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5节 查获真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瞥一眼牙季,见他沉默的样子竟然还带了一丝惭愧之意,苍粟这才缓了缓脾气,“不过就算你不说,我也照样有办法找到凶手。现在你只需要告诉我,为什么要强盖官印,那个盖有官印的纸又去了哪里?”

苍粟话落了好久,一直不见牙季回应,正当苍粟想要放弃准备转身离开的时候,他才缓缓抬起头来……

苍粟一路蹙着秀眉从牢房走回中堂,见到张东德第一句话:“张大人,牙季可能真的不是凶手。”

张东德闻言与赵从事相视一眼,“需不需要人手?”

“江流、罗林。”苍粟干干脆脆吐出两个名字。

张东德闻言,侧过头冲着赵从事吩咐道:“去把江流还有罗林叫过来。”

“是。”

……

苍粟和罗林他们来到坛香楼,前脚刚迈进门槛就率先下令:“我们要对张轲被杀一案进行追查,凡属店中人员全部集中。”

在集中人员的过程中,苍粟借时去张轲的房间探查了一遍,并没有发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

等再下楼,伙计杂役们就都到齐了,一一点数共计十五人。

浅扫一眼众人,除了男汉就是老太,苍粟不禁皱眉,“老板娘呢?”张轲年过半百,不可能没有妻儿。

“老板娘前些日子回娘家了。”一个看似管家模样的弓身老翁上前一步谦声回道。

“什么时候?”

“本月十六,也就是四天之前。”

“一直到现在,还没回来?”

“是,因为老板娘的娘家远在广武。”

“广武?”那不是石原青所去的地方么,不知道她现在过得怎么样,是不是还活着。

苍粟又扫一眼众人,“因为这次人没有到齐,所以大家暂时解散,下次再查。”

“是。”

等所有人都出了店门之后,苍粟叫住一个蹒跚挪步的八十多岁老太,“您等一下,我有话想跟您说。”

“这位女大人,有何事需要吩咐?”

……

苍粟说是有事商量,留下老太后却又没同她说什么,只是请她喝茶吃点心,到晚饭后又突然把她放了出去。

苍粟又密令江流对老太进行跟踪监视,“老太放出去以后,很可能有人会向她打探消息,你必须把这个人的姓名记下。”

果然,老太出去以后,就有一个店中的伙计与她谈话,江流当即记下此人姓名。

“那人名叫邱子计,是后厨的劈柴杂役。”

苍粟垂眸望着脚下的路,再抬头看看西边的如血残阳,轻吐一口气,“今天就在你们官府凑合一宿吧。”

……

第二天,苍粟同样召集店中人员,然后又单独留下这位老太,叫其他人散去,到了晚上依旧把老太放出来。

老太出来后,还是昨天那个伙计和她攀谈,“究竟怎么样了?那位女大人问了你些什么?”

老太茫茫然望了他一眼,“她并没说什么。”

在暗处躲藏的江流,望一眼远处的那二人,转脸对着苍粟认真道:“连续两天,都是这个邱子计向老太打听情况。”

苍粟冷瞥那个背影一眼,“走。”

回到坛香楼,苍粟再一次召集全体店员,在众人面前来回踱了几步,从邱子计跟前停了下来,“邱子计?”

邱子计先是一愣,紧接着上前俯首行礼,“女大人有何吩咐?”

苍粟收回目光,转身给罗林和江流飘去一个眼风,二人会意,当即将他拿下。

众人见此情形,皆有惶恐之状。

这时苍粟及时喝令一声:“其他人自行散去!”

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推推搡搡出了酒楼。

见苍粟拿他拿得如此理直气壮,邱子计顿时慌了分寸,直勾勾盯着苍粟,“你怎么知道是我?”

冷瞅着邱子计,苍粟淡淡问道:“为什么杀他?”

“那个人只知道喝酒打人,死不足惜!”邱子计说着猛地别过脸去,咬牙恨恨道:“这么多年,店里的生意他有管过吗?都是老板娘一人在操持生计,他呢,喝酒打人也就罢了,现在还迷上了博揜,他活着,一点价值也没有。”

苍粟就这样凉凉将他瞅着,许久,她转过身去,语气冰冷又无奈,“有没有价值还由不得你来评说,毕竟坛香楼最落魄的时期,是他一个人撑过来的,坛香楼最辉煌的时期,也是他张轲一个人走上去的。”

邱子计闻言浑身僵了一下,之后缓缓扭回了头,将苍粟的背影久久地望着。

……

经过严密审讯,最终邱子计终于承认是自己乘机借刀杀人杀害了店主。

张东德看着牢里乖乖坐在角落里的邱子计,回过头来朝苍粟问道:“你怎么知道凶手会是酒楼里的伙计?”

苍粟也看一眼邱子计,“因为张轲的房间位于二楼东三格,位置偏僻,不熟悉店内布局的生人是不可能轻易找到的。”

“你是如何想到用这种办法来破案的?”

“确定凶犯必须要有物证,就是凶器,但此案特殊,凶犯借刀杀人,凶器即卫军所佩之刀,因此已无法通过凶器来追查和指证凶犯。所以我逐想了一招引蛇出洞之计,引凶犯自己上钩。之所以连续两次用同一方法,也就是为了证实凶犯身份,而不至于冤枉好人。”

张东德再次赞叹苍粟的好手段。

“这样一来就可以证明牙季在说谎了。”苍粟说着,自得地朝牙季的牢房望了一眼,若有所思。

“牙季为人顶罪一事要不要立刻处置?”

“再等等。”

……

又等了三个多时辰,罗林从外回来,“大人,苍粟。”

“罗大哥,你回来啦,事情办得怎么样?”江流说着,赶紧倒了一杯水,哈巴哈巴给罗林送过去。

罗林接过水匆匆喝了一口,“我从度支曹那里确实打探到一些消息,度支郎说昨天刚刚收到一封公文,这公文上说奉命免收西北部低地居民的钱粮,现已完成命令。”

苍粟懒懒坐在茶桌前,垂着眼皮,“素镇因为最近受春汛侵袭,人民流离失所的很多,才请命免征,但姜纪因为亏空公帑很多,并没有答应素镇居民的请命。”(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