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041章 以德报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徐子安只听见一阵剑风,忽然身后传来“扑通扑通”几声,接着,捆着自己的绳索一松,滑落在地上。

徐子安吃惊的转身看去,只见那名军官正用一块绸巾擦拭着沾满鲜血的长剑,而身后的三名押解徐子安的赵兵已经尸横当场,每个人脖子均有一道细细的血痕,剑法之快,三人竟然没来得及呼喊一声。

军官擦拭完长剑,“哐啷”一声收剑入鞘,微笑着看着徐子安说道:“徐将军受惊了。”

徐子安怎么也想不起这个军官是40万突围赵军中的哪一名,他为什么会救自己?自己根本不认识他啊。

军官也不去管徐子安诧异的眼神,径自走到一处杂草丛中,拿出一个很大的包裹递给徐子安。

徐子安接过包裹往里面一看,不由欣喜非常,原来里面竟是自己的颠影宝剑,玄难匕首、逐月弓、鬼谷子赠书,扁鹊赠书以及装着兰儿给自己缝制衣服的包裹。

徐子安拿出那件兰儿亲手为自己缝制的婚衣,用手细细的抚摸着,刚才死到临头之时,徐子安心中没有丝毫惧意,然而现在看到这个包裹,徐子安心中却是一酸,自己经历这么多的风风雨雨,却每每化险为夷,然而,兰儿却没有这么好的命运。

身边忽然传来马蹄敲打地面的声响,徐子安抬头一看,只见军官已经把他的战马牵到自己面前,又拿出一个丝袋,递给徐子安,说道:“徐将军,这匹马就给你代步,这里是黄金十镒,以作盘缠。”

徐子安接过丝袋,猛然长揖一拜,说道:“多谢将军救命之恩,敢将军高姓大名,我徐子安一定铭记在心,他日我若还有幸活于世上,定当重重酬谢将军。”

军官呵呵一笑道:“我叫司马尚,大恩不敢当,你要谢的话就谢赵奢将军吧,是他让我搭救于你,并把你的随身物品事先藏于此地。”

徐子安“啊”了一声,心中即是吃惊又是疑惑,吃惊的是这名军官竟然就是历史上赵国后期,和李牧共同抵抗秦军一代名将——司马尚,他和李牧共同被视为赵国生存的最后一根稻草,但历史上的司马尚后来也是受郭开所诬陷,被赵王杀害,想不到竟然会在这样的场合下与自己相见。

而更令徐子安疑惑的是,搭救自己居然是被自己杀死亲生儿子的赵奢,这怎么可能呢?按理说,他应该是最想杀死自己替他儿子报仇的人啊。

徐子安问道:“这一切真的是赵奢将军安排的?他为什么这样做?”

司马尚知道徐子安的心思,说道:“不错,赵奢将军给我下令的时候,我也非常疑惑,我也问过赵将军为什么要救杀他儿子的元凶,赵将军说,其实赵王要赵括前来领军的时候,赵奢将军和夫人就曾极力阻止,但是情势已经无法挽回了。。。。”

徐子安打断道:“怎么无法挽回?为什么不能派其他人领军,而非要赵括?连赵奢将军劝说赵王也没用?”

司马尚说道:“你千万不可小看赵括将军,他可以说是我赵国年轻一代将军中,最有才华之人,问题只是缺少实战经验,当时我赵国之内几乎所有将领都主张固守故关,但是只有赵括将军和我赵王知道,我军与秦军经过三年的对峙,我赵国已经没有粮食了,如果再不出击,必将坐以待毙,所以赵王只能启用了唯一主张主动进攻的赵括将军。

赵奢将军劝说赵王无用之下,已知赵括此去必死无疑,赵括临走之时,赵奢将军和夫人已经在家中设好了灵堂,只是赵奢将军没有想到,杀死赵括的居然是赵军之中的将领,他也是十分气氛,所以受赵王之命,随郭开前来处置相关人等,但是昨晚你的一番话让赵奢将军知道了,他是受郭开小人的利用了。

你和李牧、庞媛被拿之后,故关赵军之中,所有将士都十分不满,怨气充满了全军上下,更有数千士兵欲强行搭救于你,但是都被郭开带来的军队镇压了,赵奢将军从被捉的叛卒口中得知,是你把40万赵军带出秦军重重围困的,也是你不畏生死,率孤军断后的,赵奢将军敬你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好汉子,真英雄,所以赵奢将军昨晚便安排我搭救于你。”

徐子安没有想到赵奢竟然是如此申明大义之人,心中感动非常,含着泪说道:“我杀了赵将军的儿子,他却以德报怨,将我救出,如此大恩大德我徐子安如何得报啊。”

司马尚也是叹了口气,说道:“赵奢将军有一事托我相求。”

徐子安说道:“无论何事,我徐子安一律应下。”

司马尚说道:“赵奢将军说,徐将军你日后必是人中之龙,将军它日若掌一国之军,希望看在他的薄面之上,不要为难赵国。”

徐子安一愣,心道:自己此去如丧家之犬,生死尚且不知,如何能掌一国之军呢?不过赵奢既然说了,自己岂有不应之理。随即拱手说道:“徐子安一定信守承诺。”

司马尚指着身后赵兵的尸体说道:“他们都是郭开的人,所以我将他们杀死灭口,否则事情传扬出去,赵奢将军也是凶多吉少,徐将军,我劝你从此以后隐姓埋名,千万不可让郭开知道你还活在世上,这也是我司马尚求你之事。”

徐子安说道:“这有何难,从今天起,我就叫李子仲。”

“如此甚好,只是委屈了李将军。”司马尚拱手道:“李将军,我们就此别过,望你好自为之。”说着,拍了拍身边的战马,示意徐子安。

徐子安翻身上马,向司马尚招了招手,随即打马疾驰而去,身后的司马尚直到看不见他的背影了,才开始在地上挖坑,以把赵兵尸体掩埋起来。

~~~

徐子安已经想好了,隐姓埋名最好的地方莫过于鬼谷了,那里还有自己的老师和苏秦等师兄弟在,自己自那日出谷迎娶兰儿算起,已经两个多月没有见到老师了,心中也十分牵挂,而此地离鬼谷也就一两天的路程,正好回去。

想到马上就回到鬼谷,徐子安精神为之一振,一路也不停歇,径直向南奔去。

从早上一直奔到下午,徐子安已经赶到了曾经救他一命的小东仓河边,一路劳顿加上他身上的伤口还未愈合,徐子安渐渐感到体力不支,于是就在河边下马休息一会儿。

徐子安捧了些河水洗了洗脸上的灰尘,喝了些水,又把马儿牵到河边也让它也痛饮一番,这才感到腹中一阵饥饿,徐子安拿出包裹一摸,不禁哑然失笑。

这个司马尚想的还真周到,包裹中连干粮也准备好了,足足十五块大饼,徐子安当下便取出大饼,坐在在河边,就着河水吃了起来。

这时忽见一行人远远走来,领头的是一名老者,一看其长相,徐子安心中微感好奇,只见他身高足足有一米九,比自己还高出半头,但是这个老者的形容却实在不敢恭维,一身破烂的粗布长衫,腰背微弓,走起路来彷佛是一只大虾,头上前额向内凹陷,上大下小,好像一个倒置的房屋一般。

再看他身后的十几个人,年龄有老有少,衣服也都破烂不堪,仿佛一群逃荒要饭的乞丐,但是他们的气质却又不象乞讨的人,有的气宇轩昂,有的身躯伟岸,有的潇洒飘逸。。。只是人人脸上都显得面黄肌瘦,这么一群人必恭必敬的跟在前面老者的身后,丝毫不敢超越。

一群人也在不远处的河边停下来歇脚,饮河中之水,徐子安收回目光,自顾自的接着吃喝,吃着吃着忽然余光发现这群人的目光彷佛都向自己射来,徐子安心中微微一惊,他们不会是认识自己吧。

徐子安抬头看去,只见这十几个人,从那位老者到其他人,都把目光集中在自己手中的大饼上,有的喉咙一鼓一鼓的咽着口水,更多的是可怜巴巴的看着自己咀嚼的嘴。

徐子安心中一乐,原来他们是些饥民啊,于是微微一笑,又从包裹中拿起七八个大饼,走到这么一群人面前,把大饼递给那位老者,说道:“给大家分分吧。”

老者用感激的目光看了看徐子安,然后将大饼递给身边一人说道:“子渊,分饼。”

拿到大饼的那人也是怪异,面容只是20多岁的样子,可是头发已经全白了,徐子安估计可能是少白头的病状吧。

十几个人每人分得半块大饼,众人连同老者都一起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不出一刻,便将大饼尽数吃完,一个头戴雄鸡式的帽子,佩戴着公猪皮装饰的宝剑,身材魁梧的大汉抹了抹嘴说道:“老师,这么点,肚子还没填饱啊。”

老者面色一沉,说道:“子路啊,你从出生到现在吃了多少粟粮?”

大汉想了想说道:“怕有四百石上下。”

老者道:“那就是一座粮山也不够你吃的啊,一粥一饭,续命而已,你此时饿不死,还有什么过分的要求吗?”

大汉连忙躬身道:“弟子受教了。”

老者转头对徐子安说道:“这位仁士,多蒙你赐饼之恩,敢问大名?”

徐子安拱手答道:“几个大饼而已,何敢言恩,晚辈李子仲,不知老丈大名,从何处来,往何处去啊?”

老者说道:“老朽孔丘,此是从秦国而来,欲往魏国去。”

徐子安猛然呆住了。(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