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八章 成 长 125.小荷才露尖尖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就这样,我全程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结束后,我是几日几夜睡不着啊!我原以为自己讲课讲得不错了,但是这一轮送课下来,我才知道自己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我努力的空间还很大。

记得每次出去听课,点评时,自己都要把老师们的讲授提升到理论的高度,再结合自己的感受,有时还会运用到平时积累的文学素养,以使语言达到流畅优美!几轮下来后,我就发现自己有点被淘空了。有一个成语叫“江郎才尽”。即使是写出名满天下的《别赋》,文采冲天的“江淹”,尚且有才尽的一天,况我方子衿乎?所以,平时,我更加注重了这方面的学习,然后就有一种特别充实的感觉。于是就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听——评——学!一个完整的学习链悄然在这一段时间内形成。所以,我真的很希望自己有机会多参加一些这样的活动。

附评课片断:

片断1:

教师的心态非常好,刚进多媒体教室,我就吓了一跳。哇,这么大的教室,这么多的老师!如果换了我,有可能讲不下去。但是刘老师做得非常好,教态自然大方,对学生的关注始终体现一种希望和爱心,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开展始终有一种激情,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始终是朋友式的。

片断:

课前放音乐时,因为设备的问题,没有放出来,发生教学意外。这时候,我真是为苏老师捏了一把汗。但是,苏老师脸上没有一丝的慌乱,而是说:“对不起,同学们,音乐没有放出来。可能是被同学们的朗读吓住了。这样吧,老师给大家唱一下。”然后,老师唱,同学们鼓掌。我忽然觉得这首歌从老师嘴里亲口唱出来真是比多媒体播放更有感染力呢!从中可以看出苏老师的课堂应变能力很强。由此也给我们一个启示,课堂上难免出现意外,出现意外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我们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流水只有在遇到石头的阻碍时才能溅出美丽的浪花,教学也只有在与课堂的意外事故,与学生的思维碰撞中才能闪现灵感的火花。

片断:

请看老师的语言——“懵懂少年,不识愁滋味!”的阿炳;“天上月有情,独爱人间二泉”;话语是多么富有诗意啊!再加上老师面含桃李,色如春花,长得也富有诗意,所以这些诗句一出口,真可谓“口角噙香对月吟”呀!那种氛围,那种感觉一下子就出来了。

片断4:

班上的学生不多,但仍有个别学生被混杂到了听课老师的队伍里。因此,就很少受到老师的关注。比如,我前面的一个男生,他也很想说自己读了那些“童谣”的感受,他举了好长时间手,但老师的目光始终停留在前三排学生身上,而后一排学生似乎被分离出来了。我从这个男生的背景中感受到一丝“尴尬”,他在举了好长时间手,而老师又没看到的情况下,只好无比尴尬地自己放下了。如果我是他,可能会在在心底里感叹:“‘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呀!老师的春风是吹不到我们这些玉门关外的孩子的。”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作为老师,在课堂上,一定要用心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感受、体验。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的一分关注、一个眼神可能成就一个伟人,也可能埋没一个天才。所以,当老师表现得特别像一个妈妈时,不要只让前面的学生感受慈母般的温暖,而让后面的学生觉得像一个不近人情的后娘!

……

哦!就列举到此吧!我想如果我再写下去一定会让读者觉得我太有表现欲,太喜欢卖弄,或是其它更多的贬义词和贬义句。不过,最后还是要献一下丑。送教下乡活动结束后,我心中不禁诗情涌动,哦,不,是词情涌动。于是,当晚便赋词一首:

吟送教下乡

◇方子衿

送教下乡时,十里春风至。九曲百转来回,风雨兼程数十日。说不尽妙语佳句,讲不完歌赋诗词。且看精英荟萃,又观名师齐集。比得锦衣郎,甘做孩子王。到如今,三月不知肉味,余音绕梁未绝!待得满城东风日,便是桃李芬芳时!(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