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七十六章 豫湘桂战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世界大战进行到一九四三年,战争形势已经开始出现根本性的转变,德日意法西斯已面临着必然失败的命运。在欧洲战场,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于这年二月以巨大的损失,全部歼灭了被包围的万德军,俘虏9万,其中包括以德军元帅鲍利斯为首的许多高级将领,取得了战役彻底的胜利。

其后,又于同年8月取得了科尔斯克战役的胜利。战场形势已经完全扭转,苏军从战略防御进入到战略进攻阶段。

美军于194年8月占领意大利西西里岛,巴多里奥政府于9月与英美签订了无条件投降停战书。

进入到194年,日本帝国主义陷入了严重的危机。

日军经过长期准备于1941年1月采取突然袭击发动的珍珠岛战役所取得的初期优势已经不复存在。

美军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反击,已经彻底扭转战争态势。美军进行的逐岛大反攻,取得了惊人的胜利。

194年8月,美军在所罗门群岛的反击中,将日军逐出最后一个据点布肯维尔岛,大获全胜。这一胜利曾使日本举国震动。

194年秋,日军开始在中国实行以策应太平洋战争为主要目的的作战方针。目的是为了挽救它在太平洋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在湖南地区,日军先后于194年11月发动了以破坏中、美、英联军反攻缅甸作战计划为主要目的的常德战役。

常德战役自194年11月日开始至1月5日,经过50多天战斗结束。此役,日军投入兵力十万,国军投入兵力6万。

这次战役十分惨烈,中国军队广大官兵浴血奋战,英勇杀敌,战死师长人,特别是守卫常德的第五十七军8000余官兵,长期坚守危城,予敌以大量杀伤,最后仅存100余人。这次战役国军伤亡官兵5万余人,日军方面伤亡4万余人,有三名联队长被击毙在常德战场。

常德战役刚刚结束不久,日本驻华军第六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就制定了豫湘桂战役的计划。在计划案中,他极力主张集中优势兵力,打通京汉、粤汉铁路。

此次战役投入兵力之多,经历时间之长,都是日军侵华战争以来最突出的一次战役。

豫湘桂战役从1944年4月开始,至年底结束,历时八个月。日本东京大本营称之为“一号作战”,战役的目的就是为了打通中国大陆通道,确保在太平洋战争中的供给线,挽救濒临灭亡的日本海军。

日军自194年下半年开始在太平洋战场失利后,即计划紧缩防地,建立‘绝对国防圈’。按照日本大本营的设想,所谓的‘绝对国防圈’是从千岛群岛至小笠原群岛至南洋西部至新几内亚西部至巽他群岛至缅甸等地一线的防守体系,它包括菲律宾和中国,其核心是中国和日本本土。其连接线则是从日本本土至朝鲜至中国东北、华北、华中、西南至越南、缅甸的铁道线。

194年下半年开始日军在太平洋和东南亚战场吃紧,由盛转衰。岗村麾下已经调走了五、六个师团,这几乎占据了他兵力的一半,用以补充南太平洋战场。剩下的部队守卫主要城市和交通干线犹显得不足,别说是主动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了。岗村只好兴叹“良将无兵,犹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发动一号作战还有以下原因:

第一、194年11月6日,中美空军第一次从大陆起飞,袭击台湾新竹。引起了日军方面的高度重视。当时美国驻华空军已有140架飞机。而且还在不断增加。估计到1944年春夏总数将超过500架。

194年起,美军又在中国西南修建供远程战略轰炸机B9飞机使用的机场。准备袭击日本本土。为了防止这种危险,日军迫切需要摧毁中美的飞机基地。

第二、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侵占东南亚,东印度岛和太平洋诸岛之后,对这些地区的供给和掠夺的战略物质主要靠船舶运输。

随着太平洋战争的发展,日军海军战船不够,征用运输船用于海军。因此,运输船锐减,新造船远远不敷需要,给他们的战时生产的运转和军队的供应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日军根据情报分析,盟国将切断他们的运输线,断绝日本本土与南方资源产区的连通,以断绝日本的战斗力来源。为了防范于未然,继续掠夺资源,援救驻扎在这里的50万驻军。日军迫切需要打通从我国东北到新加坡的陆上交通线。

第三,194年日军占领缅甸之后,盟军开辟了驼峰空中运输线。后来又修建了史迪威公路,大量战略物质源源不断运抵缅甸。日军感到了来自印度、缅甸、云南方向的压力。企图通过一号作战先发制人,消灭中国军队的主力部队。占领桂林、柳州一带来保障其对华南的占领。基于以上考虑,日军决定发动“豫湘桂”战役。为此,他们在国内拼凑了14个步兵旅团,7个野战补充队悉数运来中国。再加上华北、华中、华南的军队共计51万人。一次集中这么巨大的兵力,这在日军还是第一次。

其作战方针是“于1944年春夏季节先由华北、继由武汉地区及华南地区分别发动进攻...先后对黄河以南京汉铁路南部及湘桂、粤汉铁路沿线之要地,分别予以占领并确保之”。

一号作战规定的作战距离是:黄河、信阳之间约400公里,岳州、衡阳之间约400公里,衡阳、广州之间约为600公里。在这样广阔的范围内要击垮中国军队以打通漫长的交通线,其作战规模之大,实属空前。

一号作战的规划最初由冈村宁次提出。战役第一阶段亦由冈村宁次负责指挥。任务是打通京汉铁路,恢复北京至汉口之间的铁路交通。他投入的兵力是华北方面军所属的第110、第7、第6师团,战车第师团、骑兵第4旅团,混成第7旅团,以及方面军直辖的第7师团。总兵力约十五万。他要对付的是第一战区,该战区的司令官是蒋鼎文,他为人懦弱,实权掌握在副司令长官汤恩伯手里。

4月17日,日军第7师团分两路向中牟中国军队扑过来,拉开了大战序幕。18日拂晓日军000多人在0多门重炮的掩护下,向担任河防任务的8集团军暂编7师阵地猛攻。在阵地上进行了八个小时的攻击,守军阵地被突破。

日军再次向密县一带山地进攻,为以后向汤恩伯发动进攻做准备。4月19日下午8000名日军分作两路,一部向南,一部向西南出发,0日晚切断了新郑和许昌之间的交通,国军仓促迎战。1日拂晓,以另一路日军会合开始进犯新郑,至正午前后,日军将新郑完全占领。

在此之前,日军步兵第二十二联队刚刚一渡黄河,就于18日派出的先头部队进攻郑州。他们夜间急行军,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于19日黎明到达郑州火车站附近,直到日军用绳梯攀登城墙时,才被守军发现。由于来得突然,守城部队几乎没有抵抗就纷纷从城墙上后撤了。日军占领了郑州城的一部分,随后,日第7师团郑州挺进支队也赶来,守军第85师向郑州西方逃去。0日下午,链接平汉和陇海两大铁路的重镇郑州就这样轻易地丢失了。

重庆,蒋介石接到郑州失守的消息,大为震怒。他电令第一战区各指挥官一定要顶住日军进攻,否则,严惩不贷。

可是,为时已晚。大批日军潮水般沿着铁道线直扑河南沿线城市。河南沦陷入日军手中,日军豫湘桂战役的第一阶段战役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剩下来的事情就是南下夺取湖南长沙,实行整个战役的第二阶段战略任务。

岗村宁次信心满满,他这个老中国通相信,他的军刀所指必定能够所向披靡,打通中国大陆的交通线的任务指日可待。(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