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六章 遇故旧,冉翁赐墨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王剪波与黎自格接到第九战区司令部的命令,令他们赶往衡山南岳参加表彰庆功大会。两位正副司令安排好家里的事情,动身了。一路上他们辗转来到了南岳。

他们见到了第九战区情报处长寿长林。

“哈哈,欢迎二位!你们立大功了,哈哈哈,恭喜,恭喜!这次受表彰就有你们。”寿处长双手作揖表示欢迎。

“嘿嘿,长林老弟,我们只是按照司令部的命令做了点小事情,要说表彰呀,你深入敌后侦查,获得一手情报,受表彰你算是头一份呀。”王剪波谦虚地笑笑。

“同喜,同喜!打败了小日本才是大喜事儿。要说立功,还是委员长英明领导,薛司令长官指挥得当。”黎自格笑着说。。

几个人正聊着,薛岳将军远远看见王剪波、黎自格两人,他走过来笑笑“你们几个议论什么呢,嗯?”

王剪波、黎自格连忙立正,向司令长官敬礼“司令好!我们正在谈论第三次长沙会战。”

“哦,宇检、亦僧,你们两位来我办公室,正找你们有事儿说。”薛岳回敬了一个军礼说道。

进入薛岳办公室,勤务兵连忙上茶,茶毕,薛岳笑笑指着座位示意。王剪波、黎自格坐下来静听长官吩咐。

“两位县长,正副司令,这次,你们破袭日本铁路功勋卓著,蒋委员长特令嘉奖。你们已经是第二次获此殊荣,我的意思是请你们在会议上做一个报告,详细报告你们扰乱敌后,破袭铁道线的事迹...”

“司令长官,这个...我们没必要讲了吧,比我们突出的大有人在。我们做这么点小事情哪能够和国军战士们相比?”王剪波推辞着。

“嘿嘿,这可是军令哟,你们就别谦虚啦。这也是委员长的意思,一定要完成好这个任务!”薛岳毫无商量的余地。

“既然是这样,我们勉为其难,讲得不好,请司令长官海涵。”王剪波客套地笑着。

“嗯,你先讲,亦僧你作个辅助发言。”

“是!”黎自格回答。

南岳军委会大礼堂,庄严肃穆。参加会议的有各军、师司令长官,还有地方政府首脑,国民政府的主要头目们也参加了会议。

整个大礼堂人才济济,警卫森严。蒋介石委员长神采奕奕,获得了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看来他的心情不错。他在大会上致辞,他的讲话获得一阵又一阵掌声。

这次会议上一批立功军人获得了奖章,一批地方政府、游击队首领也获得了奖励。王剪波、黎自格获得了光华二等奖章。军委会对他们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的卓越表现予以肯定。颁发奖章时,王剪波、黎自格站立在主席台上,蒋介石委员长亲自给两人佩戴上奖章。一时间,台下掌声阵阵。

军队立功获奖人员先后登台表示抗战到底的决心。王剪波做了一个简短发言,他着重讲述了粤汉铁路破袭队炸毁铁道桥梁与涵洞的经历。他还将黎自格领导粤汉铁道破袭队的整个过程做了描述。他列举了一个数字:炸毁桥梁十一座,涵洞三十六个,炸毁敌装甲车三辆,巡道装甲车三辆。歼灭日寇、伪军九百三十三人。

他的讲话获得阵阵掌声,台下的薛岳将军不时地点头,看得出来他对自己的这个部下十分满意。

会议之余王剪波与黎自格散步,他们见到了国民政府教育部长朱家骅与监察院院长,国民党元老于右任老先生。

“冉翁好!”

“骝先好!”俩人一齐问好。

“哈哈哈...你们这一对好搭档,也喜好散步呀。”于右任、朱家骅和他们亲切地打招呼。

“宇检,你们俩人这回可是立大功了,佩服,佩服!”朱家骅朝二人拱拱手。

王剪波轻轻一笑说道“这不算什么,要说立功,我们比国军将士们差远了。再说,离开了委员长与薛岳将军的正确指挥,我们个人能够有什么功劳可言。”

“嘿嘿,听你在会上发言,老夫我都听入了神,你呀,就别谦虚啦...”于右任友好地笑着,他与王剪波是老熟人了,他早就与王剪波有过交往。俩人都是老资格的国民党成员,都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多年,因此,彼此的感情自然非同一般。

王剪波瞧着于右任嘻嘻一笑“冉翁,正想求您老一件事情呢,我在家乡筹办一所小学,想向您老讨幅墨宝,不知肯赐宝否?”

“嘿嘿,你呀,想叫我题写什么内容呀,说来听听。”老夫子精神矍铄,饶有兴致地问。

“我在临湘筹办了一所完全小学,校名就叫一一九完全小学,校址选好了,就差您老一幅墨宝啦。呵呵呵......”

“嗯,好!我这就给你写,走,我们一同去我寓所。”于右任十分豪爽,满口答应。

一旁的朱家骅朝王剪波、黎自格说道“你们俩人好大的面子,冉翁轻易不肯赐墨宝,今天呀,你们算是造化大...”

“嘿嘿,骝先,瞧,你又眼馋了。宇检比不得旁人,他们在敌后坚持抗战,艰辛万分。他不忘国耻家仇,能够牢牢记住家乡沦陷的日子。就凭这一点让人敬重,老夫呀,也应当奖掖后生,替他们提一幅字那是当然的嘛。”

说着,走着,很快就到了于右任老夫子的寓所。只见他拈起一根羊毫,凝神敛气,稍一思索,笔走龙蛇,一挥而就,一幅‘临湘县一一九完全小学’的横幅就题写完毕。

“好功夫,入木三分,真是字字珠玑!”朱家骅赞叹着。

王剪波笑眯了眼,他喜悦万分,将墨宝收好,转过身来朝着于右任作揖“冉翁,多谢了!”

“哈哈哈...谢什么谢,只要你能够多杀鬼子,也就对得起这幅字啦。”老夫子哈哈大笑。

利用会议的空隙,王剪波与黎自格去南岳儿童教养所看望临湘籍的学生们。早在199年王剪波与黎自格就派第七纵队的副参谋长李垂才护送500余名难民儿童到后方长沙难民学校读书。这些学生们先后转移到株洲、耒阳,最后,被转移到南岳儿童教养所就读。其中,王剪波有三个女儿都在这里读书。黎自格有一子一女在这里读书。平日里,两位县长很少前来看望子女们。这次,借着开会的机会,他们结伴来看望子女。

见到爸爸,王剪波的大女儿王樟生扑进父亲的怀抱“爸爸,我可想您啦!”女儿兴奋得流下了泪水。

“好乖乖女,爸爸也想你呀!”王剪波抚摸着女儿的头慈爱地说。

黎自格的儿子黎青山十三岁了,读高小二年级。他十分腼腆,言语不多,只是望着父亲笑。黎自格的女儿黎青兰见到父亲立刻奔过来,紧紧地搂住爸爸的脖子嚷嚷着“爸爸,爸爸,我实在太想念您啦...”

“哈哈哈...让我看看是哪里想?”黎自格逗着女儿。

“爸爸,我天天都在想您,不信,你问她。”女儿指指同班的王多生。

“黎叔叔,真的,我和青兰每天都在想念爸爸,想念妈妈。”王剪波的女儿王多生出来作证。

“哈哈哈...好女儿,爸爸相信!”黎自格拥抱着女儿。突然,他想起一件事,他打开带来的一个布口袋“来,女儿们,看看我给你们带什么好东西来啦...”

孩子们围拢来,一声惊呼“呀,是家乡的茴片,太好啦!好久都没有吃过了。”孩子们高兴地围着布袋吃家乡的土产,一种用红薯做成的零食。看着孩子们高兴的模样,王剪波与黎自格开心地笑了。

晚饭,孩子们与两位父亲一起吃。食堂特意送来了一份家乡菜。这是王剪波交代厨房代加工的,这道家乡特色菜刚一端上桌,孩子们一齐惊呼“太好了,家乡的腊肉!”

五个子女,两位父亲围了一大桌,他们享受这难得的短暂团聚。

看着孩子们高兴地品尝着腊肉,王剪波黎自格满心欢喜,有什么比见到孩子们健康成长更令父母高兴。

分别的时间就要到了,王剪波黎自格准备登程。就在离别的那一刹那,王剪波的大女儿王樟生轻轻地叫了一声“爸爸...我有话想对您说...”

“嗯,乖女儿,有什么话,说吧,我听着呢。”

王樟生望望爸爸,又望望黎自格,她在犹豫,该说还是不该说。

“怎么啦,乖女儿,有什么话你快说呀。”王剪波鼓励女儿。

王樟生的眼睛红了,她强忍着,可是,泪水不由自主地滴落下来。

“爸爸...我,我们...”

王樟生哽咽着,却说不出半句话来。

王剪波心里一惊,他明白,女儿一定是遇到了委屈。他走近前,拉住女儿的手轻声说道“乖女儿,有什么话,你说,爸爸给你做主。”

一旁的黎青兰靠近爸爸黎自格悄声地说着,黎自格惊疑万分,他的脸色突然变得难看,一阵青,一阵白。

“兰儿,你说的可是真的?”

“爸爸,是真的,我们班里同来的小同学王佳、王强就是被活活烧死了...”

女儿的话惊呆了两位父亲。王剪波、黎自格万万没有想到会发生这种事情。他们沉闷了好一会儿,还是王剪波先开口“樟生,说说事故原委。”

从孩子们断断续续的言语中,王剪波、黎自格得知,他们临湘送来的五百多名孩子,已经陆陆续续死掉了十多个孩子。抗战时期物质十分短缺,医疗条件更差,缺医少药。有些孩子生病了,学校教职员工本来就少,照顾不过来。生病的孩子不上课,就躺在寝室里。有些孩子死在床上,直到身体发臭,才被工友用一个木板箱装好,送到后面山上,挖个坑将尸体掩埋。由于缺少木箱,使用过的木箱只好重复使用。

最可怜的是心田村的王佳和王强,两个孩子才九岁,他们是三年级学生。南岳的冬天格外冷,学校条件有限被子单薄,夜里学生冻得瑟瑟发抖。王佳、王强身子弱,冻得实在受不住了,不知什么时候,两个孩子溜进了学校厨房。他们在寻找避寒之处,他们躲在灶湾里取暖。夜深,寒气逼人。两个无知年幼的孩子突然想到一个法子,他们钻进了灶膛里,借助灶膛里的余温取暖。短时的温暖迷惑了年幼的孩子,他们带着满意的微笑入睡了。可是,他们哪里知道危险正在悄悄逼近他们。

天亮了。厨房里的大师傅们开火做早餐,他们将大把的木柴送进灶膛里,炉火熊熊燃烧,越烧越旺。一会儿,师傅们突然闻到一股糊焦味儿,他们开始四处寻找糊焦味来自哪里。发觉糊焦味儿从灶膛里发出,他们连忙熄火。令人惊叹的是,他们在灶膛里发现两具已经烧焦的幼小尸体。经过辨认证实是三年级的王佳和王强。

听到这里,王剪波、黎自格明白了,这是一起严重的失职行为。他们的脸色变得铁青,泪水在他们眼眶里打转转。他们强忍着,他们不能够让孩子们看到父亲的软弱。王剪波叹息一声说道“孩子们,这是一起悲剧,我心里和你们一样十分难过...这件事情,我也有责任...假若,我能够给你们派上几个保育员,这件事情或许不会发生。”他抬起头,望望孩子们沉痛地说道“孩子们,我们的国家正处在危难时期,发生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太不应该。孩子们,记住,这件事情我会向省政府报告,今后,情况会改变的。你们安心读书,爸爸没有别的希望,只希望你们能够迅速成才,将来报效国家。”

王剪波、黎自格依依不舍地走了。望着孩子们殷切的眼神,两位抗日英雄毅然走了。刚走出几十米远,他们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饱含的泪水像决堤般的奔涌而出。

两位抗日英雄在战场上从不曾流过半滴泪水,在战场上他们是铁打的硬汉。可是,此刻,他们却难以抵挡孩子们惨死的凶信。

王剪波、黎自格找到了薛岳将军。他们联名向薛岳将军报告南岳儿童教养院严重失职,造成儿童惨死事件。他们请求省政府加强督查,追究当事人责任。

薛岳将军十分重视,他在报告上批示:这件事情怵目惊心!请迅速查明原因报我,一定要严厉追究校方责任,处罚当事人。确保今后不再发生此类事件。(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