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八章 初露锋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胡春台接受了黎县长的任命,当上了岳州县游击大队长。他是个急性子的人,说干就干。他立即想到了他的本家侄儿胡坤。

提起这个胡坤在当地也算是个人物。他年轻时就曾在湖南保安司令部下属的部队里任过军职。195年由部队里送到中央赣、粤、闽、湘、鄂剿匪西路军教导总队受训。毕业之后,回到家乡任少校游击队大队长,兼任警察大队特务组组长。谁知,刚刚任职不久,就遭遇到日军进攻岳州,他和当时的县长阮湘意见不合,赌气辞职回家赋闲。

这天,胡春台将训练游击队员的事情委托给大哥胡春堂,带着几个随从直奔昆山乡山上胡家屋场。这里是他的祖屋,几十年前他们的先祖们在这块土地上居住过。后来人丁繁衍,他们的祖辈从这里搬迁到康王乡定居。

几十里的山路,他用了不到两个小时就已经远远地望见了山上胡家大屋场。

见到叔辈的胡春台亲自登门,胡坤连忙端茶,让座。

寒暄过后,胡春台说明来意,动员胡坤参加游击队一同打鬼子。

“台叔,没说的,打鬼子算上侄儿一个。这小日本鬼子真他妈的欺侮人。前几天还来我们村打掳,抢去不少耕牛。这马上就要开始春耕生产了,没有了牛叫乡亲们怎么犁田?”

“呵呵,得贵呀,我就知道你是个爽快人。现在,我就任命你为抗日游击大队第一中队长。立即上任,这一块地区就交给你了,你呀,马上给我招收抗日俊才,越多越好。”胡春台直呼胡坤的名号,呵呵直笑,他十分倚重这个血气方刚的侄儿。他更知道胡坤的武功十分了得,有他加入抗日游击队,他们的队伍会迅速壮大,威震一方。

胡坤仿佛突然发现了一桩大事,他瞪着堂叔父问道“叔叔,要人好说,要多少有多少。只是。。。。这武器从哪里来呀?”

“哈哈哈。。。你问我?我只有一字秘诀。。。”胡春台故弄玄虚,没往下说。

胡坤眼睛瞪得牛大,望着叔叔说道“你的意思是去。。。抢?”

“哈哈哈,算你说对啦。我们可以去抢日本人的枪炮子弹呀,凭着你我叔侄的本事有何难哉?”

“好!真是太好啦!你我就拉起一支队伍来,打他日本人狗日的,也出出这口恶气!”胡坤敞露胸怀,露出毛茸茸的胸膛,大声地叫嚷着。

胡春台没有食言。他果然参加了南岳衡山于199年月15日成立的游击队干部训练班。这个游击干部训练班国民党方面十分重视,在这次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上,蒋介石亲自担任主任。白崇禧、陈诚任副主任,汤恩伯、李默庵先后任教育长,叶剑英任副教育长。

训练班上蒋介石提出“游击战重于正规战,的战略方针。此次训练班目的是培训游击骨干,开辟敌后战场,积小胜为大胜,以时间换空间。”

这次训练班上,共产党派出了阵容强大的干部队伍。叶剑英讲授“游击概论”。李涛、吴溪如讲授“游击政工”,边章五、李伯崇、薛子正讲授“游击战略战术”。他们深入浅出地讲解毛泽东《论持久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周恩来兼任过游击战干部训练班国际问题的讲师。并以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副部长的身份来游干班视察。作了《中日战争之政略与战略问题》的演讲。他从抗日战争的背景讲起,透彻地分析了中日双方的国情。他指出:抗日战争“必须是持久的,长期的,我们要坚持。必须是全面的、全民的,我们要发动。必须是主动的,自主的,我们要争取。”他的讲解历时两天,在学员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大大鼓舞了学员的士气,增强了他们抗日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心。

叶剑英组织第一期学员进行了一次大型的军事演习。由于准备充分,组织严密,动作逼真,近似实战,获得了学员与训练班很好的评价。

训练班军事课程以游击战术、游击战斗、以及爆破技术为主。经过学习,学员们对游击战术都有很深的体会。

199年5月日第一期学员举行了盛大的结业典礼。会后,学员们纷纷请叶剑英题词。叶剑英给大家题词: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去!

要做大事,不做大官!等等,这些题词给学员们以很大鼓舞。

结业后的胡春台回到了家乡。他立即将在学习班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战中。

胡春台第一次伏击日本鬼子选在岳州县城的近郊。事先,胡春台就得到消息,日军有五辆军车经过东郊三眼桥。随车押车的只有十几个日本兵。这可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日本兵在岳州县还没有遭到过伏击。他们大摇大摆的开着五辆汽车往城郊奔驰着,车上满载着被服和枪支。他们要前往金凤桥山本少佐的驻地,运送补给和一批枪支弹药。负责这次押运的是日军中佐井上一夫。

日军的五辆汽车依次行进在公路上,井上一夫坐在中间一辆汽车的驾驶室。他悠闲地哼着歌曲《樱花》,这个时节,日本国内的樱花想必已经早开放过了。

就在他们快要经过三眼桥时,突然,前面的一辆军车噗嗤一声轮胎泄气。驾驶军车的日军军曹连忙跳下驾驶室查看。

“哒哒哒。。。”几声机枪声响起,跳下汽车的军曹倒在车旁。

“打!给我狠狠地打!”胡春台发出命令。

枪声惊醒了正在哼唱歌曲的井上一夫,他立即跳下汽车,躲在驾驶室旁边,指挥着日军反抗。

“轰,轰!”手榴弹响起,井上中佐没来得及拔出指挥刀,就被手榴弹击中了要害。他无声的倒下了,剩余的十几名日本兵慌了手脚,他们拼死抵抗。可是,哪里顶得住胡春台周密计划过的攻击。没用几个回合,车上的十三名鬼子兵全部殒命。

“哈哈哈。。。首战告捷,快,赶紧上车搬东西!”胡春台指挥着自己的人马。

早就准备好的游击队员们迅速爬上汽车,将那些枪支弹药和日用品全都搬上了小独轮车。这种车子,俗名叫‘鸡公车’能够载重三四百斤,只需要一个人推着就足够了。

转眼之间,五辆汽车上的物质被游击队搬得干干净净。

胡春台、胡坤、胡凤初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他们每人抢了几把三八大盖枪,胡春台摘下井上中佐的那把东洋刀。他反复地观看着,嘴里连声赞叹着“好刀,好刀!”

“叔,这把刀就赏了我吧。”胡坤笑嘻嘻地说着。

“嗯,赏给你啦!记住,好好打鬼子。”说着,胡春台将那把亮闪闪的指挥刀扔给了侄儿。

这一仗游击队缴获颇丰。共计长枪五十支、短枪十支、手雷五箱,子弹几千发,还有被服等一大堆。

“哈哈哈。。。。这下,我们打日本有了本钱,小日本算什么,我们呀,就专门打他们的辎重队,也叫小鬼子尝尝我们游击队的厉害。”胡坤满面笑容,他的第一中队总算是拥有了一批真枪实弹的武器。

游击队的伏击震动了驻守城里的池田司令长官。他暴跳如雷地叫来了保安团长李瑞臻。

“你的,快快地给我查清楚,究竟是什么人的这么大胆,敢袭击皇军。限你三天,一定要给我一个准确地回报!你的,明白?”

李瑞臻绷紧了双腿,大气都不敢出一个。皇军遭袭,他这个保安团长难辞其咎。嗫嚅了半天,他终于憋出一句话“太君的放心,我这就派出密缉队,三天之内一定查出袭击皇军的罪魁祸首。”

“嗯,你可要抓紧了,三天之后,要是没有查出结果小心你的脑袋!”池田少将冷冷地吐出了这句话。

李瑞臻不敢懈怠。他连忙召集密缉队长许黑生商议查找游击队的行踪。一番密语之后,许黑生带着几个手下出发了。

许黑生,大名叫做许其武。他本是个无赖,成日里在**里鬼混。因为生得黑,人们忘记了他的真名,都叫他的小名黑生。他的姐姐许爱霞嫁给了李瑞臻。凭了这层关系,李瑞臻叫他当上了密缉队的队长,他的弟弟许智武也当上了密辑队的小头目。

许黑生等几个人装扮成茶叶贩子,拿着扁担,麻袋下乡转悠。他们的狗鼻子格外灵,只要哪里有人群聚集,他们总会凑上去吆喝几声“收茶叶喽,老叟无欺,一分价钱一分货,收茶叶喽。”他们穿行在各个乡镇,暗中打探游击队的下落。

许黑生一行人来到了金凤桥,他们坐在一个凉亭里稍作休憩。看见凉亭里早就坐了一些人,他们正在兴高采烈地讲述着前两天胡春台游击队伏击日本鬼子的事情。

“你们没看见呀,那个日本中佐刚刚跳下汽车,轰地两下,手榴弹就在他身边爆炸了。他没来得及挣扎就倒下一命呜呼了。哈哈,真解气!”一个老者正在绘声绘色地讲述那次伏击战。

许黑生装作若无其事地问了一句“是谁这么有本事,一下就打死十几个日本人。”

“这还用问吗,就是康王桥的胡春台和他的侄儿胡坤呀。你们不知道,那个胡坤能飞檐走壁,十几个人拢不了他的身。嘿嘿,小日本鬼子这下可遇到克星啦。。。”老者眉飞色舞,一口气地夸赞着游击队。

说者无意,听者留心。许黑生心头一阵激动,真是踏破铁鞋无处觅,得来全不费工夫。他稍作逗留立即带领着几个手下飞快地奔回了县城。

“嗯——,你的说的都是实话?袭击井上中佐的是胡春台的干活?”池田将军眉头紧锁,他死死地盯住许黑生问。

“太君,千真万确!这个胡春台良心大大地坏了坏了的,他们有好几百人,就在康王乡招兵买马。如果不迅速地收拾他们,说不定他们还会弄出更大的动静。”许黑生堆起满脸的谄媚,向池田将军献策“太君,康王乡的,我的熟悉,我愿意为太君带路,抓住了胡春台。。。”说到这里,黑生停顿了一下。

“你的,良心大大的好。只要抓住了胡春台,皇军大大的奖赏你。”

“嗨!小人愿意效犬马之劳。”黑生连连点头哈腰。

“哟西,你的带领仲山少佐悄悄地包围康王,一定要把胡春台的家人统统抓来。”池田下达了指令。

康王乡坐落在岳州东乡,王卯大山横亘在西面,昆山守护在康王东方。康王有一座康王桥,离康王桥不远处有一座落马桥。相传古代有一位将军带兵在此围剿农民起义军,正巧,他遇见了农民军的首领。双方一场激战,直杀至天黑仍未分出胜负。这位将军求胜心切,点燃火把夜战。谁知,中了起义军的埋伏。黑暗中被农民军首领一刀砍去了首级,将军心中万分惊骇。他连忙骑在马上一路狂奔,跑呀跑,直跑到东方发白仍在狂奔。农田里,一位老者正在放水,突然,他看见一个无头将军骑在马上狂奔。老者大喊“快来看呀,那马背上的将军没有头颅还在死命的奔跑。”

这一声喊不要紧,那位骑在马上的无头将军一听这话,立即醒悟,一个倒栽葱猛地从马背上滚落下来。

他滚落的地方恰好有一座石拱桥。从此,这座桥就被人们叫做落马桥。

胡春台的老家就住在这落马桥附近。远远近近的人们都闻听到胡春台打了胜仗。参加游击队的人越来越多,只是苦于枪支太少,他们只好拿起梭镖、大刀演练杀敌本领。

这天,仲山少佐带领着日伪军六百余人,半夜出发,趁着天没亮,悄悄地包围了胡家大屋场。一声号令,日寇乱枪齐发。

听到枪声,胡春台一个鹞子翻身,迅速地爬将起来,他指挥着游击队员和乡亲们往后山撤离。他自己则带领着一帮游击队员们死死地守住村口。日伪军的进攻受到了抵抗,李瑞臻手提着驳壳枪督促着保安团的士兵们往前冲。刚刚一露头,就被一梭子机枪子弹撂倒了几个。

伪军们一见这个阵势,吓得趴倒在地,朝着天上胡乱放枪。

李瑞臻一见,立刻抢过一个伪兵手里的话筒喊着“胡春台,你们被包围了,赶快投降!否则,皇军就会将你们消灭干净!”

话音刚落,胡春台抬起手就是一梭子打过去,差一点就击中李瑞臻。吓得他一缩脖子,连忙躲在一颗大树后面。

胡春台眼见得游击队员们撤离到后山上,乡亲们也纷纷躲避。他无心恋战,命令游击队员们一阵手榴弹猛烈地投向伪军。趁着烟雾,胡春台领着游击队员们溜到了后山,与部队会合。

胡春台松了一口气。这里是山林,易守难攻。只要钻入了密林里,任他日伪军再多也奈何不了游击队。

此次,日伪军的围剿没有取得任何战果,只是抓走了几个老百姓,充做俘虏。

胡春台的游击队开始小有名气。他们接连打了几个伏击战,到了1940年,胡春台已经拥有近千人枪,胡坤手下也有足足00人。成为了岳阳地区不可小觑的一支抗日队伍。(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