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十七章 日本投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为了达到迫使日本军国主义迅速地投降,美国决定对日本使用刚刚生产出来的原子弹。

1945年8月6早晨8时整,一架B-9美机已经装上了一颗5吨重的原子弹。此时正奉命来轰炸广岛。

9点14分17秒,那架装载着原子弹的美机上的视准仪对准了广岛一座桥的正中时,自动装置被打开了。几十秒种后,‘小男孩’原子弹在离地600米的空中爆炸,立即发出令人眼花目眩的强烈的白色闪光,广岛市中心上空随即发生震耳欲聋的大爆炸。顷刻之间,城市突然卷起巨大的蘑菇状烟云,接着便竖起几百根火柱,广岛市马上沦为焦热的火海。

广岛是日军重要的军事基地,是日军陆军之城。日军本土防卫军第二总司令部的所在地,周边地区还拥有一些重要的海军造船厂。摧毁了这座城市,日军遭到极大的创伤,再没有能力支撑其侵略战争。原子弹爆炸的强烈光波,使成千上万人双目失明;10亿度的高温,将一切都化为灰烬;放射雨使一些人在以后0年中缓慢地走向死亡;冲击波形成的狂风,又把所有的建筑物摧毁殆尽。

原子弹爆炸之后,处在爆心极点影响下的人和物,象原子分离那样分崩离析。离中心远一点的地方,可以看到在一霎那间被烧毁的男人和女人及儿童的残骸。更远一些的地方,有些人虽侥幸还活着,但不是被严重烧伤,就是双目被烧成两个窟窿。在16公里以外的地方,人们仍然可以感到闷热的气流。

应当说原子弹爆炸之后,整个广岛一片惨景,整座城市化为了一片废墟。当时广岛人口为4万多人,靠近爆炸中心的人大部分死亡,当日死者计8.8万余人,负伤和失踪的为5.1万余人;全市7.6万幢建筑物全被毁坏的有4.8万幢,严重毁坏的有.万幢。

广岛原子弹爆炸之后,日本军国主义者并没有立即同意接受波茨坦最后通牒,即无条件投降。他们竭力掩盖广岛事实真象,把希望寄托在苏联的调停上。

广岛的毁灭给日本朝野带来极大震动。次日10点,日本内阁举行最高战争指导会议,讨论日本是否接受《波茨坦公告》。内阁六大巨头全部参加。他们是:首相铃木、陆军大臣阿南大将、海军大臣米内大将、参谋总长梅津大将、军令部长官丰田大将、外务大臣东乡。会上,首相铃木、外相东乡主张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条约,而以陆军大臣阿南为首的军方人士则坚决主张对《波茨坦公告》不做任何考虑。天皇希望停战,军方不接受投降。屈服于多数军方的压力,铃木首相于8日代表日本政府向新闻界发表谈话:政府的态度是默杀《波茨坦公告》。

所谓默杀,亦即不予置理,默然无视,这是另一种形式的拒绝。

外相东乡大臣将苏联对日宣战事奏告天皇,请求天皇接受《波茨坦公告》。天皇沉思片刻,他早在美国投下原子弹之时就产生了停战的愿望。于是,天皇叮嘱东乡大臣转告铃木首相他的旨意:“鉴于敌方使用了新型炸弹,日本已没有力量再打下去了,应尽早努力结束战争。”

9日上午10点半,铃木首相再次召开最高战争指导会议。会议中间又传来消息,“美国飞机在长崎又投了一颗原子弹”,顿时,四座愕然。外相东乡更显焦急,他急忙说道“宝贵时机不能再错过,大日本国已危如累卵,若再拖延,局面更加不可收拾。”

阿南不甘服输,他气势汹汹地说“日本还没有打败。如果敌人进犯本土,必让他们付出惨重代价!”

双方各执一词,不肯退让。争论到下午1点,主战、主降两派势均力敌,仍然是三比三。铃木、东乡、米内主张接受无条件投降;阿南、梅津、丰田坚决反对。铃木无奈,于是宣布休会,交内阁会议讨论。

午饭后,内阁会议在首相官邸举行。但在阿南、丰田、梅津等主战派恫吓下,部分阁员或收回了接受《波茨坦公告》的观点,或沉默不语,内阁会议开到深夜10点,无果而终。

面对危局,铃木与东乡私下商量:奏请天皇召开御前会议裁决。

御前会议上,在双方各执一词的情况之下,铃木宣布由天皇“圣裁”。天皇环顾左右悲怆地说:“国力疲惫。难能再有力量保卫本土,再打下去,只能使日本生灵涂炭,朕同意按外相提出的条件,接受盟国公告。”

铃木唯恐夜长梦多,突生变化。连夜向内阁成员宣布了天皇“圣裁”,全体阁员一致表示服从。

10日上午6时,外务省将求和电文分别发给驻瑞士公使加嫩与驻瑞典公使冈本,向他们通告了天皇的态度和政府的决定。要求两人将求和电文转达给美、英、苏、中四国。

与此同时,主战派却阳奉阴违。阿南当天在陆军省传达投降决策时,言词中流露出对主和派的极度愤懑,称自己被逼接受“圣裁”。他一手提拔的一批少壮派官佐立时喧嚣起来,大吵大闹,大肆辱骂主和派。在阿南的默许下,这伙少壮派军官私下里起草了一份公告,以阿南的名义播出。于是在同一天里,日本国民听到了内容迥然不同的两份文告。

阿南随后变本加厉,以日本大本营的名义向国内外日军、包括中国派遣军下达了继续作战的命令。

冈村宁次就是在这个时候接到了国内的通报,他内心极度不满。按照他的本意,在中国大陆日军仍然占据着主动权。他手里握有105万军队,仍然能够和中国军队进行一番生死较量。

就在这个极度危险的时刻,日本国内发生了一部分少壮派策划‘起义’,妄图逼迫天皇收回成命的事件。

8月1日,凌晨,日本从美国的无线电广播中,收听到了同盟国对日本求和文告的立场:自日本投降之时起,天皇及政府的统治权限,应置于盟军最高统帅管辖之下,其最后的形式,应遵照《波茨坦公告》,根据日本国民的自由意志决定。

在1日上午召开的最高战争指导会议上,主战派强烈要求追加投降条款,否则将拼死作战。

田中等少壮派趁此机会,在陆军省防空洞召集秘密会议,他们策划发动‘起义’,计划扫除主和派的首领铃木、东乡等人,占领皇宫,促使天皇收回求和成命。

8月14日10点50分,最后一次御前会议举行,军方代表阿南与梅津仍坚持就投降条件进行谈判,如盟国不许,即继续战斗到底。

天皇忧心如焚,其实,他胸中早已拿定了接受《波茨坦公告》的主意。他以低沉的语调说:“朕仔细听取了反对接受盟国回复的各种意见,但朕的看法仍然不变,现在重申一下。”他展开拟就的诏令:“继续战争一无是处,徒然继续造成破坏,此时此际,简而言之,以接受盟国之要求为宜。”裕仁天皇最后要求内阁迅速起草宣告终战的诏书,由他亲自向国民宣读。

晚7点,天皇诏书稿敲定,天皇庄重地签上了“裕仁”两字,又盖上玉玺。阁员们逐一在《终战诏书》上签字。临近半夜,天皇在御用办公室手捧《终战诏书》,开始对着广播亲自念了起来:

“朕深鑒於世界大勢及帝國之現狀,欲採取非常之措施,收拾時局。茲告爾等臣民,朕已飭令帝國通告美、英、支(支那,即中國)、蘇四國,願受諾其共同宣言。

蓋謀求帝國臣民之康寧,同享萬邦共榮之樂,斯乃皇祖皇宗之遺範,亦為朕所眷眷不忘者。曩者,帝國之所以向美、英兩國宣戰,實亦為希求帝國之自存於東亞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國之主權,侵犯他國之領土,固非朕之本志。然交戰已閱四載,雖陸海將兵勇敢善戰,百官有司勵精圖治,一億眾庶克己奉公,各盡所能,而戰局並未好轉,世界大勢亦不利於我。加之,敵方最近使用殘虐之炸彈(核武器),頻殺無辜,慘害所及,實難逆料。如仍繼續作戰,則不僅導致我民族之滅亡,並將破壞人類之文明。如此,則朕將何以保全億兆赤子,陳謝於皇祖皇宗之神靈乎?此朕所以飭帝國接受聯合公告者也。

朕對於始終與帝國同為東亞解放而努力之諸盟邦,不得不深表遺憾。念及帝國臣民之死於戰陣、殉於職守、斃於非命者及其遺屬,則五臟為之俱裂;至於負戰傷、蒙戰禍、失家業者之生計,亦朕所深為軫念者也。今後帝國所受之苦固非尋常,朕亦深知爾等臣民之衷情;然時運之所趨,朕欲忍所難忍、耐所難耐,以為開萬世之太平。

朕于茲得以維護國體,信倚爾等忠良臣民之赤誠,並常與爾等臣民同在。若夫為情所激、妄滋事端,或者同胞互相排擠、擾亂時局,因而迷誤大道,失信義於世界,此朕所深戒。宜舉國一家,子孫相傳,確信神州之不滅。念任重而道遠,傾全力於將來之建設,篤守道義,鞏固志操,誓必發揚國體之精華,期不落後於世界之進化。望爾等臣民善體朕意。”

田中等叛乱分子原定8月15日凌晨时‘起义’,他们得到天皇定在15日中午播发《终战诏书》的消息后,决定提前行动。

8月15日凌晨1点,叛乱开始。皇宫很快落到了叛军手中,各进出口被封锁,通讯被切断。近0位要员被逮住、关押。标有“帝国近卫师团”的军用卡车,满载全副武装的日军在街上奔驰。他们的肩上都挂着白带子,这是叛军识别标志。

与此同时,一辆载着“国家神风团”的卡车由横滨开往东京,黎明时悄然停在了内阁首相铃木的官邸前。铃木早已得悉了近卫师团叛乱的消息,逃避到别处去了。以佐佐木为首的“国家神风团”是另外的反叛者,事先与田中一伙没有联系,属不谋而合。

此时,另一队叛军到了广播协会,叛乱头目之一的井田闯进广播室,命令播音员安木玲子:“马上做好播音准备,长官要播音。”他所指的长官即是田中少佐。田中狗急跳墙,欲向全国国民与军队讲话,煽动他们抗拒投降,一起造反。就在这时,响起了尖厉的警报声,是美机空袭。播音员安木玲子急中生智:“快走,当心挨炸弹!”说着在播音器上做好手脚,然后溜之大吉。井田摆弄机器,可怎么也不响。

不一会儿,田中少佐果然来了广播协会,用手枪逼着播音员立野:“早上5点钟的新闻节目我来讲,我只讲10分钟,给我开机关调节好。”他知道“起义”已凶多吉少,但仍不甘罢休,想迫使天皇收回成命。

立野拒绝:“没有东部军司令官田中大将的命令,不准广播。”

这时,东部军分头出动镇压叛军,田中大将在森严戒备中径直进入近卫师团部,突然出现在叛军头目石原面前,他手指口斥石原“你是皇军军官,竟敢胆大妄为违抗天皇命令,把他关起来!”石原见几十支枪口对着自己,只得束手就擒。

田中跨上军用吉普吩咐警卫“去皇宫。”车抵皇宫,田中召来近卫师团第二联队长芳贺呵斥道“谁让你来皇宫的?你执行谁的命令?”芳贺吓得脸无血色,不知所以,低头嗫懦:“卑职有罪,求司令官宽恕。”

田中点了点头:“你可以将功赎罪,我现在命令你,把你的部队立即撤出皇宫,回原驻地待命。没有我的命令,不许任何人调用一兵一卒。如有叛乱头目投奔你处,一律扣押,明白吗?”“明白。”芳贺立即行动,带着所部跑步出宫。

广播协会里,田中仍在纠缠不休,咆哮着威胁工作人员。此时,占据协会会长办公室的叛军叫他听电话。几分钟后,田中沮丧而又绝望地走出了广播协会,这是田中大将的电令,通知他各路叛军都已撤回了原驻地,命令他缴械投降。

田中眼看大势已去,他心有不甘,走到皇宫前草坪上,对着自己前额开了一枪。另几个叛乱头目如古贺、椎崎等,或开枪、或剖腹自尽,井田、石原等被捕,听候发落。

一场叛乱终于平息,这时已是8月15日上午8点钟。

按照内阁首相铃木的命令,日本广播协会发出了一条紧急重要通知:天皇发表了一份诏书,将于今天中午广播。此项特殊通知不断重复播发。

如何把天皇的录音片安全地送到广播协会呢?叛乱虽已平息,叛军也已从皇官撤离,可是军队中反对投降的大有人在。谁能担保没有死硬分子潜伏暗处伺机打劫?又有谁能保证皇宫警卫队中没有叛逆者?

最终采取了宫内省庶务课长笕素彦的建议,即先由他端着写有“拷贝”字样的录音片,招摇而过。几分钟后,由天皇侍从冈马挎着装有饭盒的背包,经此路出宫,录音片就藏在背包里的饭盒内。

11点钟敲过,天皇录音片送进了第八播音室。为保证播音质量,临时议定先作试播。就在试播时,一名宪兵中尉,听到录音后,突然抽出佩刀大叫:“不许广播,这不是天皇讲的,我要把他们杀了!”说着向播音室冲去。

东部军司令部的一个参谋眼疾手快,一把扭住那中尉双手,厉声喝止:“不许胡来,否则军法从事!”随即命令部下把他拖出去关押起来(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