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027章 借头一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锠锒锒”一阵长剑出鞘的声音,数把长剑齐齐指在徐子安的胸口,此时庆舍和几名武将已经怒目而视,手中的长剑时刻准备要了徐子安的性命。

庆舍喝道:“你忤逆杀帅,我等还没与你分教,全是看在庞将军的颜面,你竟敢要赵括将军的头颅,你再敢说一句,我就先要了你的脑袋。”

李牧也不知徐子安为什么要赵括的首级,但他知道徐子安必定有他的道理,现在见二弟随时可能被杀,情急之下也一把抽出长剑,指向庆舍,口中喝道:“你等若敢伤我二弟分毫,我便让你等血溅当场。”

顿时又有几名武将把剑转而指向李牧,四周负责警卫的庞媛的亲兵见此,以为是众将哗变,怕危及庞媛,也纷纷赶了上来,用长戟把众人围在当中,只等庞媛一声令下,一时间剑拔弩张,场面紧张之极。

而徐子安自打兰儿死后,早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现在被人用剑顶住胸口也丝毫没有惊慌之感,仰天哈哈大笑一声,对满脸怒容的庆舍说道:“如果杀了我能救40万赵军将士,那你就动手吧。”

庆舍咬牙道:“你以为我不敢吗?”说着又把长剑向徐子安胸口推进少许。

李牧也把长剑向庆舍喉咙移去,准备在庆舍下手之前将其斩杀。

这时庞媛对亲兵喝道:“缴械。”亲兵一拥而上,把庆舍、李牧等人手中的剑拿下。庞媛也是一脸怒容,对徐子安呵斥道:“你怎么还敢提赵括将军,如此不知好歹。”

徐子安知道庞媛对自己和李牧确实是有袒护之心,自己这样也确实让他为难了,心中不由有些歉然,说道:“庞将军,现在只有赵括将军的人头能救我全军,我可带着它前去秦军之中,见白起,向他请降,秦军必然会列阵受降,这样我军就能以此为借口靠近秦军。”

庆舍冷哼一声,说道:“谁知道你会不会借机真的投降秦军,将我军诱出营垒,一举全歼。”

李牧一挺身,说道:“庞将军,我愿以我一家老小的身家性命做担保,我二弟一定不会有辱使命,更不会背叛我军的。”

庞媛点点头,对李牧说道:“我相信徐将军,就这样办。”说完转向众将喝道:“此乃是事关我军命运之事,也是事关国家存亡之事,你等不可意气用事,谁若再敢阻拦徐将军,立斩不赦。”

庞媛走到徐子安身边,低声说道:“跟我来。”

~~~

赵括的尸首被安置在帅营之后的一顶白色帐篷内,已经将身体与头颅缝合,装在一口临时打制的木棺内,庞媛走到木棺前,单膝跪地道:“赵将军,我将杀你之人带到你的面前,实为万万不敬,但我想你也不会眼睁睁看着我军全军覆没,若你的头颅能解救我40万子弟兵,他日我定当为你赵家当牛作马,谨以此生相谢。”说罢磕了三个响头,站起来望向徐子安。

徐子安也跪下磕了几个响头,心中说道:“我徐子安也敬你是条汉子,你若知道你的死可以挽救赵国,恐怕你也不会怪我了。”

庞媛欣慰的看着徐子安磕完头,说道:“你动手吧。”说罢,径自走出帐篷,显然是不愿见到徐子安再次割下赵括的头颅。

徐子安也不迟疑,走到木棺旁,用匕首把赵括的首级割下,用庞媛带来的锦盒装好,大步走出帐篷。

帐篷外李牧见徐子安出来,走上前来,把一根粗棍递给徐子安,说道:“这是节杖,代表你是我军的使节,你拿好了。”

徐子安端详了一下手中的粗木棍,只见其上一节一节的突起,形似竹子,通体黝黑,想起了李教授给他讲的历史常识——战国时期各国派往他国的使节一般都会手持节仗,形似竹子的节仗象征竹子的高风亮节,以次来警示使者不可有辱国格,成语“有理有节”中的“节”也是这个意思,而他国一般会尊称使者为“节下”。

徐子安笑着说:“大哥,你放心好了,我肯定会成功的。”李牧拍拍徐子安的肩膀道:“走吧”

二人在庞媛的带领下,大开营门,赵军也分列在两旁肃然列队,徐子安骑上战马,一路向秦军营垒跑去。

秦军阵营看到赵军这里的动静,一队骑兵从阵中奔出,向徐子安冲来,徐子安连忙将手中节仗在空中挥舞,口中喊道:“赵国使节求见白起将军,赵国使节求见白起将军。。。。。。”秦军见此,放慢下来,但手中强弩仍然对准着徐子安。

秦军骑兵分为两列把徐子安夹在正中,也不和他说话,径直向前奔去,不一刻已到营门。

一位秦军军官拦住徐子安,说道:“节下来此何事?”

徐子安下马答道:“此事只能面启白起将军。”

军官也不多言,上下搜索了一遍徐子安的身体,见没有携带武器,便转身道:“请节下跟我来。”一边已有人飞马去报给白起。

徐子安来到秦军中军营帐,只见里面正中坐着三人,而其他将领分列左右,中间三人中左边的一位是徐子安和五百赵军骑兵坚守箭头村时见过的蒙恬,但那日只是远远见到,并没有太深印象,现在方才看的仔细,只见他身材不是很魁梧,甚至有一点赢弱之感,而面容较为白皙,一副温文尔雅的样子,隐隐散发出一股文人的气质,要不是他身着战盔战甲,徐子安肯定把他当作一个诗人了。

右边坐着一位五十岁上下的男子,只见他身着褐色绸衣,衣服边脚均绣有金线,头戴丝织高冠,上插鸟羽簪缨,腰间束有一根镶缀着宝石的金丝腰带,就是来自现代的徐子安也看出来这一身华丽衣物绝对价值不菲,凭此也知道这人的身份显赫,再看他的面容,却略为消瘦,只是一双鹰眼微微露出精芒,一看便是极赋智慧之人。

三人正中便是徐子安日思夜想而欲杀之复仇的白起,见到杀妻的仇人便在面前,徐子安竟然忍不住怒火,身上微微发抖,但是他随即对自己说:“现在必须忍,否则自己固然杀他不成,还要连累大哥和40万赵军将士的身家性命。”连忙按下心中的怒火,慢慢回复平静。

白起一双虎目瞪视着徐子安的慢慢走近,只觉得此人十分面熟,待见他看向自己的目光中杀气一显而逝,猛然想起了,这个人就是在翟家村口孤身袭击秦军、刺杀自己的那个人,没想到会在这里再见。

而旁边的蒙恬也微微惊讶,他也记起这个使者就是那天箭头村阻击秦军的那一役中,在秦军阵中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的那名勇将,蒙恬对他的影响太深了,就是他使得自己连续两天急行军,赶去抢夺箭头村的计划功亏一篑,也是他让自己看到了赵军的顽强斗志和勇猛果敢,虽然身处敌对阵营,但蒙恬心中对他却是十分佩服。

徐子安走到众人面前,将手中节仗一扬,说道:“赵国使节徐子安拜见白起将军。”

白起狠狠瞪着徐子安,半响没有做声,徐子安又喊了一声:“哪位是白起将军。”

白起这才淡淡说道:“节下前来所为何事?”

徐子安说道:“乃是与将军商议停战之事。”

白起哈哈一阵大笑后,沉下脸来说道:“你们有资格和我军商议停战吗?”

徐子安知道现在不是逞强的时候,随即欠了欠身,说道:“将军见笑了,其实我此来乃是商议受降之事。”

此话一出,四周秦军诸将纷纷动容,要知道长平之战到现在已经打了三年了,而现在敌人居然来投降了,也就是说此战以秦军的全面胜利而将告结束,秦军众将都没想到胜利来的是如此突然,心中狂喜之情溢于言表,要不是顾及长官就坐在面前,早就欢呼雀跃起来。

这时白起却又是哈哈大笑一阵,忽然声色严厉道:“你当我白起是三岁小儿吗?竟敢前来诈降,拉出去,斩。”两旁武士抢出,把徐子安往外推去。

(大家好,看了一定帮忙插几支鲜花,收藏一下啊,只要您轻轻点一下,不费什么劲,但对我的帮助是大大的,易土真诚感谢了。)(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