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35 和谈细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皇帝挑了挑眉,心中颇有些欣慰,还好郝大侠不是个莽撞的人,没有在这些大臣面前给他丢脸。开口道:“他们提出,让朕归还后周时期从辽手中收复的关南l0县地,然后每年输银给他们20万两,绢40万匹。”

郝大侠闻言皱紧了眉头,微微思量了一下,开口问道:“皇上,臣对于朝中庶务不甚了解,可否请这边的那位大人给臣解解惑。关南10县地每年的粮食产量大约多少万石?财政税收大概多少万两?其他的副业财政,又能达到多少?”

郝大侠的话虽是朝着皇帝说的,但是身子却微微转向了方才那边属于寇大人纵队的那个文官,而那名文官在闻言之后神情凝滞,照他的表情看,恐怕压根儿就没料到郝大侠一介粗人居然会问这个问题。

问话的郝大侠并没有指望着那个文官能够准确回答自己的问题,所以并未等待多久便继续开口说道:“就算是臣不了解庶务,但却也能想象得到,关南10县地,粮食产量和税收不会是个小数目,且还莫说如今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无辜百姓们。”

寇准站在文臣之首,听闻了郝大侠的些许话语之后也是皱紧了眉头,不免开口道:“这么说,大将军是支持再战咯?”

郝大侠缓缓摇了摇头,开口道:“非也!方才那位大人讲得很有见地,如今正值隆冬时节,黄河随时有可能封冻,针对黄河对岸的辽军,我们不得不防!

但是我身后的张校尉讲得也很有道理,如今辽人连续吃了好多天的败仗,死伤无数,损失较大。况且对于我大宋来讲,打仗本就是劳民伤财之事,能不打自然是最好,所以要和谈,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这条件,却不能让他们辽人说了算!”

寇准有些错愕地看着郝大侠,开口道:“大将军支持和谈?”

郝大侠微微点头,开口道:“身为武将,保家卫国乃是吾等的本职重任!当辽人无端地侵略大宋之时,吾等会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身先士卒将辽人达子给赶出去。

可咱们打仗并非是为了眼前的胜利,也不是为了逞一时之快!每一场战役的胜利,都需要奠定在无数士兵的性命之上,需要耗费多少生命,才能换来一场战役的胜利!打仗,乃是为了我大宋的子民能够安稳地生活,大宋能够国泰民安!既然能够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方法,那么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最为关键的是,我们应当考虑到,如若辽人一旦通过黄河封冻渡河,那么我们是否还有足够的兵力拉长战线抵抗?这个问题,恐怕还得杨将军才能回答!”

说完,郝大侠自然而然地看向身后原本一言未发的杨将军,而后者也在此时回看了郝大侠一眼,思索了一阵之后才开口。

“回皇上,据大将军所言,我军如今的确是已经没有多余的兵力能够拉长战线与辽人抵抗,大将军所言臣十分赞同。如若辽人趁着黄河封冻渡了河,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得到杨延昭亲自的答惑,皇帝突然对郝大侠有些刮目相看,继而开口向郝大侠问道:“那么,咱们眼下的战况如何呢?”

闻言,郝大侠先是下意识转头看了眼杨将军,然后才转过头来面对皇上,坦然道:“禀皇上,眼下的战况对我军来讲还是十分有利的,但是亦如我军每次战役上所见,辽人的作战实力不容小觑,如若我军不能做到速战速决将辽人给赶出去,那么时间一长,对我军而言这种优势将不复存在。反之,如若辽人渡河危及东京,那么我们就被动了!”

皇帝看着郝大侠挺直的身板沉默不语,而在营帐之内的其他人也是齐齐地看着郝大侠,在场没有一个人能够想到,郝大侠对于目前和将来的形势居然可以看得如此长远,分析得那么透彻,可比适才他们这些在皇上面前争论个不休的人要强上许多!

寇准心中恍然,或许这就是皇帝会坚持册封郝大侠为驱虏大将军的深意吧!此人除了在排兵布阵上有所欠缺以外,其他地方倒是很是值得关注,只可惜,是个武人!

思忖了片刻,皇帝复又开口道:“那么依众卿所见,辽人提出的和谈条件,又该如何回复呢?”

这个问题一经出口,郝大侠便自然而然地靠了边,直直地站在一侧没有动,只是深深地看着宰相寇大人,全然不顾其他纷纷看着自己的眼光。

寇大人接收到了郝大侠的目光之后暗骂了一声狡诈,瞬间收回了方才自己针对对方武人的单纯看法,继而深沉地回应道:“启禀皇上,依微臣所见,辽人之所以每每都会选择在冬季侵犯我大宋边境,实则是因为他们那边的土地匮乏,粮食产量地下,所以才会想着到咱们大宋来讨些好处。

大将军方才提到,如今的战况形势对我军来讲还是比较乐观的,所以依臣之见,咱们大可不必理会辽人所提出来的归还关南10县地的要求,而且每年输银和绢的数量亦可酌情减少。”

“减少?那依寇爱卿之见,该减少至多少呢?”

寇大人转头看了看仍旧丝毫无动于衷的郝大侠,叹气道:“可减至每年输银10万两、绢20万匹。”

皇帝微微有些吃惊于如此强势的寇准,惊叹道:“减半?这……会不会太少了?”

这下子寇准学足了郝大侠方才的招数,没有接皇帝的话,却是将目光投放在另一侧郝大侠的身上。

郝大侠冲着寇准撇撇嘴,暗骂着对方老家伙,但嘴上却是诚实地回应这皇帝道:“回皇上,应是不少了!咱们如今可是占据着优势,每年输银和绢给他们不过是看在他们冬季粮食产量低下且日子难过的份儿上。现在我军屡屡战胜,急的,可是辽人!

虽然他们的确是可以等到黄河封冻之后渡河南下威胁东京,但那也要等到封冻不是?而今黄河仍旧河水滔滔,而辽人却一再战败,此时给予他们一些些好处,而后再将他们拟为我大宋的兄弟之邦,那么今后便不用再顾忌辽人每到冬季便来侵犯边境的事了。

还有,为了确保边境的安稳,我们可以和辽人在边境开通互市。据臣所知,宋辽边境实质上私底下都会有民众暗地里走私着一些货物到处贩卖,咱们不如直接开通互市,将其摆在台面上,按律法征税即可。”

“开通互市?好办法!”

皇帝重重地拍了一下大腿,站起身来激动地走来走去,然后开口道:“寇爱卿、馔修,待会我马上命人将那辽人的使者给带进来,你们二人就负责与这使者和谈,条件就如我们所商讨的这般。”

郝大侠眉角抽了抽,下意识转头看了眼另外一边的宰相大人,然后发现对方也正在回望着自己。郝大侠不禁暗叹不已,最狡诈的还是要数这龙案后面的皇帝,明明什么想法都了然于胸,可就是要等着下面的人给说出来。

瞧着皇帝这一脸高兴的样子,郝大侠不难想象,寇准和自己提出的和谈条件,显然要比皇帝心目中所预计的低上许多,是以他才会张口就让自己和寇准来主力和谈,连讨价还价的余地都没有!

一个身披半绒锦的高大男子很快就被下面的人给带进了皇帝的营帐之内,左右文武官员在见到那名男子后皆没什么好脸色,但那名使者却是很懂规矩,径直地冲着皇帝行了一个下跪的礼仪,没有半点儿值得挑剔的地方。

皇帝大度地微微一笑,抬手就将使者给叫了起来,然后直接撂包袱给了寇准和郝大侠,开口道:“寇爱卿、大将军,这位就是辽国派来的使者大臣,你们和他相谈吧!朕就不插话了!”

早就接收到讯息的大宋文武官毫不动声色,被提及的宰相大人和郝大侠也只是微微转头看着中间站着的那个使者大臣没有表示,但是初初听到皇帝意思的辽国使臣却是着实吃了一惊,他想都没想到大宋皇帝居然连根他交谈的意思都没有,直接就将他丢给了下面的官员,简直是狂妄至极!

虽然心中有些愤怒,但那使臣还是十分清楚自己到此的主要目的,立马转头看向一边的文官寇准,开口问道:“未知这位宰相大人对于我大辽的提议有什么看法?”

大宋一向是文官当政,使臣转头直接问宰相大人再正常不过,可他忽略了一个问题,如今的这个宰相大人可不是一般的文官,不按套路出牌乃是他的强项,所以当一听到辽国使臣的这个问题之时,立马负手不多言,只是淡淡地将这个话题抛给郝大侠,开口道:“这个嘛,还得听听咱们大将军的意思!”

辽国使臣张大双眼不可思议地看着眼前这个大宋的宰相老头,然后转身惊骇地看着另一侧笔直站立却没有一句话的郝大侠。郝大侠这个驱虏大将军对于辽人来说可谓是上了榜的仇敌,较之他身后的杨延昭将军更让人气愤难堪。

郝大侠原本还是一介江湖草莽出身,这个背景大宋没有隐藏,而且据他们辽国的探子回报,眼前的这个大将军之所以能够当上大将军,乃是因为在暗中伏击射杀了他们大辽的萧挞凛将军,在大宋皇帝面前立了功,是以才会封为驱虏大将军。

而且驱虏大将军这个封号就是冲着他们大辽来的,说他们辽人是蛮虏达子,简直是不知所谓!但不可否认地说,恰是因为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才会让他们辽国败得一塌糊涂,以至于萧太后都在营帐之内都给气病了!(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