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五章 百万富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位哥,我相信您是正经人,但有些话一定要事先清楚,所以请您到里间来了.net”

陈令刚坐定,那名三十来岁的工作人员立刻关上房门,脸上的笑容消失了,此刻表现出严肃认真的态度,与之前和气生财的形象迥异。

陈令摸不透对方的真实意图,于是没话,只略微头应下,表面上装着淡定,其实手心都开始冒汗了。

虽如今有些迷信铝盘带给自己的好运气,但还没试过被欺骗、敲诈和抢劫等非常情况下铝盘是否也会有威力,因此离开公众场合后,不可避免的有了紧张。

工作人员感觉到了陈令的紧张,于是略微放松了刻板的表情,重新浮现出笑容。

“那好,我就为您解释一下我们‘大世金行’的规矩。”

“先,我们不销赃,来路有问题的金银饰我们都不沾,凡是上了万元价值的货物收购,都会要求卖家提供证明和保证。”

“之前哥你也看到了两位顾客卖货给我们金行吧?那是两位熟客,我们不需要验证他们的证件就能确定身份,所以只要简单的签个名就成,不过哥您是第一次来我们‘大世金行’,所以该办的手续还得办,否则您就另找他家。”

“您看呢?”

工作人员长长一段话完,陈令暗地里松了口气,暗想原来只是这个啊,那就没问题了,自己带了身份证,签名也好,签保证书也好,都没关系,反正这些金条饰不是偷不是抢的,怎么滴都没问题。

“就按你的办,你看要办什么手续?”

陈令的社会阅历和人生经历都还嫩,他所有的微表情和动作都收纳到了工作人员眼底。

几秒钟后,工作人员立即确定了陈令的货来路应该没问题,但依然要办手续,练就了火眼金睛的本领是一回事,用手续规避风险规范经营是另一回事,二者不能混淆。

“那就好!”工作人员声音都亮堂起来,让人倍增好感的笑容重新回到他的脸上,“大致是这样,您卖给我们金行的货都要照个相,然后鉴定承重核价,然后您签字确认,并保证有任何来源方面的法律问题都由您承担。”

“一共就这些,不会耽误您太多时间,您看……”

陈令头,“就这样吧,是不是现在看货?”

“是的,哥,这里相机和打印机都齐备,您的货验过后就可以办手续了。”

工作人员站的笔直,然后略微欠身表示尊敬,目光转向陈令的书包,暗示现在可以将所有货物拿出来了。

陈令读懂了工作人员的眼神,暗地里一咬牙,觉得赌一把,这家金行给他的印象很不错,所有东西都卖给他们应该没问题。

一件,两件,三件……

陈令不停的从书包里取出一个个或方或圆的报纸团,然后一一打开,展现在木桌玻璃板面上的金条和饰亮闪闪的耀花了眼睛。

“这么多?”

工作人员心里暗自嘀咕,他没料到眼前这个明显是学生模样的顾客竟然能拿出如此多的金器。

光是金条就足足有五根,如果都是同样成色的赤金,那金条就价值七、八十万,另外的几件黄金饰明显也份量不轻,总价值显然过百万了。

“今儿又看走眼了啊,这个面嫩的哥竟然拿得出如此多的金器,而且来路也像是没问题,任我怎么高估他,最终结果依然是低估了,唉……”

工作人员望着一堆黄灿灿的金子,心里开始了反省。

干他们这一行的眼力最重要,这眼力不仅指的是对黄金铂金等贵重金属的成色做工以及其他技术层面的知识和经验掌握,还包括看人,而且后者的经验技术更加重要。

如今有了先进的检测仪器,通过眼观、手捏、听音等方式判定成色价格的所谓绝活,也仅仅只能充当展示金行实力底蕴的手段,最终交易价格的确定依然要依据现代仪器鉴定结果。

而后一种能力,则是自古以来金行典当行的看家本领,区别金牌高手与普通职员的依据也正在这项能力上。

这位工作人员已经算是“大世金行”二掌柜身份的人物,却依然在陈令身上看走了眼,让他此刻已经没有太多关注桌上的金条金饰,而是陷入深深的自责和反省当中。

劈哩啪啦一阵乱响,将工作人员的思绪拉了回来。

定眼看去,之间桌上出现一大堆银元,俗称银花饼的钱币,看那堆银元的规模,怕么有上百枚。

“先算这些吧,你们看看值多少钱?”

陈令放松了心神,话也稳定许多,金行的工作人员显然见过大场面,一堆黄金白银也没让他有惊讶表情,心里对这家金行的评价顿时又高了几分。

“好,哥您稍后,我拿仪器过来。”

不多久,手脚麻利到骇人的工作人员完成了全部的检测鉴定工作,递给陈令一张打印纸,道:

“这位哥,东西的评定情况都在这里了,我跟您一下。”

“金条五根,合计2482.33克,金手镯两只,金项链一条,金耳环两对四只,由于都是旧货,加之款式造型太老旧,而且用金量都过于浪费,所以这些金饰只能按照黄金买卖,不能附加另外的钱,这也是行业规矩。”

顿了顿,见陈令没有意见,继续道,“饰也都为足赤金,同样是298元一克收购,总计925.16克,加上前面的金条,一共是34o7.49克,合1o1万5432.o2元。”

“银元125枚,这种银元含银量低,只能按照钱币价格收购,这样收购价会有所增加。125枚银元每枚47.5元收购,计5937.5元,加上黄金一共是1o2万1369.52元,我们算1o2万137o元,您看是否满意?”

陈令只听了工作人员前面几句话,然后就被手中单子的数字震住了。

1o2万啊!

那不是马上就成为百万富翁了!

幸福来得如此突然,让陈令有些透不过气来,家里的苦难日子即将结束,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激动的事情呢?

“哥?哥?”

工作人员连连呼唤,将陈令拉回现实。

身份证复印,签申明书,按手印。

陈令有些呆滞的完成这一切事情,然后由工作人员陪同到附近的建设银行开了银行账户,亲眼见到1o2万资金到帐,剩下的尾数他要了现金,想体验一把有钱人的感觉。

已经成为百万富翁的陈令走路都感觉有些飘,仿佛脚下有一团五彩祥云,托着自己在行走,轻飘飘的根本不用费什么力气。

但也因为这样走不快,怎么奋力也赶不上前面疾步而行的工作人员,好在对方立即感觉到了,特地放慢了脚步等陈令跟上。

百万富翁啊!

第一件事情就是买一套三房两厅两卫的商品房,家里实在太,妹妹陈蓉都快上初中了,现在还挤在父母那间房睡觉,有钱了就得先安家,安家就得买房子,买大房子!

第二件事情就是不让母亲郭秀兰再摆地摊了,那不是丢人不丢人的事情,而是工作太辛苦,赚不到几个钱还特别累人。

日晒风吹,突然下雨了收摊都手忙脚乱,曾经有一次母亲就因为抢着在下大雨前收摊扭伤了脚,足足一个月才恢复过来,那肿得像包子的脚踝陈令还记忆犹新。

母亲才42岁就老得像是五十多的人了,绝不能再让她这么吃苦!

第三件事情就是给妹妹陈蓉买新衣服,挑质地好的,贵的,不能再让她传旧得都褪了色的男生衣裤了。

还有,全家人要吃海鲜,亲自去‘大荣酒楼’吃!想吃多少吃多少,想什么什么,陈令还记得早上的时候妹妹陈蓉吃基围虾连虾壳也舍不得扔掉,那虾壳还有味道,挺鲜美的,当时自己差就没人住要掉泪了。

以后天天买奶油蛋糕,就算不能让妹妹天天吃,让她时刻能见到也行,直到她看腻味要换口味了为止!

这些年,妹妹念叨奶油蛋糕的次数陈令统计不出来了,总之奶油蛋糕已经成为妹妹的一个理想般的存在,念得陈令耳朵生茧子的同时,也让他的难受和憋屈深刻到了骨头里,如今一定要解决这件事!

还有什么呢?

陈令搜肠刮肚的想着,缓缓的飘在金行的人身后。

还有王卓这个兄弟!

如果买房后还有余钱,就给他一些当压箱底的,男人手里有钱了才有底气,否则去了青藏省甘露市也不会心情舒畅。

王卓的叔叔并不怎么好,这陈令知道,王卓没少在他面前叔叔的坏话。

按王卓自己的想法,他想学做生意,但不想去青藏帮叔叔开饭店,因为叔叔在衡寿的时候就喜欢玩些动作,贪他们家的钱,只是他父亲一直不相信,就连他和他母亲提起也要训斥一番,所以王卓对未来的生意道路信心也有些不足。

如果给一笔钱让王卓存折,有了退路后就能用更好的心态学做生意,哪怕不愿意呆在叔叔的饭店了,也可以自己出来历练,或打工或自己当老板都行。

光凭自己家危难之际王卓跑上跑下使出浑身解数弄来钱解围,陈令就一辈子领情,如今达了也绝不能忘了他的好。

还有老家的叔叔和二舅,也得让姥姥过上好日子……

想到这里,陈令笑了,笑得很幸福。

“陈先生,谢谢您惠顾‘大世金行’,有什么需要请尽管提,我们金行将尽量满足您的要求。”

工作人员知晓了陈令的姓名,立即改了称呼,“另外,刚刚您起的玉手镯,我也要事先跟你解释一下。”

陈令一怔,这才现不知不觉间已经回到了“大世金行”,摸了摸裤袋,里面的存折和银行卡硬邦邦的,很是舒服。

“陈先生?您的手镯还打不打算卖?”

陈令想起被自己放在书包那个专门放置文具的内袋里的手镯还没交易,顿时有来了兴趣。

要做的事情很多,也许一百零二万还不够花,手镯当然要卖掉。

“我卖。”陈令回答,专心听这位名叫薄格达的工作人员解释。

“陈先生,是这样……”.

我可怜的收藏…….

&1t;ahref=.>.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