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7章 天灾民遭难人祸泪水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教室里的同学们本来收拾完自己的东西,无事可做,开始听关尚文轻吟诗句,静静地听。慢慢地停止了一切,听入了迷。有的竟流下了泪。听到"情愿倒在你的刺刀下!"都暗暗喝彩。

"关尚文同学,你读的谁的诗?"岳兰同学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擦着泪水问道,她已站在关尚文的桌边。

"啊...啊...班长同学,我打扰大家了,对不起!"关尚文对自己的忘乎所以感到无地自容:"请同学们原谅,是我被诗情迷住了。"说着,合起书放到课桌里。

"你误会了,是我听入了迷,想知道这诗的作者是谁。"岳兰赶紧解释,"让我看看好吗?"

"对!让我们知道这诗的作者,这诗太感人了!"大家七嘴八舌地说,都想看看这本书。

"这本书是常屯小学高校长送我的,作者就是高校长。"关尚文说着又拿出书递给岳兰。

"这高校长真了不起,真是铁骨铮铮为人杰,不做乞食钻营狗奴才啊!"岳兰爱不释手地翻着诗集,引用诗句赞扬着。

"别光你看,让关尚文同学继续给大家朗诵吧!"有人叫起来。

岳兰不情愿地要把书还给关尚文,关尚文没有接书,轻声说:"你给大家朗读吧,我心平静一下。"

"谢谢!"岳兰说完,向他莞尔一笑,不客气地拿着书走向讲台。她刚要朗诵,下课铃响了,只好说:"同学们,高校长的诗,咱以后再读,下午一点,咱们在小操场集合,游览校园!下课吧。"

同学们陆续走出教室,有几个同学想拿高校长的诗集,但初次见面,只好作罢。

关尚文走到门口,见岳兰没有还书的意思,也就向外走去。

"关尚文同学,这书能不能..."岳兰不好意思地说。

"你拿去看吧!"

"谢谢!"岳兰脸上的酒窝里,装满了羞怯。另外几名女同学,也向关尚文投来深情地微笑。关尚文知道她们都想看这本书。

"这样吧,以后有时间把书油印一些给大家看。"关尚文说。

"太好了!我们帮你印。"大家欢笑着向食堂走去。

午后的天气,不甚炎热。微风吹拂着校园里高大的槐树,发出沙沙声。教室长廊外阔叶的樘棋树,像一把把巨伞,排成一行。树下,同学们做着各种活动,一片欢声笑语。

"这是咱们的园林区。"岳兰边走边向同学们指点。"这里有各种植物:花草、树木、瓜果、蔬菜应有尽有。是同学们的劳动基地。"

同学们随着岳兰地指点,小心翼翼地进入园内。园中绿树成荫,果实挂满枝头;蔬菜畦行有致,花卉间燕舞蜂飞;鸟儿嬉戏玩耍,蝴蝶追逐花间...

"真美啊!""太妙了!"

同学们异常兴奋地欢叫着。

再往前走,是一座假山,山上石桌、石凳、石床、凉亭,错落在松柏之间。站在山顶,一览校园全貌:正南面,是古城一角,将校园与外界隔开;墙内是宽阔的操场,各种体育器械,整齐地安放其间;操场北面,是一排教室;教室后是通往校园的砂石大道;道北是小操场,教师的办公室,就在小操场的四周。整个校园比一般的村屯要大得多。除了操场,到处都是花草树木,教室、办公室、宿舍、食堂...都掩映在绿树丛中,令人神驰遐想...

关尚文看到这些,为自己能在这样的校园里学习而高兴,而兴奋。他驾起遐想的翅膀,飞向茫茫的千里荒原,似乎看到在那白雪茫茫的地方,也建起了如此壮美的校园...

"关尚文同学,是不是诗兴大发,要吟诗作赋啦?"岳兰不知何时,已站在身旁,亲切地问。她已料定:这位关尚文,十有八九就是妈妈说的那位奇才。因此,她想进一步证实。

"虽已如愿身中第,怎知前程有何风?"关尚文像是自言自语,又像在回答岳兰,岳兰一听,莞尔一笑,随口吟道:"前程似锦风浪急,唯有奋进是光明。"

"哈哈...哈!你们二人志趣相投,初登山便吟诗作赋,这样下去,时间长了还了得?"同学们善意的笑声中,杨春长说了这么一句。

岳兰并不在意,有意将话题引向别处,笑着说:"同学们,我们这所学校,听说是一位姓闵的大户人家创建的,他的儿子在这里念书毕业后,留洋外国,却死在海外,至今尸骨未归呀!"岳兰伤感地说。

关尚文一听,心里暗想,这捐资建校之人,难道就是姐夫闵洪江的爷爷?他父亲不就是留洋死于国外吗?

"这学校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了。"岳兰又说:"解放时,不少老师被国民党劫走,现在咱们的老师,除少数是原来的外,大部分是这学校毕业的学生。"

太阳已经偏西,同学们游兴未尽地走回教室...

关尚文回忆入学第一天,心潮起伏...

紧张而愉快的中学生活完全走上正轨。新的班委会产生了,岳兰仍是班长;关尚文是学习委员、语文科代表;杨春长是文体委员、数学科代表,补选几名班干部。

这天是星期五第四节的政治课。

矮胖而秀气的年轻的政治老师刘月红,走进了教室。同学们"唰"地站起,恭迎老师。

"同学们好!"刘老师亲切地说。

"老师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请坐!"

"我叫刘月红,是你们的政治老师。"刘老师边说边在黑板上疾风暴雨般地划拉了一阵。

关尚文看这老师就是开学时在传达室接学生的那位。大家看刘老师写出自己的名字,都轻轻地一笑。

"前几天由于刚开学,工作太忙,没能给同学们上课,从今天开始,我们的政治课一节不能少,还要增加。有些内容书上没有,请同学们准备好笔记本,听课时认真地记。"

老师的开场白结束了,讲起了国内国际的形势。别看她写的字不怎么样,但口才出奇的好,听得同学们眼睛都直了,手飞快地写,也只能记个大概。

她从建国,讲到现在;从城市,讲到农村;从抗美援朝,讲到三反五反;又讲到总路线和人民公社的诞生。

这些成天和书本打交道的学生,过去谁认真地听过这个呀?如今听了刘老师的讲课,简直听呆了。从心里觉得:这年轻的老师,是一位政治家,没有老师的严谨,倒有政治家演说家的派头。

"同学们,现在你们是中学生了,要学政治,要懂政治,要有政治头脑。目前,最重要的是学好宣传好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总路线。"刘老师加重了语气,脸变得严肃起来,拿起粉笔又是一阵急风暴雨。

同学们仔细辨认,直摇头。只听刘老师又念道:"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会主义。"全班同学这才从猜谜中解脱出来,赶快记下。但是,谁也不敢临摹这位"乱草加白字的书法家"的作品了。

"但是!"刘老师口气一转,气愤地,"当前,有些地富分子,反动派,坏分子,怕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好,竟反对总路线,破坏总路线的落实。特别是对人民公社这初升的太阳,他们怕得要死,恨得要命。妄图阻止破坏大办人民公社。你们说,能答应吗?"

"不能!"同学们齐声回答。

"对!不能答应!我们要擦亮眼睛,分清敌我,同地富反坏分子斗争到底。捍卫总路线,捍卫人民公社!"刘老师的话,已经带有火药味。

同学们谁也没想到,这刘老师平时笑容满面,对敌人竟有这样的斗争性,不由得肃然起敬。

关尚文也听得激动不已,觉得别看刘老师年轻,这课讲得真不含糊,就连开学典礼上,佟书记做的政治报告,也没这感人。语文曾老师知识渊博,通今博古,讲课妙语生花。也没刘老师这全无逻辑,全无根据的课有号召力,感染力。激动过后,竟使他有些迷茫:地富分子该镇压的镇压了,该管制的管制了,干活也挺老实的。还怎么斗争啊?反动派该押的押了,该抓的抓了,那坏分子还有谁呢?总路线、人民公社是新生事物,人们一时接受不了,等体会到了它的优越性,谁还反对呀?哎...真是的,他的心灵被蒙上了模糊不清的影子。

这天最后一节,是自习。关尚文做完作业,拿出已默写一大半的高校长的诗集,打算默写完好刻印。他正全神贯注地默写,不知何时,曾老师已站在身边,看他笔下的诗。当他写完一页正要翻页时,一只大手拿起了诗。

"老师..."关尚文不安地站了起来。

"这诗是你写的?"曾老师和蔼地说。

同学们都投来探问的目光。

"不是,我在默写诗集。"

"啊?默写这么多?"曾老师翻看着,默念着,又问:"这是谁的诗?"当他看到封面时,笑容不见了,"这都是你默写的?默写他的诗干啥?"

"是默写的,同学们想看他的诗,我想有空油印一些,给同学们看。"关尚文被问得莫名其妙,如实回答。

老师拿着笔记本,走向讲台。

"关尚文同学,这诗集有原稿吗?"

"报告老师!在我这里。"岳兰站了起来说。她为没及时还给关尚文而懊悔。

"拿来我看看。"曾老师边看默写诗稿边说。岳兰把诗集送到老师手里,见关尚文默写了厚厚一本,十分惊讶。

曾老师对照看了几页,面露喜色。问道:"这全是你默写的?"

关尚文点点头。

"写了多长时间?"

"三天了!"

"全是业余时间?"

"不,有些是自习时间。"

"为什么不抄写?这多费神哪?"

"我...我..."关尚文我了半天也没说出原因来。

岳兰看他窘迫的样子,又感动又后悔,深深地低下头。其它同学投来责备的目光。(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