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十八章 抗战胜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御文库地下室,天皇在侍从们的簇拥下走了进来,在此迎候的铃木首相、平沼议长等大臣全体起立鞠躬,神情肃穆。

天皇在一台收音机旁的椅子里坐下,准备监听自己的录音播放。他双眼怔怔地盯住对面一点,不时轻轻叹息着,众大臣也都面露惶惶之色。

整个日本国,国民和军队都已停止了一切活动,守候在收音机边或扩音器下。“马上要播送重要广播了,请全体起立。”播音员的声音有些发抖。大日本国内,除天皇一人,全都站了起来。奏完国歌,天皇的声音传向日本与世界的各个角落:

朕深鉴于世界大势与帝国之现状,欲以非常措置收拾时局,兹告尔等忠良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接受其联合公告……

各同盟国也收听到了天皇的投降令——《终战诏书》。8月15日当天,中、美、英、苏四国正式宣布了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

冈村宁次听到了天皇的《终战诏书》,他低着头,沉默了许久,一句话都没说,只是轻轻地叹息。

他的美梦彻底破灭了。他计划中的军事进攻被迫中止,他决定了:遵从天皇命令,向国民党政府和中央军投降。

不过,他下达了一项命令:只向国军投降,共军如果前来受降,必要时,可以武装自卫。

岗村在南京正式向国军投降了,他交出了自己的佩刀,很快,他就被关押起来。历时八年的抗日战争终于以中国人民的胜利宣告结束。

历史永远地记住了这一刻,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

全中国沸腾起来了,到处都能够听见震耳欲聋的鞭炮和锣鼓喧天的声音。中国人民经历了太多的苦难,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远在湖南湘西的省立第十一中学也加入了庆贺的队列里。这些莘莘学子们刚刚听到小日本投降的消息的时候,他们年轻的面孔上起初显示出迷茫,不知所措的表情。八年了,每一天,他们做梦都是打败小日本,回到家乡。可是,当胜利真正来到的那一刻,太出人意料。他们简直难以相信这一切都是真实的,直到大街上噼噼啪啪地响起鞭炮声。他们这才高声欢呼“胜利啦,我们胜利啦!”同学们相拥而泣。他们顾不上擦去泪水,激动的泪水尽情流淌。是啊,坚持了八年,谁能够不高新兴?

邓琪紧紧地拥抱住闺蜜许云霞,她们跳呀,闹呀,直到累得气喘吁吁,这才停下来。

“琪琪,此刻,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许云霞望着闺蜜问。

邓琪毫不犹豫,脱口而出“我呀,先念首诗你听听就明白啦。”她咯咯地笑着,念道: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她笑着,开心地笑着“我呀,过几天就要下汉口咯...”

许云霞瞪大眼睛问“走?你就要走了,你去哪里呀?”

“我早就拿到师范毕业证书了,我立刻就去汉口,那里有我魂牵梦萦的教堂。我要回到那里去教书育人,或者做一个专职神职人员也挺好的呀。”邓琪咯咯地笑着,她早就打算好了,还是在那个雪峰山上的夜里,她就想好了。

“琪琪,你要走了,我会想念你,你不在身边,我该怎么办?”

邓琪嘿嘿地笑“你呀,大不了找个好人家嫁了呗,你要是有了家,有了孩子,肯定就不会想我啦,哈哈哈...”

“你真不正经!真亏你,怎么想得出来,尽拿我取笑。”许云霞生气了,她嘟哝着小嘴巴。

“好啦,好啦,我的小姐妹,我不过这么一说,你又何必生气?说不定,我要想你了,我就会来看你,你和我,谁跟谁呀,谁叫我们是好姐妹呢...”

许云霞噗嗤一声转怒为笑“真恨不得拧烂你这张小嘴!饶把人气疯了,又想起这些体己话,真叫人气不是,恨不是,笑也不是...”

没几日,邓琪走了。她高高兴兴地随着国军受降部队的汽车走了。学校门前只剩下许云霞孤独的身影,她哭得泪人儿似的。望着奔驰的汽车远去,她仿佛被人摘去了心肝......

抗日战争的胜利震动了国人,蒋介石连忙命令他的部队迅速地抢占各重要城市。他心里最大的隐患就是共产党,如今,抗争胜利了。能够和他争夺天下的最主要的敌手就是在敌后发展壮大起来了的共产党。

经过八年抗战,共产党已经拥有了一支强大的武装队伍。从抗战前的三个师,几万人,猛增到一百二十余万。这可是一支不容小觑的队伍。蒋介石的眼光盯住了南京、上海、武汉、广州、北平、和东北的长春、沈阳、大连等大城市。他命令自己的队伍迅速地开拔,进驻这些城市。他绝不能够容忍这些城市落入到共产党手中。

他的兵力远在西南边陲,要想抢占这么大片地盘和城市,有些鞭长莫及。他颁布命令,命令各地驻军、党政机关立即行动起来,就近接收日军的投降。绝不能够让共产党抢占了先机。另一方面,他请求美国帮助他运送兵员去东北,他要和共产党竞赛,他要抢在共产党的前面,将整个东北揽入自己的怀抱里。

临湘县长王剪波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高兴得不得了。他手舞足蹈地喊道“胜利啦!我们胜利啦!整整七年时间,我们牺牲了多少好弟兄,终于换来了今天的胜利!走!何甘霖,我们立即去临湘县城!”他挥舞着手臂,带领着游击队战士们朝着县城进发。

其实,王剪波早就接到了薛岳司令长官的命令,正式任命他为岳阳行署专员,受降特派员。负责接收岳阳周边地区临湘、崇阳、通城、蒲圻、嘉鱼等地日军的投降事宜。他毫不含糊,立刻就与刚刚赶到岳阳的国军第18军第18师覃善道师长取得了联系。覃师长接到18军军长胡琏的命令,由湖南宁乡火速开往岳阳配合当地行署受降。覃师长的心不在岳阳,他接到军长命令,协助接收完驻岳阳日军的投降之后,立即开赴西北地区。因此,岳阳地区接受日军投降事宜的大权,实际上落到了专员王剪波手里。

王剪波忙的不亦乐乎,他无分身之术,思量再三,他发布了一份告示:

兼临湘县长王剪波为我县政府迁回长安敬告民众书

全县同胞:在劫后重逢的今日,尤其挂满了日本降旗,唱遍了凯歌的今日,知道你们必已由极烦闷极渴望的脑筋里,充满着说不出的愉快和欣慰!回忆二十七年十一月九日暴敌侵占了长安,我们县里的贤达,有的供职在外,有的谦让不遑,不才如我,奉命于危难之际,率故乡子弟抗战守土,本先贤‘当仁不让’之教训,‘民族生命无穷,个人生命有限’之人生观,毅然就职,此即很慷慨很悲壮的宣示于军民,‘不胜不已、不死不已、宁愿三十万人民作整个壮烈牺牲——不被敌杀或阻扰我抗战及抗战不力者我亦必杀之——不愿亡国奴有临湘的遗民。’悠忽七年了,自问抗战不足,扰民有余,又自问必胜与必死信念之坚确,亦非任何环境所能动摇,今日,托国家的威幅,民众的帮助与友军的努力,竟获得我历史上未有的伟大胜利。虽说在我必胜的信念中,认为是必然的事,或许认为尚需相当的继续奋斗时间,今则急转直下,我的兴奋,与全县同胞自无二致。

自暴敌侵占了长安,及其投降,于今日我县政府迁回县治,整整七年了。这个时期中,大都你们的房屋丘墟了,你们的田园荒芜了,你们的父母、兄弟、姐妹、妻儿、有的横遭惨祸了,有的流离失所了,有的光荣殉国了,而我谨遵‘民族至上,国家至上’的昭示,不独对你们的痛苦,未能解除、你们的私益未能保障,而且有时适应军事第一,胜利第一的条件之下,反增重你们的痛苦,剥夺你们的私益,固然你们深明大义,百端谅解,我以本地人做本地事的情感关系,每一思及,倍感难安!现在我国已转危为安并已取得最后胜利了,但愿你们居安思危,闻胜不骄,而且,坦白地告诉你们,此次胜利,若非我中枢领导有方,与盟邦正义的帮助,我们试自检讨,究竟有何制胜之道;就物质上言,赶不上现代的国家,就精神上言,四万万五千万同胞,平心静气的检查,公而忘私的有几个呢?毁家纾难的有几个呢?自动入营的有几个呢?实实在在在前方后方抗战的,仅仅限于一部的动员,倘事前遵照中枢全民总动员的指示,战争或不致延长如此之久,也或许不需要盟军帮助如此之迫切,然则,此次的胜利,是必胜的呢?还是幸胜的呢?

‘殷忧启胜、多难兴邦!’前者,抗战已矣,后者建国诸待努力,或甚于抗战之时,若不及时努力,抗战所得之荣誉固不能保,甚至人不再辱我,我民族亦无幸存之余地,我系中华民国国民之一,同时是公务员之一,在国策之下,站在地脊民贫,文化水准较低之临湘——我的故乡——目睹游击战区人民颠沛流离之残酷,我诸业务合心理上只要求者甚少,杞人忧天,不忍后来者,再蹈覆辙,以血的教训,望及时努力:第一精神的培植,树立中心信仰,保持中国固有道德;第二物质之培植,注重子弟科学教育,发展农工商,以厚民生和国力,务脚踏实地,迎头赶上现代的国家,才不失为现代的国民,才能与我全国的同胞,共同保持既得的国际地位,及享受永久和平的幸福!

第九战区挺近第七纵队司令部

湖南省第一行政督查专员公署保安司令部

平湘自卫司令部

岳阳警备司令部

临湘县长行署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九月

王剪波的告示贴在了临湘县的大街小巷里,一时间,全县人民都知道王剪波成为了岳阳行署最大的官儿,他手握生杀大权,他要开始统治这片土地了。他做梦都没有想到他的这份告示,被一位美女看见了,这直接关系到她今后的兴衰荣盛,很快,她就做出了决定:辞去原有的公职,迅速来到岳阳,她是谁?竟会这种方式来到岳阳?(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