的一些洞,大可放心,那只不过是渔民捕鱼之时留下来的罢了!我们可不会如同你们上次在百灵剑谷所打的主意那样,在洞里面埋*。

宋辽乃是兄弟友谊之邦,所以在隆冬季节将兄弟之邦的那些渡河兄弟给炸进了滔滔河水之中,可如何是好啊!”

待所有人平心静气地听完郝大侠绕着弯乱七八糟说了一通,而后才道出他们早就预备好了辽人渡江的方案之后才缓和过来,唯有两人闻言之后面色不佳,皱眉不语。一个自然就是辽国的使臣,而另一人,却是当今皇上。

寇准见状,立马逮着机会开口道:“大将军言重了,辽国使臣如今恰是带来了两国和谈的意向,又怎会选在冬季贸贸然地去渡江呢?”

辽国使臣在听到寇准的话后立马转过了身子,感慨的回应道:“的确是!大将军的确多虑了!下臣前来本就是为了辽宋两国交好结邦之意而来,只是未知大宋这边的意思究竟如何?”

寇准摸了摸自己的胡子呵呵一笑,然后转头看了看身后的那群文官,继而又看了看郝大侠那边不言不语地武将,开口道:“两国结为兄弟友好之邦,的确是一大幸事!如此一来,不仅可以使两国人民安居乐业,也可以促进两国的繁荣发展,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

我大宋也知道,辽国每每到了冬季便会出现资源匮乏的现象,粮食减少、人们的生活也相对困难,所以我们大宋打算每年到了冬季,都为辽国这个兄弟之邦提供一些物质上的帮助,然后在宋辽边境之地开放互市,两国子民可以通过互市贩购所需的用品,而我们两国只需征收各自的税金即可。

长此以往,宋辽两国的子民生活富足了,而国与国之间也相互扶持,今后只会更加繁荣富足。至于其他的嘛,不提也罢!使臣大人认为呢?”

辽国使臣抬眼看了看寇准,有转头看了看一脸平静的郝大侠,心知这二人是在一唱一和地压迫自己,但是正坐之上的皇帝原本一脸放松的表情而今却变得深沉不堪,不知道是在思考些什么,让辽国使臣有些摸不着头脑。

“那不知大宋每年为我大辽提供的物资有哪些呢?”

“输银10万两,绢20万匹。如何?”

辽国使臣眉头一皱,下意识地就开口说道:“如此也不是不可?那是不是也代表了,我大辽可以将边境扩展至如今已经占据的地方,这澶州地界,也就是新的宋辽边境呢?”

言下之意,就是不打算退出大宋地界,想要将他们如今所占据的地方真正地据为己有。此言一出,立马就引发了在场所有文武官员的激动气愤,连一直没有言语的杨将军都忍不住说了句:“你大可以试试看!你能否守得住!”

辽国使臣知道自己的这一番言论出来势必会引发新的矛盾,但是大宋所提出的这些条件却着实让他交不了差。他们辽人战士勇猛无敌,又岂是这些孱弱的宋兵所能够抵御的?若非眼前的这个郝大侠像是突然从地里冒出来的一般,他们也不至于会沦落至主动言和的境地。

寇准朝着郝大侠递了个颜色,郝大侠知道又该自己出马的时候到了,立马接过杨将军的话,开口道:“使臣大人代表这辽国做了这个盘算,看起来是好的,的确是为了你们辽国的利益着想。不过本将要提醒一下使臣大人,有些事情,得想远一点!

正如方才杨将军所说,你想要拿走我大宋的土地也并非不可,不过前提是你要守得住!我大宋原本打算与辽国结为兄弟之邦,互不侵犯,可如若辽国一意孤行,那么待得将来我等将失地收复之后,同样亦是不会善罢甘休的,析津府,我们可是想了很久了!”

郝大侠所言不虚,也得到了在场所有文武官员的赞同,辽国使臣也知道这些话的真伪和轻重。的确,早在宋太祖时期,大宋就对析津府周围众地觊觎着,也大大小小地打了多次战役,若非他们辽人勇猛抵御,而大宋有一贯采取重文轻武的措施,只怕是如今的析津府,早就不是属于他们大辽了。

但是眼下的情形却让这个辽国使臣不敢再抱有往日的有利信心了,就单凭今日宋朝皇帝直言将和谈之事交给宰相和大将军处理,而这个大宋宰相又处处以郝大侠这个年轻的大将军为先,让辽国使臣不得不怀疑,是否大宋皇帝已经意识到了他们军队的薄弱,想要改变政策呢!

如若是那样的话,那么他们大辽,还当真是前途未卜啊!

见辽国使臣好一阵犹疑不语,郝大侠突然笑了,笑得辽国使臣有些心慌慌地望着他。

郝大侠的态度突然变得很亲切,低声开口道:“未知使臣大人可还记得夜伦博尔?”

郝大侠突如其来的态度转变和亲切的话语让辽国使臣一下子睁大了双眼,有些惊惧地看着郝大侠,但是旁边的众臣却是不明所以。

郝大侠笑着继续说道:“据本将所知,夜伦博尔乃是你们辽国的国师嫡传弟子,武艺甚是高强,在兵法上面也颇具独到见解,若非他运气不好死得突然,恐怕这次辽国南下侵宋,他定然是一员猛将!”

强压制住自己身体颤抖的辽国使臣不着意地开口道:“的确!夜伦博尔乃是我大辽国师的心爱弟子,可他也是被你们大宋的江湖人火狐狸所杀!而且据我大辽探子回报,他的死,还与大将军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郝大侠不置可否地笑笑,开口道:“使臣大人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本将承认,夜伦博尔的死的确与本将脱不了干系,不仅是他,连萧挞凛亦然。”

说罢,郝大侠突然停了下来,从怀中摸出了一个银质的菱形飞镖,很小,但却令在场的人不敢忽视,尤其是那辽国使臣。

郝大侠将菱形飞镖放回怀内,淡淡地开口道:“要说起来,本将还是使臣大人的恩人呢!若非本将早间出手除了夜伦博尔,那么使臣大人又何来机会当上你们辽国国师的第二位关门弟子呢?你说,是吧?”

惊惧地看着郝大侠,辽国使臣深深地呼吸了两口,随即爽朗地笑了出来,大声道:“大将军和宰相大人的意思,下臣知道了!下臣一定会回去坦然告知太后,并且会尽全力撮合本次的和谈。世人皆传大宋皇帝重文轻武很是孱弱,今日下臣亲自到宋军军营这一趟才发现,原来这些,只不过都是谣传罢了!大宋,果真好手段!下臣佩服!”

说罢,那辽国使臣便匆匆地跟皇帝告了辞,转头便离开了营帐。皇帝和众位文武官员都有些错愕,不知道这个辽国使臣到底是为何会突然改变了态度,仿佛跟郝大侠手上的那个银质暗器有关。(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