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015章 掩护侧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李牧将徐子安安排在自己旗门将军的帐篷内,又找来军中医人(古代医生的称谓)为他敷上金疮药,让他安心养伤,可是不出五天,徐子安便不能安心了。

原因是后方的粮道已经被秦军所彻底切断,士兵们一连五天看不到运粮车出入军中,一时间流言四起,军中人心慌慌,李牧几次进帐都眉头紧锁的,徐子安从李牧口中得知,前方攻击大粮山的赵军也遇到秦军顽强的抵抗,虽然杀死杀伤秦军无数,但赵军也伤亡惨重,再也不能向前推进分毫,形势正向徐子安和李牧所预见到的方向发展。

经过五天的精心调养,徐子安身上的伤口已经结疤了,体力也完全回复,此时的他已经换上一件赵兵的服装,而兰儿亲手给他缝制的——已经千疮百孔的布衣,被徐子安叠的整整齐齐放于包裹之中,这时兰儿留给他的唯一的遗物,徐子安从此以后将这件破衣时刻带在身边,看到了它,便仿佛看到了兰儿的音容笑貌,看到了它,徐子安的心便有了寄托。

清晨,徐子安便从床榻上起来,走到帐外,只见李牧正在帐外舞剑,这还是徐子安来到这个世界第一次见到真正的剑术,不由认真观看了起来,李牧见徐子安出来,收起宝剑迎到面前问道:“二弟伤势还未痊愈,还要多多调养。”

徐子安不说话,在李牧面前活动了一下筋骨,忽然身体斜着一翻,在地上翻了个筋斗,才站起向李牧哈哈一笑说道:“大哥,你看我不是全好了吗?不然怎么跟大哥一起上阵杀敌啊,对了,大哥,你能不能教我剑法啊?”

李牧嗔怪的拍了一下徐子安的头,说道:“当然能了,那天我远远见你在翟家村用剑杀入秦兵阵中之时,就发现你不善于用剑,虽然你的身手很好,但是你对剑的力度和出剑的方向上掌握的还不够,来,你砍一下这个木桩。”说着手指着身旁用于栓马的一根粗木桩。

徐子安依言上前,双手握住剑柄,全力向木桩砍去,“嘭”的一声,剑嵌在木桩中部。

李牧说道:“你的颠影宝剑果然锋利,你的臂力也十分了得,但你的力道不对,在剑劈出的一瞬,应该将力道集中在剑刃之处,不能分散到剑面。”说着走上前来,单手一剑劈去,长剑“唰”的一声将木桩劈为两截。

李牧回头看着徐子安吃惊的表情,笑道:“你听见我在劈剑时,剑身切割木桩的声音比你刚才的劈剑之声尖锐许多,这就是力量集中在剑刃上所发出的声音,力量越集中,发出的声音越尖锐,当练到极致之时,劈开木桩便不会发出半点声响。”

李牧接着说道:“在出剑的角度上,我并没有什么招式,只是在杀敌中总结了一些技巧,如果遇到使剑的高手,是不能讨得便宜,但是在战场之上却很是有用,我且慢慢向你道来。”

于是李牧便将自己平时在战场上劈杀得来的技巧悉数告诉徐子安,一边说一边用剑演示给他看,徐子安一边仔细观看,一边用手中的颠影宝剑在一旁模仿,只觉李牧的剑法虽然简单,但却非常务实,一劈一刺之间若裂岸惊涛般凛冽犀利,一张一合之间若崇山峻岭般凝重,竟然给人以千军万马扑面而来之感。

就这样,徐子安在军营之中练习剑术已有三日,李牧在赵军之中职务是旗门将军,负责军营帅旗的安全防卫,而现在秦军主力被赵军压迫至大粮山到西王山一线,秦军不能威胁到赵军主营,李牧暂时便无其他军务,所以这些天除了例行巡营以外,其他时间都在辅导徐子安练剑。

这天中午,二人练毕收剑,李牧赞道:“二弟剑法进展神速,臂力也是甚大,如果假以时日,在战场上必定所向披靡。”

徐子安呵呵一笑道:“还是大哥教导有方。。。。。。”

这时,忽然从军营正中传来一阵急促的钟声,徐子安不由一愣。

李牧说道:“定是前方军情有所变化,赵括将军在集合众将。”说完,连忙转身跑去。

徐子安心中一阵苦笑,该来的还是来了,一定是秦军已经开始实施对赵军的包围,看来一场大战就要拉开帷幕,不过徐子安倒是并不担心,他本就是抱着必死的信念留在赵军之中,只要能多杀几个秦军,自己死在哪里,如何死法都无所谓,唯一的遗憾便是不能亲手杀死白起,但这也是形式使然,强求不得。

徐子安随即回帐将“逐月”弓挎在身上,匕首玄难塞入腰间,又将兰儿送于自己的衣服负于背后,走出帐来。

这时忽然听见军营之中传来阵阵沉重的鼓角铮鸣之声,瞬间,各个营帐之中休息的士兵们便象离弦之箭一般冲了出来,各自跑向自己部队集合之地,一时间人马喧叫之声四起,此时李牧也匆匆跑来,见到徐子安叫道:“秦军兵分两路,从东北方和西南方包围我军,赵括将军令我随庞媛将军向西进驻箭头村牵制秦军,掩护攻击大粮山我军的侧翼。”

徐子安说道:“大哥,我也随你去。”

李牧见徐子安已经披挂整齐,知他报仇心切,当下也不阻拦,和徐子安一起出军营西面隘口,与已经整好队的赵军汇合。

李牧带领着五百多名骑兵,和徐子安一起先行赶往箭头村,徐子安这还是进入这个世界第一次单独骑马,之前都是和李牧合骑一匹。

他在作特警的时候虽然并没有训练过骑马,但是他曾经和李教授一起在蒙古草原搜寻玉玺,一找就是两年,蒙古草原上最好的交通工具就是马匹,考古队的装备和人员一般都是由马匹来运输,所以在这两年之中,徐子安的骑术也颇为精湛。

但是当徐子安自信满满的去骑马的时候,竟然发现这赵军的战马都没有马镫,大部分的骑兵竟然都是滑稽地从马屁股上爬上马背的,只有弹跳能力好的如李牧是抓着马鬃跃上的马背,无可奈何之下,徐子安也只好学李牧样跳上马背。

骑兵部队都是装备着弓箭、强弩和长剑,身上的铠甲虽然也是皮质的,但比一般步兵厚了许多,而且为了防止腿部被敌人砍伤,铠甲的长度也加长了,使其能够防护到膝盖以下,徐子安知道这也是因为没有马镫,骑兵身体的平衡全靠双腿加紧马腹,如果腿上受伤,便绝对不能骑马作战了。

骑兵一顿饭不到便赶到了位于长平谷地以西的箭头村,这是个不大的村子,坐落在长平谷地以西的唯一突起的丘陵之上,从此丘陵之上便可将周围低洼的平原一览无遗,在军事上更可居高临下,遏制秦军从西攻击赵军的侧翼。

箭头村的村民早就逃亡它处,一个人影也看不到,李牧的骑兵便驻扎在村内,等待后面的庞媛率领的三万赵军赶到。

可是赵军骑兵进驻村内还没有一刻钟,就见下面铺天盖地的秦军从西面向箭头村滚滚而来,前面是秦军的骑兵部队,后面则是浩浩荡荡的战车部队,千万个马蹄击打地面的声响和战车车轮滚动的声音混杂在一起,犹如滚滚雷鸣般响彻云霄,令人心胆俱丧。

已经赶到村西口的李牧,见到秦军来势如此猛烈,不由眉头大皱,对身边战马之上的徐子安说道:“看来秦军对这个村子是志在必得,箭头村是长平谷地西部平原唯一的高地,也是我军侧翼最后的屏障,若秦军得到,则我军的软肋便彻底暴露在秦军骑兵和车兵的冲击之下,我们必须阻止秦军。”

徐子安向远方望了望,说道:“估计面前的秦军有七万之众,现在我们只有五百人,不知道能不能坚持到庞媛将军赶到。”

李牧转头对部下喊道:“所有人听着,每人折树枝系于马后,在村中拖跑。”(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