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梁亦可轻叹一声,幽幽地道:“胡姑娘若是跻身六扇门,只怕我们这些人都要没饭吃了。”

胡蝶敛容恭敬一福:“胡蝶何德何能,竟劳动十七名捕之二亲自垂访。”

季非闻言立时冷下脸来,重重地哼了一声:“陕北瞿家二十九条人命,张窑四十三条人命,周家村八十五条人命,岐王寨一百七十六条人命,你敢说跟你们血蝴蝶毫无干系吗?”

胡蝶心头大震:若说周家村之事,当日断肠涯上她已略知端倪,可是另外几桩血案却是从未听闻。

陕北瞿万天、张窑莫舟、岐王寨寨主夏侯已成的确是她与薛醇所杀,只是当时并未累及无辜,不过薛醇既然可以背着她血洗周家村,一样也可以瞒过她屠杀其他人。

梁亦可目光咄咄地道:“武林中人的恩怨杀伐我们六扇门本无心插手,但是血蝴蝶累及无辜且牵连甚广,以致惊动朝廷上达天听,我等虽不才,也只能豁出性命,请胡姑娘跟我们走一趟了。”

胡蝶心头百感交集,半晌不曾做声。

季非早已按捺不住,上前两步大声道:“你若要拒捕我让你先手。”

凄然一笑:“尊驾难道看不出来?胡蝶今不如昔远矣。”

梁亦可暗暗点头:从一照面他便看出她的步伐气息远不及一年之前。

轻叹一声,她接着道:“清凉山一役我与薛醇各自西东,如今胡蝶已嫁为人妇,今生只愿相夫教子埋骨青山,不情之请还望二位垂怜成全。”

梁亦可颔首道:“断肠涯一跃胡姑娘也堪是以命相偿,大难不死乃是天意,无论如何勉强算是抵过了,既然退隐江湖从此洗手是非,我等也乐见其成,但请告知薛醇下落,也好让我二人得以不辱使命。”

胡蝶身子猛一颤,婉然笑道:“清凉山一别并未与他再见。”

季非冷笑一声:“是么?我怎么听说一个月前对面的山峰上连着放了三天的血蝴蝶风筝呢?你该不会说这是巧合吧?”

垂首紧咬樱唇一言不发。

梁亦可皱眉道:“胡姑娘,数百条人命的大案,我们总要给上峰一个交代,因此唯请姑娘你行个方便,为我等指点迷津。”言罢一揖:“梁某这里先谢了。”

楞怔半晌,胡蝶忽然款款跪于泥泞之中,颤声道:“这些事皆是胡蝶一人所为,与旁人无关,还请二位大人明察秋毫,胡蝶愿以项上首级偿还血债。”

她缓缓抬首,目光哀婉却坚定,如玉的凝腮上分不清是泪还是雨。

梁亦可和季非皆不禁动容。

骤然,雨雾中传来一声叹息,似是充满无限惆怅。

三人同时一惊,胡蝶趁梁、季二人分神的瞬间玉手如电已抽出梁亦可的腰刀向颈间抹去,梁、季二人不约而同惊呼出声,却已阻拦不及。

眼看便要血溅三尺香消玉殒。

雨雾迷蒙中倏忽金光闪动,一根金线轻舒,似慢实快,电光火石的一刹已将胡蝶手中的腰刀卷走,“呛啷”一声送入梁亦可的刀鞘。

梁亦可被余势带得连退三步方才勉强站稳,满面震惊。

“金线人?”季非失声惊呼。

胡蝶抚着生疼的虎口愕然举首:虽然自己功力大减,但是出手的速度依然不慢,况且刚才她一心求死,又是出其不意,纵然是薛醇,莫说相距如此之远,便是近在咫尺,也未必能够制止。

然而那一根金线,不但隔着那么远后发先至,生生自她手中夺刀后再准确无误地插入刀鞘,余力还能将十七名捕之首的梁亦可带退三步,其功力不可不谓令人咋舌。

然而最令她吃惊的却是季非的那声惊呼——金线人。

所谓线人其实就是朝廷派往各处的卧底,大到监视王公贵族的一举一动,小到稽查民间的投机倒把等。

最初的线人是没有等级的,然而随着一些大案要案的破获不断得力于优秀的线人所提供的情报,自本朝开国以来线人便逐渐被分为了六个等级:线人、红线人、黑线人、铁线人、银线人和金线人。

其中普通的线人只能负责稽查私盐买卖、拐带人口、坑蒙拐骗等小案件,升格到红线人便开始协助调查人命大案、清盗剿匪等,而黑线人则担任监视皇亲国戚、王侯将相的工作,升格到铁线人便要潜伏到各个国家的君主、重臣身边进行刺探,而银线人和金线人,是直接听命于当朝天子的,谁也不知道他们的使命究竟为何。

出于线人工作的特殊性,往往执行一个任务就需要数月、数年乃至数十年的时间,所以晋升的可能就非常渺茫,甚至有的线人就一辈子默默无闻地湮没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色上,且线人的晋升严格规定不能跳级,也就是说必须一级一级升上去,所以,能够做到红线人、黑线人的已经非常难能可贵,更遑论做到银线、金线这样的颠峰。

并且,由于工作的隐蔽性,线人一职已经成为比影卫更神秘的职业:作为线人不能有名字、不能有身份,或者说是有无数的名字、无数的身份。因此江湖上也只有传言铁线人一共有五十四人,银线人有一十一人,却没有人知道金线人究竟有几个,有的说有三人,也有的说有两人,还有的说本朝已无金线人了……

实在是因为线人太难考证了,除了普通的线人,自红线开始所有线人的随身武器都只是一根线而已:红线是天蚕丝所制、黑线是金乌丝所制,铁线、银线、金线分别是用铁丝、银丝、金丝制成,不仅易于携带,且极其隐蔽。

江湖上最最神秘的金线人竟然出现在此地,怎能不教人讶异?

梁亦可神情肃然,深揖到地:“多谢前辈。”

季非也恭敬地行了个礼,道了声前辈。

的确,金线人虽非公门中人,却也实在当得起“前辈”二字。

黑色的身影似融化在雨雾中,看不真切,只听一个略苍老而嘶哑的声音沉声道:“可否请二位大人借一步说话。”(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相关小说