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自然神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竟然是真的睡着了,睡得很香。

虽然小时候过的是锦衣玉食的生活,但父亲对他从小的教育是严厉的,对他的意志磨炼也是绝不含糊的,因此小时候并没有少受苦。至于到了无忧学园后,他醉心练剑,对自己的吃住更是没有半分讲究,经常就睡在树上、草地上。只要确认了环境安全,他入睡速度极快,数息之内便安然入梦,而他进入梦乡,也就是进入了天人合一自然神功的最佳修炼状态。

是的,这就是奇妙绝伦的自然神功。如果这时有人去触摸竟然而能不惊醒他的话,会发现他每一寸肌肤都已完全放松,这是最完全的放松状态,也是最自然的舒适状态。如果这个人是一位内功高手,还会发现他身体内十二正脉和奇经八脉中,无数支微小的内家气息流转回圜,宛如无数个小蝌蚪嬉戏不止。如果化身进入这个小蝌蚪的世界,就会发现每个小蝌蚪仿佛不仅有自己的生命,而且还有自己的思想,快乐自在地在寻找着自己的乐土。细看这些小蝌蚪,它们大小不同,形态各异,姿态万千,数万万计的小蝌蚪,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如果眼睛够尖够快,还会惊异地发现它们貌似杂乱无章的泳动,实际上也有自己的规律,个头大的会带领个头小的,跑得快的会等待跑得慢的,开路前行的会阻击逆袭而回的,三五成群的会欺负势孤力单的。将视野扩大一些,还会发现十二正经中的小蝌蚪最多,任督二脉中较少,而其他六脉则更少;它们整体运动的规律也非常明显,在十二正经中是这样的: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

奇经八脉中,任督二脉中的小蝌蚪已小具规模,它们沿任脉争先恐后地上窜,在承浆穴处挤成一团,一个个费尽艰辛才能穿过此处到达龈交穴,仿佛此处修建了一个“承交关”。过“关”之后,它们也没有了干劲,懒洋洋地沿督脉飘落而下,回到丹田之中。显然承交关对它们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兴高采烈的小蝌蚪们过关后都变得疲惫不堪,沿督脉下降时显得零零散散,到了丹田后还要歇好大一阵才抖擞精神重新出发。

至于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这其余六脉,其中的小蝌蚪就少得可怜了,它们的活动也杂乱无章,一个个乱碰乱撞,似乎头部都撞得变了形状。只是它们好像能看得见其它经脉中的蝌蚪,虽然碰壁不止,但绝不放弃绝不停息,仿佛飘零在外的游子,百折不挠地要与儿时的小伙伴们团聚。

奇经八脉与十二正脉有不少交汇的穴道,奇怪的是,除任督二脉外,其他六脉中的小蝌蚪在经过交汇之处时,一个也不会跑错道进入到别的经脉之中,在两边经脉都有蝌蚪游过的时候,它们都当对方不存在似的从同一个地方自然穿过,全程绝无碰撞亦无交流。它们仿佛各自肩负着自己的使命,不知疲倦地在自己的轨道里忙忙碌碌,幸福快乐地经营着自己的家园,或者信心百倍地等待着那团圆之日。

任督二脉中的小蝌蚪则不同,在经过与十二正脉交汇处时,总有一些小家伙要停滞观望,有的思考半天后仍旧拒不“出轨”,有的则羞羞答答地钻入正脉小蝌蚪的怀抱,开始还犹抱琵琶半遮面、半推半就,不久就在左拥右抱之下汇入正脉的洪流了。而正脉中的小蝌蚪可没这么客气,凡遇交汇穴道,它们会一窝蜂地往任督二脉里面闯,要不是有些大个的蝌蚪维护秩序对它们实行限行措施,只怕任督二脉很快就要挤爆。不过这些趾高气扬、不知天高地厚的蝌蚪们跑到承交关,同样要受尽折磨才能透关而过,此后便抛下傲慢与偏见,与原住民们打成一片,缓缓落下到丹田中去休养生息了。

不错,这便是天人合一自然神功“超脱”境的状况。在最开始的“混沌”境,所谓“天地为我,攫取世间万物”,如同婴儿什么东西都往嘴里塞一样,习功者在师父(往往是父母)的引领下疯狂地攫取养分和能量,培养出十二正脉和奇经八脉中的这些小蝌蚪。虽然彼时这些小蝌蚪还不能形成气候,但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却完全决定于混沌境界的修炼,一旦进入进取境,小蝌蚪的数量再也不会增加一个。

在进取境,修习者在外则“循行天理,择取有用之物”,在内则有意识地引导这些小蝌蚪按规则流转运行于十二正经,同时催动奇经八脉中的小蝌蚪试图打通各处经脉,而最先打通的自然是任督二脉。任脉主血,为阴脉之海,督脉主气,为阳脉之海,两脉分别对十二正经中的手足六阴经与六阳经。任督二脉一通,便与十二正经连成一体,彼此循环补充,因此有任督通则百脉皆通的说法,而自然神功亦进入超脱境。

在超脱境,修习者在外“通融天理,万物为我所用”,无时无刻不在补充气机能量,在内则已经无需有意识地指挥体内的小蝌蚪,它们会自然而然流转不息,并在长期积累后最终打通所有奇经八脉,达到自然神功的终极境界:自然境。竟然初入超脱境,任督二脉撞开不久,与十二正脉之间的交流还处在磨合期,因此才有两边的小蝌蚪欲拒还迎的情况。假以时日,任督二脉与正脉之中的小蝌蚪将不分彼此,而其他六脉中的小蝌蚪也终将突破阻碍,实现它们的梦想,全身所有经脉中的小蝌蚪团圆到一个浑然天成、生生不息的大家庭中。

至于自然境,修习者“天人合一,物我和谐共生”,便如证禅得大彻大悟、修道得飞仙升天,身心意、精气神,无不仰承天意、契合天机,无所谓我,无所谓物,无所谓天上,无所谓人间了。如此境界,历年历代能达到者两三人而已,只是历代修习之士契而不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罢了。(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