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老谋深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六老谋深算

日军第九军司令长官冈村宁次坐在武汉的大本营里,面对着五万分之一的军用地图已经站立了足足两三个钟头。他对于这张地图实在是太熟悉了。早在一九二八年他还是大佐时,曾受他过去的学生,北洋军阀的枭雄——孙传芳之聘,担任军事顾问。

一九0六年,冈村宁次在日本清政府士官学生培训班上担任军事教官,那时的他还只是一个小小的中尉。一批清政府输送的留日学生就在他的管辖之下,后来发迹的一些著名中国将领阎锡山、何应钦、孙传芳等都是他一手培育出来的得意门生。就连国民政府的总统蒋介石先生也都受到过他的亲自教诲。

谁都没有想到,当年的教官与学生会在十几年之后在中国的大地上一较高下,拼个你死我活。

冈村宁次就任孙传芳的军事教官不久,就发现这个往日的学生孙传芳竟然小气得可怜。每月付给他的薪金竟然只有区区几百元,面对这点儿薪金冈村宁次微微一笑。他不在乎薪金的多少,他肩负着另外的秘密使命。他是大日本的军事谍报官员,他负责的情报机构曾多次获取到中国的外交、政治、军事机密。这为他日后顺利的解决上海“五卅惨案”奠定了基础,为此,他受到军部嘉奖,军阶也顺利地从中佐提升到大佐。

从事情报收集是他的老本行。他利用担任孙传芳军事顾问的便利条件,偷偷地窃取到了江南地区五万分之一的军用地图。他对于武汉地区以及江南广袤地区的山川河流了如指掌。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日本军部在挑选武汉作战军事方面的统军人才时,才首先想到了他。果然,在攻取武汉的战役中,冈村宁次不负所望。他仅用了十几万兵力,花费了半年时间,就打垮了国军四十五万军队,夺取了中南重镇武汉。逼使蒋介石实行战略大转移,将国民政府迁都到大西南的山城重庆。

眼下,他又担任起挥戈南下夺取长沙的重任。他有一个习惯,每当大战之前,他一定要对这一场即将到来的战争提前进行好几个月的研究。早在大战未来临之前,他就未雨绸缪,事先就把进行战争所必需的前期侦查工作提前做完。他和土肥原贤二两人都是从事谍报工作方面的高手。他们的手下早就麋集着一大批军事情报人员,他们还利用渗透的方式,劝降那些国军的高级别人士,成为他们的走狗,成立傀儡政府,为他们效忠。他们还运用威逼利诱的手段收买那些下层丧失良心的中国人,变为他们的眼线,侦探。他们利用这些汉奸走狗为他们收集情报,充当奸细。

冈村宁次根据汉奸们收集到的情报,再加上早些年他窃取到的军事地图,反复对比,反复斟酌,然后形成一整套军事进攻方略。

眼下,冈村宁次正面对着这张五万分之一的军用地图,仔细地推敲每一个军事进攻方面的细节。从军力的配置,武器弹药的配比,后勤的保障,到进军路线的选定,以及军事进攻可能会遇到的抵抗等等,他都一一作出精确的判断。

按照日军的军队设置,他手下总共掌握了五个师团三个独立支队,外加海军三十余艘战舰与一些海军陆战队。能够动用的航空兵力一齐加起来,他手头总共握有十万兵力。可是,对手蒋总统的第九战区拥有五十四个师,拥有兵力四十三万人马。而且,他们随时都能够得到大后方的有力支援。一旦战局对国军不利,蒋总统随时能够抽调兵力予以补充。

战争非同儿戏。中国古代的军事家孙子就曾说过“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冈村宁次是个中国通,他在中国许多年,对于中国军事方面的始祖孙子的论述早就做过精深的研究。他懂得,他手里只有区区十万兵力。要以少击多,夺取长沙战役的胜利,他必须精打细算,他必须集中优势兵力消灭眼前强大的敌人。

他仔细地研究过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他还细致地研究过毛泽东的战略战术。他发现毛泽东最善于使用优势兵力击破强大的对手。他对毛泽东的游击战也有深入的研究,他根据毛泽东的战略战术写出了《以优势兵力对优势兵力》一书,用以指导日军高、中级军官。

他在制定军事战略的时候,对于日军与国军的军力配置从来都是以一当五,甚至以一当十来考虑的。他相信日军的武器、战斗力、战略战术都远远超出国军。他更相信他的兵士们的战斗信念,他们是一支用武士道精神武装起来的皇军,皇军是不可战胜的。

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他深信不疑这条军事信条。他对自己的部队有着深切的了解,他相信日军士兵的军事素质远远超出他的对手。他从来都不怀疑他的士兵的单兵素质。论射击、拼刺刀,敌手都远远落在后面。更何况,他还拥有制空权。武汉一役,国军的空军损失殆尽。日军的飞机能够在未来的战争中发挥想象不到的威力。

冈村宁次是一个精细的人。在考虑战争时,他对于每个单兵的武器、弹药、粮食的携带量都做出了精准的计算。他相信他的士兵拼刺刀是强项,能够在近距离拼刺中获胜。

冈村宁次的目光最后扫视了军用地图一眼。他下定了决心,敲定了最后的作战方案——江南作战指导大纲。大纲的作战方针是,以主力隐蔽进行战争准备,以一个师团在湘赣边境进行策应攻击;一0六师团为主力,师团长中井太郎。另外配属一0一师团一部,共约一个半师团。作战以奇袭为主,力争速战速决。

另一路,鄂南方面的三十三师团,九月一十九日在通城一带集结,以策应主力第六师团、第三师团、上村支队和第十三师团奈良支队向长沙方向的攻击。

冈村宁次在正面集中两个师团的兵力,依靠赣西、鄂南为侧翼,分三路攻向长沙。

他还暗自准备了一手,他相信他这个杀手锏一定会在最关键的时刻,起到关键的作用,能够一举制敌于死地。

想到这里,他轻松地笑了笑,伸了个懒腰,向副官下达了命令:军指挥所向南推进,移驻咸宁!

他要按照自己的习惯就近指挥,完成对长沙的总攻击。(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